证券之星 06-10
金蝶国际困于云业务:盈利难题未解,收入增长动力不足,“AI+出海”故事难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证券之星 李若菡

金蝶国际 ( 0268.HK ) 至今未能走出亏损状态,公司近 5 年累亏金额超 13 亿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自公司启动云战略以来,公司的传统 ERP 业务持续收缩,至今已出现亏损。云业务作为公司的营收支柱,其增长动能逐渐趋弱,连续五年增速出现下滑,且中小企业的续费率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如何降低公司的销售费用、在研发投入和盈利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公司面临的难题。目前,金蝶国际正在推进 "AI+ 出海 " 战略,但其能否助力公司走出困境,仍是未知数。

云业务增速五连降,中小企业 NDR 表现欠佳

据 2024 年财报显示,金蝶国际全年实现营收 62.56 亿元,同比增长 10.15%;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金额为 1.42 亿元,同比有所减亏。

公司于 2011 年开始云转型,自启动云战略以来,公司逐渐剥离部分传统 ERP 业务 ( 如 2016 年出售金蝶医疗 ) ,将资源全面向云服务倾斜。公司董事会主席兼 CEO 徐少春在 2024 年业绩发布会中表示," 公司云服务收入占比已提升至 81.6%,金蝶云转型已经成功 "。

证券之星注意到,云服务作为金蝶国际当前最大的营收来源,其增长动能逐渐减弱。2024 年,公司云服务业务实现营收 51.07 亿元,同比增长 13.4%,其增速已连续 5 年出现下滑。2019 年至 2023 年,云服务业务的营收增速分别为 54.68%、45.58%、44.24%、34.65%、21.29%。

同时,公司云订阅服务年经常性收入 ( ARR ) 增速同步放缓。作为衡量 SaaS 企业真实的订阅业务的指标,公司的云订阅 ARR 为 34.3 亿元,同比增长 20%。据过往财报披露,公司在 2022 年及 2023 年云订阅 ARR 增速分别为 36.3%、33.1%。

进入 2025 年,公司这一指标的疲态仍在延续。2025 年一季度末,云订阅 ARR 为 35.6 亿元,同比增长 20%,较上年同期的 37% 有所放缓。

产品层面,金蝶国际面向大中小微型企业客户形成四大解决方案。金蝶云苍穹和金蝶云星瀚面向大型企业客户;金蝶云星空则面向高成长型中型企业;金蝶云星辰则聚焦小型企业。

其中,中型企业是公司云服务业务的基本盘,占该业务比重超过 40%。2024 年,公司金蝶云星空实现营收 21.53 亿元,同比增长 10.3%,其增速同比下滑 5.9 个百分点;星空云订阅 ARR 同比增长 18.7%,较 2023 年同比下滑 10.5 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金蝶云星空的续费率 ( NDR ) 出现下滑,由 2023 年的 97.2% 降为 2024 年的 95%。NDR 作为衡量 SaaS 客户留存率的重要指标之一,若 NDR 低于 100%,通常认为低于 100% 的 NDR 意味着企业在现有客户群体中流失收入,而金蝶云星空的 NDR 低于行业及格线。

同时,公司小微企业的营收增速和订阅 ARR 的增速也在同步放缓。2024 年,小微财务云营收为 12.29 亿元,同比增长 13.8%,较 2023 年的 25.4% 有所下滑。同时,小微财务云 ARR 由 2023 年的 45.6% 增速降为 26.4%。此外,公司小型企业的续费率表现欠佳,金蝶云星辰 NDR 为 93%。

证券之星注意到,自 2020 年停售部分 ERP 软件服务后,金蝶国际的传统 ERP 业务开始收缩,由当年的 14.44 亿元降至 2024 年的 11.49 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由 43.02% 降为 18.37%。

不仅如此,ERP 业务的盈利能力出现明显下滑,于 2023 年出现亏损,并持续至 2024 年。2024 年,公司该业务的经营亏损金额为 4608.5 万元,亏损同比收窄 36.77%。

连亏五年,海外业务难扛营收大旗

证券之星注意到,金蝶国际云转型的背后,是公司长达五年的亏损。

自 2020 年云业务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 贡献超 50% 营收 ) 以来,公司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五年累亏金额超过 13 亿元。其中,公司云服务业务五年累亏金额超 24 亿元。

云业务尚未实现规模化盈利,与金蝶国际近年来在研发、销售持续投入有关。

为推动云服务转型,公司持续投入云产品研发及迭代升级,如金蝶云苍穹从 2020 年的 V3.0 版本持续迭代至目前的 V7.0 版本,同时公司不断推出 AI 助手 " 小 K"、苍穹 GPT 等创新功能。

与之对应的,公司的研发费用一路走高。2020 年至 2024 年期间,金蝶国际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9.84 亿元、11.85 亿元、12.95 亿元、14.4 亿元、15.14 亿元,持续增长。

证券之星注意到,近年来,金蝶国际的研发费用增速有所放缓,且研发费用率得到控制,由 2020 年的 29.3% 降至 2024 年的 24.2%,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整体亏损压力,但如何在研发投入和盈利之间找到平衡点,仍是公司面临的一大难题。

与研发投入相比,金蝶国际在销售及推广费用的成本尚未得到明显控制。自 2020 年起,公司的销售费用呈逐年攀升趋势,由当年的 14.25 亿元增至 2024 年的 25.03 亿元,其销售费用率整体保持在 40% 左右。

专业人士指出,金蝶国际在向云计算架构转型的过程中,持续面临巨额亏损,这可能暴露出转型策略上的不足。作为财务与 ERP 领域的知名企业,金蝶国际在转型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云计算的成本优势,无论对云计算的理解亦或者实战经验都存在欠缺。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收入增速放缓以及持续亏损的背景下,金蝶国际则瞄向了出海和 AI。

在出海方面,金蝶国际于 2023 年 8 月正式组建国际业务部,将东南亚市场作为首要拓展目标。2024 年以来,公司陆续在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今年 2 月,公司宣布进军中东市场,在卡塔尔成立公司。

据金蝶国际此前透露,公司业务已遍布全球 172 个国家和地区,支持 42 种语言,服务 1000 多家客户实现海外数字化运营。

虽然海外布局动作不断,但结合业绩来看,公司海外业务难挑营收大梁。2024 年,公司来自海外的外部客户收入为 6986 万元,同比增长约 63.37%,但总营收的比重不足 2%。

此外,金蝶国际已经明确表示公司下一个目标就是 AI 转型。2024 年以来,公司加速 AI 应用创新与场景落地,金蝶云苍穹升级为企业级 AI 平台,推出 AI 管理助手及苍穹 APP;金蝶云星瀚也上线了超 20 个 AI 应用。进入 2025 年,金蝶宣布将 DeepSeek 大模型全面集成至全线产品,并联合豆包、通义千问等引擎,构建 " 基础大模型 + 行业小模型 " 生态 。

不过,业内人士对此持有保留态度,AI 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不仅需要海量资金与时间的投入,市场竞争也极为激烈,金蝶国际能否在 AI 领域实现突破,并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仍是一个未知数。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 | 李若菡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