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数智经济
文|王一粟 刘俊宏
当聚光灯打开,荣耀 CEO 李健从黑暗中走出,带来了自己的国内首秀。
不同于其他发布会,李健并没有讲参数和产品细节,而是罕见地用了三个故事,向公众表达自己关于 " 真实 " 的思考。当李健讲出第一个也就是原生家庭故事的时候,很难不联想到,这一刻李健讲的也是荣耀的平行叙事。
" 从遥遥领先,跌到谷底 ",李健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从大山里考入县城的少年,在第一次摸底考试后垫底。
这一刻的荣耀,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情况。
根据 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荣耀 2024 年四季度在中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 14%,位列第五。今年一季度,荣耀的销量表现继续承压,销量份额进一步下降至 13%。相比 2024 年一季度市占率排名第一的 " 风光 ",荣耀正在面临着 " 艰难时刻 "。
在顺境中向外扩张,在逆境中向内求。谷底中的荣耀,急需在初心中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
在执掌荣耀的半年里,李健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先调整起了荣耀的组织架构和一系列战略规划。
今年年初,荣耀中国区组织架构迎来重大调整,变动涉及 38 个核心岗位,其中 45% 的岗位负责人有所变更。在 3 月份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李健发布了荣耀阿尔法战略,公司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 AI 终端生态公司转型。
李健并不是第一次遇到人生的至暗时刻,仍然能从一个小镇做题家考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荣耀也曾经历过独立归零,也做出过销量的 " 微笑曲线 " 的两起两落。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起起落落才是人生常态。
终有一天,荣耀会在顶峰证明——所有的 " 谷底 " 不是黑历史,那是我们的来时路。
三起两落的荣耀
回归真实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荣耀,此前已经历过两次大起大落。
2013 年,荣耀作为华为体系的中端机品牌,曾短短几年就豪取了互联网第一手机的霸主地位,风头一时无两。但 2020 年华为断臂求生,荣耀被迫独立时,国内市场份额一夜之间变成仅剩 3%,海外市场则直接归零。
荣耀,瞬间从遥遥领先,跌到谷底。此后仅仅 2~3 年,荣耀市场份额就又快速回升,画出了一道销量复苏的 " 微笑曲线 "。
但这个励志的故事,还是走到了尽头。
2024 年,华为手机回归,让中国手机市场的格局再次重新划分。依然带有华为影子的荣耀,市场份额也因此受到了不少的影响。
此刻,荣耀再次陷入了迷茫,自己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经历过近半年的沉寂,我们在李健首秀的这次发布会上,似乎看到了答案。
作为李健国内首秀的产品,荣耀 400 铆足了一股劲儿。
这股劲儿就体现在,荣耀居然把一款原本的 " 中端机 ",做成了 " 轻旗舰 "。
作为一款中端机,原本只需要在一项能力中突出即可。比如,华为 NOVA 系列、vivo 的 S 系列和 OPPO 的 Reno 系列都主打拍照功能,IQOO 主打针对游戏体验、一加主打配置性价比等。
但这对沉寂半年蓄势待发的荣耀来说,远远不够。荣耀想打破市场认知,在真旗舰之前,先给消费者带来一台同价位中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从产品参数上看,荣耀 400 落地了非常豪华的硬件配置。
7200mAh 青海湖超大电池、绿洲护眼屏,荣耀过去在旗舰机上主打的配置,荣耀 400 全都有。AI 功能也集过去荣耀之大成,AIOS、YOYO 智能体、AI 计算摄影等都有更新。在友商喜欢在中端机 " 卷 " 的影像上,荣耀直接掏出了 2 亿像素的大底,给全行业来了一记 " 技术性击倒 "。
相当有诚意的产品配置,让荣耀 400 在海外预售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 自荣耀 400 开启海外预售以来,预订量是前代产品的 2-3 倍,这让我们对荣耀 400 在国内市场更有信心了。"荣耀销售与服务总裁王班说。
