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 20 个集装箱的货物全部送往港口后,深圳市派格通运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派格物流 ")负责人谭方强和公司员工才松了口气。这时候已经是 5 月 18 日凌晨 5 点,天边微亮,福围社区即将开启新一天的喧嚣。
福围紧邻着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深圳有名的物流企业聚集地,也被称为 " 国际物流村 "。其所在的宝安区福永街道更是有着超 4300 家跨境物流企业,其中约六成企业经营着美国航线。
在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两国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计 91% 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 91% 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 24% 的 " 对等关税 ",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 24% 的反制关税。
国内市场应声而动,多家外贸企业恢复对美供应,福围的物流运输节奏随之快了起来。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探福围,走访多家物流企业,探寻其在波动局势中的冷静和应变。
等待发出的货物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深圳 " 国际物流村 " 业务量回升
刚到福围社区附近,记者就看到楼宇上密集悬挂的物流公司名称和 " 美国专线 "" 东南亚线 " 等广告字样,街道上穿梭的货车映衬出繁荣气象。傍晚时分,天空飘过一阵乌云,福围速度丝毫不受小雨天气影响,小面包车在十字路口漂移转弯,碎石子飞溅到一米开外。
福围社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很显然,速度再次成为近几天物流公司的关键词。
5 月 2 日,美国取消对中国小额包裹免税的政策生效,从中国销往美国的 800 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均须缴纳其价值 120% 或每件 100 美元的关税。
" 由于对美小额包裹占到一代物流业务量的一半,最近大半个月里,公司日均运量从 10 万件跌到不足 3 万件,再反弹到近 10 万件,像坐过山车一样。" 深圳市一代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一代物流 ")总经理凌胡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同样是主营对美小额包裹的深圳市捷顺联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捷顺货运 ")也好似经历了 " 冰火两重天 ",公司对美货运量自 4 月 25 日起快速下滑,到 5 月初近乎归零。
转机出现在中美关税政策调整后。捷顺货运负责人孙军建向记者表示,公司对美运输业务近期开始复苏,目前出货量已经恢复到常态的 80% 以上,日均运量可以达到 20 余吨,并且还在陆续增长。
物流企业装货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在这场关税波动中,很少有人可以独善其身。谭方强拥有 18 年美线运营经验,他管理的派格物流经营对美大件货物运输。据他统计,整个 4 月期间,公司承运的各类输美货物平均税率约为 170%,最高的商品关税税率甚至超过 200%。
" 公司 4 月业务断崖式下跌。随着近期中美关税协议达成,近几天货运量较 4 月增长了 40%~60%。按这个节奏,过段时间货运量可能会恢复到 4 月前的 80%。" 谭方强表示。
随着对美货运量激增,运力显得有些紧缺。据央视新闻报道,贸易追踪机构 "Vizion" 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和中国互降关税之后,在美国下单的、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 300%。
从福永街道来看,美线开始 " 一柜难求 ",运输费用不断上涨。空运费用涨幅也较为明显,中美部分航线每公斤运费从 30 元,涨至如今 40 元以上。
谭方强认为,由于部分航运商家将运力转移至欧洲、东南亚,美线舱位出现了结构性短缺。" 东南亚航线调回周期约为 3 到 5 天,而欧洲线短期难以回调,可能需要几个月缓冲期。"
最火爆的时刻可能还没到来。孙军建向记者分析,很多企业利用这段政策窗口期,将 4 月堆积的货物加速消化库存。受客户下单周期及工厂备货流程影响,5 月末至 6 月初可能才会迎来货运高峰," 甚至可能会超负荷 "。
货代企业各自出招应对变局
在剧烈震荡中,众多物流公司都抛出招数,以适应日益加剧的不确定性。
福围一家大型物流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此前主要向美国几大快递商家下单,赚取运费差额。从去年开始,公司对美国报关、配送环节进行布局,并建立了自营跨境快递品牌 3PE,这一无心插柳之举竟然发挥了大作用。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近期的 T11 报关(美国海关报关模式之一)流程更加繁琐,美国报关公司效率下降,收取的业务费用反而上涨,有限的产能只能集中在掌握资源的公司手中。公司 4 月虽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业务量下滑,却也承揽了不少新的优质客户。
工人在操作包裹查验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为应对政策波动,派格物流正准备在美国开设第三个海外仓,并建议客户利用政策窗口期提前备货,以降低物流成本、缩短配送时间。
在政策风险外,高额关税带来的资金压力也困扰着物流企业。通常来说,物流企业客户有一定结账周期,而美国海关要求实时支付关税。凌胡顺向记者表示,如果按每天 10 万个包裹计算,单日垫资金额就可能达到几百万元。
紧急商讨后,一代物流 4 月向客户提出了预交关税押金。" 你试想一下,关税金额已经远超过货物本身,如果客户取消订单,商家和物流公司都难以承受这样的损失,我们也希望商家提前收到费用。" 凌胡顺说。
不过整体来看,外贸企业仍对未来保持审慎。据凌胡顺了解,不少公司对扩大生产还持观望态度。" 大家确实为这个窗口期兴奋,但也担心很多东西还会变,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着眼当下。"
物流企业操作工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 即使现在关税暂时下降了,小额包裹仍然有约 60% 的税务成本。" 凌胡顺判断,行业短期内震荡仍将持续,在近期 " 抢运潮 " 结束后,小额包裹业务量或将短暂回落。在这样的局势下,很多中小货代物流企业可能会较为困难。
谭方强则对中美贸易的长期形势保持乐观。他认为,在高额关税下,国产商品仍具竞争力。他举例称,国内成本 1 元的货物在美零售价约 1 美元,即使算上加征关税,中国商品的价格和供应链优势也是无可替代的,这是中国制造的底气。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