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8小时前
中国设计亮相米兰三年展,总策展人娄永琪谈中国展区的哲学思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日前,第 24 届米兰三年展国际博览会(简称 " 米兰三年展 ")在意大利米兰艺术宫开幕。本届米兰三年展将展出六个月,主题为 " 不平等 "。文汇报记者了解到 , 中国展区由总策展人同济大学娄永琪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方晓风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姜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魏劭农教授以及南方科技大学何净植教授联合策展。

" 本届米兰三年展中国展区以‘动平衡——文明的发展律’为主题。我们决定并不简单地对‘不平等’作价值判断,而是从一般认为的问题中,找寻孕育变的积极力量和各种解决策略。不管是老子说的‘反者道之动’,还是王充在《论衡》中讲的‘平和相反,而生变化’,都体现了中国的是中国传统哲学思考对本次双年展主题‘不平等’的类型学贡献。" 谈起这场展览 , 娄永琪教授如是说。

中国展区总策展人娄永琪教授

本次中国馆展出的作品来自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五所院校,分别从 " 生命网络 "、" 多元老龄 "、" 以食为天 "、" 空间生长 "、" 调解平衡 " 等角度出发,针对社会发展中技术、环境、年龄、地域、物种等多种不平等、不平衡、不充分现象,选择一系列 " 在中国、为中国、从中国和同中国设计 " 的多元思考和行动。娄永琪表示 , 策展团队希望这些项目及其背后的哲学思考、方法和经验,可以激发观众对 " 不平等 " 这一主题的深层次反思及跨文化讨论。

中国展区全景

空间设计上,中国展区的主体是一个特别设计的模块化鱼菜共生系统 " 活态装置 " 展台,五个院校 100 余件参展项目散布其中。一桥飞架,寓意了各种鸿沟的跨越和链接,也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观展视角。该装置由娄永琪教授主创、郭泠和杜晓峰负责落地。展览的整体视觉设计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杜钦操刀。平面设计回应主题,以一圈圈斗转星移的形式呈现,表达出人类浩瀚文明动态发展的意象。其中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袁烽教授团队设计的虹桥,用回收塑料 3D 打印成型,可以承受 20 个人站立的荷载。

斗转星移的主视觉设计意象

由袁烽教授设计的 3D 打印 " 虹桥 "

同济展区的主题是 " 生命网络(LIFE NETWORK)" ,这是对 2024 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中提出的 " 生命网络中人与自然协同设计 " 理念的延伸。娄永琪解释,主题侧重于启发和调解生命系统、技术和人类生活之间的新配置可能。通过一系列跨越微观和宏观的项目——从治理沙漠到感知植物生命,"LIFE NETWORK" 试图表达了不平等的生成潜力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行动的领域和重建关系的机会。

" 展台的形式被设计成为起伏的山形,与水循环系统构成中国传统山水的意象,本身也是这些项目所基于的自然背景的抽象。" 娄永琪解释 , 我们专注于基于对象的设计以及概念转变,探索设计如何影响对空间的感知、体现以及与自然的互动。据悉,同济大学众多教师及其学生作品参与了展览。

中国展区现场

本次中国展区的展览呈现,不仅是中国创意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重要亮相,也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全球范围内的一次重要传播。在为期 6 个月的展览中,中国展区将充分展示中国对如何消弭人们与生俱来的不平等,人为创造的不平等的多元努力,以及中国设计思考在推动全球平衡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方面的努力和贡献。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米兰 同济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3d打印 院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