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6小时前
“造芯”11年,小米为何选择了3nm?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5 月 19 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发布微博回顾小米 " 造芯 " 之旅,同时抛下一枚重磅炸弹:小米玄戒 O1 采用第二代 3nm 工艺制程,比此前业界猜测的 7nm、4nm 先进了一大截。

振芯荟联合创始人张彬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芯片制程技术对于手机芯片性能至关重要,从 28nm 的智能手机芯片到 5G 手机的 7nm 及以下制程芯片,每一代技术的进步都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为何花费高昂代价追赶高阶工艺?在业内看来,对小米自身来说,拿下 3nm 将增加其与芯片供应厂商谈判的筹码。战略层面,自研芯片为小米提供了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备选方案,同时也是对抗被贴上 " 依赖进口 " 标签的一种防御措施。

不过,从产品销量和市占率的角度看,这一决策预计短期影响不大,未来代工能力仍是制约关键。一旦这一瓶颈得以突破,小米芯片团队积累的经验就更能派上用场。此外,随着 5G 手机的普及和未来 6G 通信技术的迭代,先进的制程工艺成为手机芯片的关键,小米的选择给后续优化留出了空间,也避免了重复劳动。

业内:通信技术加速迭代 选择 3nm 能避免重复劳动

" 想过 7nm、4nm,万万没想到是 3nm。"

5 月 19 日上午,类似的留言刷屏了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的社交媒体账号评论区。

当日中午,雷军发布微博回顾小米 " 造芯 " 之旅,洋洋洒洒的文字里,有对彼时暂停 SoC 大芯片研发的不甘,也有对 2021 年初重启 " 大芯片 " 业务的解释,还有 " 造芯 " 决心的展示:小米制定了长期持续投资的计划,至少投资十年,至少投资 500 亿元。

满屏文字里,反而是一行不带情感的信息掀起了舆论的浪潮:小米玄戒 O1 采用第二代 3nm 工艺制程。

为什么 3nm 能激起如此大的水花?

振芯荟联合创始人张彬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芯片制程技术对于手机芯片性能至关重要,从 28nm 的智能手机到 5G 手机的 7nm 及以下制程,每一代技术的进步都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从成功流片的企业名录来看 3nm 的地位——小米是继苹果、高通、联发科之后,全球第四家发布自主研发设计 3nm 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的企业。

从投入成本上看,设计 28nm 芯片的平均成本为 4000 万美元;7nm 芯片的成本约为 2.17 亿美元;5nm 为 4.16 亿美元;3nm 芯片整体设计和开发费用则接近 10 亿美元。为了这颗芯片,截至今年 4 月底,小米已经在研发上砸了 135 亿元。雷军还称,目前相关研发团队规模已经超过了 2500 人,今年预计研发投入将超过 60 亿元。

雷军这样形容小米的付出:" 这个体量,在目前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团队规模,都排在行业前三。如果没有巨大的决心和勇气,如果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实力,玄戒走不到今天。" 但他也坦言,面对同行在芯片方面的积累,小米芯片也只能算刚刚开始。

张彬磊也认可这一说法。他提出,小米造芯还只是开始。不过,小米一口气把制程拔到 3nm,业内都很惊讶,毕竟 3nm 工艺出来的时间并不长。小米能在今年量产这个芯片,说明公司其实 3 年前就拿到了 3nm 工艺的开发工具,团队才能够去设计这个产品,并在今年推出芯片产品。

至于为何做此选择,在张彬磊看来,随着 5G 手机的普及和未来 6G 通信技术的迭代,先进的制程工艺成为手机芯片的关键。目前来看,国内的 7nm 工艺虽然相对成本较高,但商业逻辑成立,仍能生存。但若要提升竞争力和性价比,必须接受并支持国内供应链的发展,即使这意味着支持成本更高、性能有待观望的产品。如果仅停留在 7nm,可能会在技术迭代后被淘汰。小米选择 3nm 工艺,给后续优化留出了空间,也避免了重复劳动。

固有的供应链体系不会在短时间内突破 未来代工是关键

虽然芯片的具体细节和跑分情况被小米留在了几日后的发布会上,雷军还是在热搜上 " 挂 " 了一天。毕竟国内手机厂商这么 " 卷 ",提出自研芯片的也不止小米一家,如今拿出成果的却只有小米。

不过,虽然一脚迈入 " 芯片厂商 " 的队伍,但小米的芯片业务模式与高通等芯片供应商还不一样。

根据雷军的说法,玄戒 O1 会用在自家的手机产品上。提到应用,在业内看来,未来小米可能会在部分机型上使用自研芯片作为备选方案,但全面替代现有芯片仍需时间。

由于首次试水手机处理芯片领域,小米在设计优化和软硬件适配性上可能还需进一步提升。与华为的麒麟芯片相似,小米的自研芯片预计也需经历多代迭代才能达到与高通、联发科等竞争对手相媲美的水平。

张彬磊进一步补充,从应用的角度看,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固有的供应链体系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小米的自研芯片可能首先应用于自家的中低端机型,以替代联发科的部分市场,高端机型短期内仍可能采用高通。

另外,除了应用在智能手机上,张彬磊还指出,小米的 3nm 芯片还可以用在 AR 眼镜、电视等智能终端上。不过,出于成本考量,更适合在高端产品中使用。此外,随着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玄戒系列芯片也有望应用于 AI 终端设备。

值得关注的是,在一片支持的声音中,也有网友提出了疑虑:代工怎么办?

据张彬磊介绍,其实目前国内有多支团队具备设计 3nm 工艺芯片的能力,瓶颈在于缺乏相应的代工能力。因而目前小米的 3nm 芯片对于产业的带动意义仍有限,关键在于未来能否拥有自主的先进工艺代工平台,如有,将使国内设计公司能在 GPU、CPU 和数据处理器等方面大展拳脚。反之,缺乏这样的平台,则会使得投资者和管理层在决策时更加谨慎,且受限于国际环境。

提到国际环境,还有业内人士指出,小米最终成功流片 3nm 芯片,一定也少不了博弈,由此来看自用确实更能降低被关注的风险。

张彬磊直言,对小米自身来说,拿下 3nm 将增加其与芯片供应厂商谈判的筹码。战略层面,自研芯片为小米提供了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备选方案,同时也是对抗被贴上 " 依赖进口 " 标签的一种防御措施。不过,从产品销量和市占率的角度看,张彬磊认为短期影响不大。

长期而言,张彬磊直言,小米的芯片团队积累的经验,能为其成为国内领先的芯片设计公司奠定基础。

" 没准在五年、十年以后,我们把先进工艺(代工)解决了,(小米)这个团队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的高通,起码奠定了一个班底。" 张彬磊称。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米 雷军 5g 芯片 创始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