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莎的总血红蛋白浓度恢复超过 100 克 / 升,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输血治疗了。"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疑难罕见病多学科联合会诊中心,儿科医院副院长、血液科学科带头人翟晓文教授指着几张数据图分析道。
4 岁女孩艾莎(化名)来自巴基斯坦,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症。翟晓文团队使用中国原创基因编辑技术为其治疗,她也成为首位受益于该中国技术的外籍患儿。今天(5 月 20 日),血液科治疗团队特地为艾莎举办了一场小型庆祝仪式,祝福她重获新生。
医生介绍,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疾病,地中海贫血(重型)被纳入我国《第二批罕见病目录》。地中海贫血广泛流行于地中海盆地、中东、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亚洲次大陆以及东南亚,我国广西、广东、海南、湖南、江西、云南等南方地区是地中海贫血高发区。
" 艾莎所患的是重型 β - 地中海贫血症,必须定期输血才能存活,否则会因一系列并发症而死亡。" 艾莎的主治医生、儿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钱晓文告诉记者,今年 1 月,父母带她从巴基斯坦来沪求医,血液科儿童罕见病干细胞移植多学科团队评估后,决定采用中国原创基因编辑技术为她治疗。
2023 年,翟晓文与正序生物开展针对重型 β - 地中海贫血症的碱基编辑药物 CS-101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
治疗团队通过采集艾莎的自体造血干细胞,利用上海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高精准变形式碱基编辑器 tBE,对艾莎自体造血干细胞中的 HBG1/2 启动子区域进行精准碱基编辑,模拟健康人群中天然存在的有益碱基突变,重新激活 γ - 珠蛋白的表达,重建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
" 今年 2 月份,团队将编辑后的造血干细胞回输至艾莎体内,一个多月后,其自身血红蛋白浓度渐渐恢复至健康人群水平,不必再靠输血续命。" 翟晓文介绍,艾莎后续还需定期随访,万一出现基因编辑脱靶、复发以及并发症等情况可及时应对。
" 截至目前,已有 4 位患儿获益。首位接受碱基编辑治疗的重型 β - 地贫患者,已脱离输血依赖近 18 个月,疾病已获治愈。" 翟晓文介绍,艾莎的成功治疗,有助于快速推进中国原创基因编辑技术的临床转化,为全球罹患严重疾病的患者带来 " 一次治疗,终身治愈 " 的希望。
今年 3 月,在第 51 届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年会上,翟晓文团队携五项研究成果亮相大会,其中李子丰博士代表团队做了大会口头报告,来自中国原创的基因编辑技术获得国际学者广泛关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