从荣耀 400 上看到,荣耀对于手机的设计理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 这个产品(荣耀 400)是按照一个全新的思路打造的新的荣耀数字系列,未来我们陆续推出的产品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荣耀公司产品线总裁方飞说。
荣耀 400 的变化,还只是一个开始。
今年 2 月,荣耀中国区副总裁林林发文透露,"2025 是产品大年,各个产品线都是涅槃重生般的迭代。"
从产品销量表现看到,新的产品思路正在让荣耀夺回一定的市场份额。
" 今年上半年是荣耀发布新品的淡季,在仅发布了两款新品(指的是荣耀 Power 和荣耀 GT)的情况下,荣耀依然在国内市场实现了 13% 以上的手机激活市占率,中国区团队很不容易。" 王班说。
可见,敢于真实面对市场的荣耀,从来不缺乏重头再来的勇气。
刚进入 Q2,荣耀才回到了中国前五,品牌力重新崛起,荣耀中国区的基本盘迎来了焕新重生。
" 荣耀没死,而是重生了。" 李健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上感叹道,为了荣耀活下来,这帮人拼了命。
市场的潜能,
藏在 AI 终端的蓝海
稳住手机的基本盘,只是荣耀回归的第一步。
毕竟,全球手机的出货量都早已摸到了天花板。根据 IDC 预测数据显示,2025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预期从 2.3% 下调至 0.6%。
这注定,是一个大红海。
" 手机重不重要?重要。但手机现在是存量市场,能不能像以前 10%、20% 的增长?做不到。存量市场是一个红海战,是智能手机由单一功能向全场景演变的高强度竞争 ",李健在会后群访中说。
要想寻求更大的市场潜能,只能去寻找新的蓝海。
"AI 的到来,会改变终端未来形态。" 李健认为,AI 重构终端带来的机会,就是这个蓝海。
3 月 2 日,李健在 2025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正式发布荣耀 " 阿尔法战略 ",宣布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 AI 终端生态公司转型。
荣耀的阿尔法战略将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是先打造真正智慧的手机。荣耀在自己最熟悉的手机领域里,打造真正的 AI 终端。第二步,是打造一个智慧生态。荣耀要打破不同品牌、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隔阂,让 AI 无处不在。第三步,是打造一个智慧世界。在通用人工智能时代,荣耀作为时代的共创者,参与到人类文明的新范式中。
通过 " 三步走 " 我们看到,荣耀的定位越来越清晰。这也是荣耀从华为独立后,越来越寻找 " 本我 " 的过程。
看一个公司的动作,不能只听它说什么,更要看它做什么。
AI 重塑终端,早已是业界共识,但具体在落地上,却呈现出天差地别的结果。苹果手机在 AI 上的进展,目前还跟 siri 语音助手差不多;荣耀却始终在勇敢地 " 去吃第一口螃蟹 "。
从第一个手机智能体,到第一个手机相册的 AI 图生视频,荣耀敢于创新的背后,是战略上的相信。
曾经,荣耀在华为内部,所有底层技术有华为来托底。所以,在荣耀独立后,一方面需要全力自研,一方面更需要通过产业链合作,尽快站在 AI 的潮头。
" 荣耀的定位就是一个字:干!干技术、干商业、干产业。" 李健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
这点,通过荣耀的两次 AI 合作就能看出来。
第一次是 2024 年,荣耀和智谱合作,发布了业界手机终端上第一个成熟的智能体 YOYO。而第二次在荣耀 400 的发布上,又和生数科技合作实现了手机上的图生视频。
随着越来越多的合作,荣耀也想要成为 AI 终端时代的 " 带头大哥 "。
但要完成这个过程,荣耀深知不易。
正如当年秦国为纵横天下而广招天下士一样,荣耀在发布会上开启了百万雄鹰计划,面向全球招募百万青年人才。
" 组织焕新,是企业前进的必然动作。" 李健说。
" 全球百万雄鹰计划 " 分为 4 个子计划,分别面向尖端技术突破、销售体系搭建、毕业生人才储备和用户体验官。比如," 擎鹰计划 " 就是聚焦尖端技术突破,面向全球招募 AI、设计、影像、硬件及软件领域的技术领军人才。
这也意味着,荣耀正在褪去过去华为托底。
就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注定和原生家庭渐行渐远,荣耀独立的过程,也注定了和华为要走向不一样的路。
与华为告别,
荣耀的 " 精神三变 "
荣耀的蜕变,恰如尼采的" 精神三变 "。
德国哲学家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开头,用骆驼、狮子和婴儿的概念,讲述了人类从 " 负重 " 到 " 破界 " 再到 " 新生 " 的超越之路。
