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果说违法本该被查,那这些人在普吉的 " 落网方式 ",多少有些荒诞:
不是被人举报身份,不是被扫荡盯上,而是因为施工太吵,把警察 " 吵来了 "。
16 名中国籍非法务工者,因没有工作许可证在泰国酒店工地施工,本应悄悄藏身、规避风险,结果却因为扰民噪音引发抱怨,最终警方上门,悉数落网。
这种 " 自己制造动静把自己送进去 " 的方式,说是 " 变相自首 " 也不为过。
表面上看是一场偶发的违规执法,实则却是当前非法用工乱象、对当地法规轻视乃至文化隔阂的缩影。
普吉民众投诉施工噪音!
泰警意外查获 16 名非法务工中国人!
据多家泰媒消息,5 月 20 日,当地时间下午 13:30 左右,泰国普吉府芭东警局局长查能猜带领下属警员协调旅游警察,一同去往当地卡图县芭东地区 Phra Metta 路某家正在装修的酒店大楼进行突袭检查。
抵达后,警方检查发现现场有不少中国人正在从事施工装修工作,进一步核查后发现均属于未持有工作许可证的违法务工行为,最终将在现场工作及在宿舍休息的共计 16 人全部实施逮捕,并指控外国人非法在泰务工,后带回芭东警局进行登记及询问更多细节,以便按照法律程序做进一步处理。
而据了解,此次行动是由于警方接到了上述酒店附近民众的投诉举报,称该酒店的装修施工产生了巨大的噪音,包括还制造了许多建筑碎屑垃圾。
因此,警方遂前去进行检查并发现了上述前来非法务工的中国团伙。
制造噪音引来警察
16 名中国非法务工者 " 变相自首 "
他们没有工作许可证,却在一处酒店工地从事装修施工,最终因施工噪音扰民而被举报,并被警方 " 一锅端 "。
讽刺的是,这起执法行为的导火索并非专项打击、也非主动线报,而是他们自己制造的 " 过于吵闹的声音 "。
从法律角度看,这 16 人被捕并无不当,他们违反了泰国移民与劳工法规,本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但令人关注的是,他们的落网并非因为警方主动查缉,而是在毫无伪装、无视周围的状态下,自顾自扰民,最终被附近居民举报。
可以说,这并非 " 被捕 ",而更像是一种 " 变相自首 " ——他们不是在逃避执法,而是高调地提醒警方 " 我们在这儿 "。
这起事件,其实暴露出两大层面的问题。
其一,是非法劳工的 " 常态化 " 现象。
在一些外资主导的项目中,出于节省成本或人员调配便利,不具合法身份的工人被偷偷安排参与工程早已不是个案。
他们可能是游客身份滞留,也可能从第三国非法入境,更可能是中介一手包办的 " 低成本外包 ",既缺乏安全保障,又无合法身份。
这种现象,不仅威胁着当地就业秩序,也使整个产业链陷入灰色地带,随时可能引爆更大的社会矛盾。
其二,是对泰国社会管理敏感度的低估。
当前泰国社会对 " 非法行为 "、" 扰民行为 "、" 外国人行为 " 这三者都高度关注,三者一旦重叠,其所引发的舆论烈度、执法力度往往会被迅速放大。
在这个节点上,仍有人无视社会情绪,在公共区域高调施工、制造噪音,实际上也是对当地法律与社会认知的一种误判。
从更大的层面来看,这一事件也提醒了外国出海企业、项目承包方与中介机构," 合法合规 " 早已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线。
在东南亚多个国家逐步加强移民与劳动执法的背景下,任何轻视制度的 " 偷工减料式用人 ",最终都有可能以更高的代价收场。
不只是罚款和遣返,甚至还可能对企业声誉、项目审批乃至泰外关系产生隐形冲击。
此次事件虽然影响不大、规模不算恶性,但它却像是一道警钟,提醒那些仍抱着侥幸心理的从业者:
别再让低级错误演变为群体标签,也别让一次施工的噪音,成为整个群体形象的噪声。
了解中泰最新资讯
请关注
+
+
+
监制:王新宇
图:综合自泰媒
主编:布周十面派
来源:泰国网传媒
法务支持:克莱德国际律师事务所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