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5 月 19 日,2025 天津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在市群众艺术馆户外广场启幕。活动以天津市群众艺术馆为主会场,16 区文化馆为分会场,形成 " 区域协同、全域开花 " 的服务网络。2025 天津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规模比去年扩大了一倍,七天联手打造二百余项高品质群众文化活动,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舞台之上:古今交融,奏响美育序章
随着群舞《我要全速奔向你》以跃动的身姿点燃全场,启动仪式舞台化身传统与现代对话的 " 美育课堂 "。古典舞《国韵》以扇面翻飞再现千年风雅,典籍中的美学符号跃然眼前;歌曲《美丽中国梦》《给你一瓶魔法药水》《一起来更精彩》,歌声响彻海河之滨,赢得阵阵喝彩;京剧《龙凤呈祥》选段中,婉转唱腔尽显国粹底蕴,引得台下新老戏迷轻声跟唱;津味相声《欢歌笑语》包袱频出,与二胡琵琶合奏的《赛马》激昂弦音交织,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机。一曲合唱《文化馆请您来》唱响 " 全民美育 " 初心,诉说着文化馆普惠可及的坚定信念。
" 无墙 " 美育:匠心市集,触摸生活美学
舞台边,文化惠民的温度扑面而来。咨询台前围满了前来咨询的市民,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着各类文化服务问题;一旁的文创市集人气更旺,津味十足的文创产品吸引大家驻足挑选。市集将艺术融入烟火日常,非遗摊位前,盘扣匠人指尖穿梭,丝线勾勒出花鸟鱼虫;天津风筝艺人以竹骨绢面讲述天津故事。青春手作区,海运学院学生带来个性饰品、摆件,展现年轻一代的创意力量;天津群艺馆以 " 海河上的桥 " 为主题的特色印章,将津沽桥梁化作趣味印记。市民逛市集、尝美食、玩手作,一颦一笑、一触一感间,享受美育浸润生活的独特魅力。
云端互通:敞开大门,共筑美育新篇
本届宣传周以 " 线上 + 线下 " 融合打破空间界限,当文化馆的围墙化作数据流与公共文化空间,天津正构建起全域覆盖、全民共享的美育新生态。打开 " 天津市群艺馆 " 微信公众号,学才艺,看直播…让文化生活跳跃在指尖;线下场馆敞开大门,免费艺术展览、惠民演出轮番登场。在主会场火热开场的同时,全市 16 个区文化馆的分会场也同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不同群体文化需求,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次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市域 17 家文化馆联动,旨在打破场馆边界,全面拓展文化馆服务维度,串联成滋养心灵的 " 文化脉络 ",助推市民与身边文化馆走的更近更亲。即日起至 5 月 25 日,市民不仅能在活动现场感受传统与新潮的碰撞,从舞台到街巷,从屏幕到指尖,随时可与艺术奔赴相遇。
河东区文化馆声乐干部李君又一次站上文化周的舞台,她告诉记者:" 通过自身的专业,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是我们的责任。每年我都参加文化周活动,之前是作为指挥,带领我们馆艺术团的团员给大家表演合唱。今年是以独唱、合唱的形式参与。我是河东区文化馆艺术团的团长,这些年和大家接触下来,发现团员们在艺术上有提高,参加了各种展演活动,大家的艺术追求也提高了。"
" 市群艺馆通过全域共振、全龄友好、全维融合的创新模式,让优秀文化服务直达基层。" 市群艺馆馆长刘文艳告诉记者," 同时,在文化服务供给侧不断调整,及时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做到精准对接,推出很多沉浸式体验活动,让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群众都可以找到自己心仪的文化项目参与其中。除了文化项目,群艺馆也在与社会力量进行对接,为市民提供生活课堂,为不同需求的市民提供专业的服务。在区域合作方面也不断推出新的项目,让市民享受更多文化惠民成果。"
这场以 " 津门同乐汇 河海共舞台 " 为主题的全域文化盛宴,正推动天津各级文化馆敞开大门、开放共享,让创新美育化作全民触手可及的城市 " 必修课 ",成为人人都能参与、创造、共享的 " 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 ",掀起一场浸润人心的全民美育狂欢。(津云新闻记者 吴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