骆驼是代表背负着外界标准的束缚,狮子是象征勇于破坏传统规范的精神,婴儿则是代表破坏后创造新价值的力量。
尼采是鼓励大家,追求人类精神的超越性。这在李健看来,一家伟大公司的成长路径也是如此。
在这次发布会上,李健也讲述了荣耀文化的三部曲。
" 回归真实,和灵魂对话。让科技与人文结合,最大限度释放人的潜能,实现自我超越。" 这就是荣耀文化三部曲,李健说。
哲学上的精神指引,不能成为一句落空的口号,而需要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业务表现。
除了在重点布局 AI 生态,荣耀在组织架构、销售、技术上也都在努力实现自我超越。
首先,自我超越,走向新生的过程中," 人 " 的变化最为核心。
最近半年,荣耀在组织架构层面动了大刀。
在李健上任四个月间,荣耀全球 8 个大区中的 6 个负责人都做了调整。通过 " 重新竞聘上岗 ",李健完成了对中国地区关键岗位的人员部署,其中涉及 38 个中国区关键岗位主管,45% 的岗位负责人有所调整。
阿尔法战略以后,荣耀还新成立了 5 个一级部门。
" 一个叫新产业孵化部,加强了对新产业的探索;第二是 AI 时代到来以后,新商业模式拓展部成立了,也是一级部门,要对未来新的商业模式进行探索。第三是品牌营销部,面向全球的品牌营销部。另外,我们为了加强用户侧的触点、体验、心智等方面的建设,建立了消费者洞察与体验部,也是一级部门,强化了用户洞察、用户体验和用户运营。荣耀还强化了战略部门。" 李健解释道。
荣耀在用人方面,也表现出 " 能者居上 "" 不拘一格 " 的风格。
例如,前华为中东非地区销售负责人、荣耀终端的海外渠道部长王元琳,在荣耀重点押注的全球化市场中业绩表现最为突出。过去一年,荣耀在拉美、中东非、亚太等地区增长均超 50%,在东南亚的增长甚至超过了 100%。于是,王元琳在今年年初被调回国内,负责市场份额更高的荣耀中国区业务,担任中国区总裁。
除了高管,在普通研发人员上,李健也对一位负责机器人算法研究的员工赞赏有加。在发布会开篇的三个故事中,这位叫陈琳的小伙儿就成为了其中一位主角。
无疑,这也是李健非常重视创新赛道和前沿技术的一种体现。
除了组织架构的调整,在业务拓展方面,自李健上台伊始,就首先确立了全球化的目标。
实现全球化的首要目的,是最快拉高销量的天花板,将荣耀的营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以荣耀 400 的海外版为例,荣耀做了充足的本地化准备。AI 功能上,荣耀与谷歌深度合作,落地了基于 Gemini 的 AI 交互和谷歌 Veo2 的图像转视频工具。值得注意的是,荣耀在中国市场选择与生数合作落地图像转视频功能。选择不同的软件供应商,显示出荣耀全球化的产业链整合能力。
但全球化的好处远远不止于此,全球化视野的提升,渠道的建设,将为荣耀阿尔法战略的后两步,打下坚实、长远的基础。
而在技术上,荣耀从没对技术的渴求如此迫切。
为了打破 " 荣耀没有技术 " 的偏见,荣耀在 AI、机器人、手机系统和影像等方面,下了血本。
据悉,荣耀已经新增了 AI 新产业部门,同时将 AI 相关研发工作设定为一级研发部门,目前 AI 和软件部门员工已达 2600 人。
" 我们新组建了 AIOS、AI 硬件、AI 平台等部门。产品要对经营结果负责、对产品的竞争力负责,我觉得这个很重要。还有 AI 和软件的 4 个部门要对 AI 的竞争力负责,每次手机新品出来,AI 的竞争力怎么提升,以及对云服务的结果要负责。" 李健面对公众,详细地解释了研发团队的配置,以及背后的思考。
为了进一步达成阿尔法战略的目标,李健还表示,未来五年荣耀将投入 100 亿美元在 AI 终端技术、生态系统和合作伙伴关系上。如果以雷锋网此前披露的荣耀 2023 年利润约为 90 亿元参考,荣耀可谓是下了血本。
目前,荣耀在软硬件层面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仅在手机上,荣耀已经落地了 YOYO 助手、Magic OS、激光雷达、自研射频增强芯片等技术。
扎实的技术基础,也让荣耀具备了充足的 AI 势能。荣耀发现在 AI、操作系统、硬件等部分底层技术栈是互通的,可以快速使能到具身智能领域。不只是具身智能,荣耀为所有的 AI 终端新形态都做好了准备。
" 任何公司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增长曲线,荣耀作为 AI 终端生态公司,我们也将会打造第二、第三乃至更多增长曲线。" 李健说。
光锥智能"AI 交流群 "已建立,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小助手微信(GZZN2019)沟通进群。
联系我们
王一粟
创始人 / 主编
ID:cishicike000
※添加时请备注公司 + 姓名 + 来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