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 " 文物里的中国智慧——古人的‘黑科技’中英文图文展鉴赏活动 " 日前在上海宋庆龄学校举行。活动现场,上海博物馆向宋庆龄学校赠送《博物之美—探秘中华文化》系列丛书,校图书馆同步开设 " 文物中的科学 " 专题书架,将展览影响力不断延伸。
据悉," 博物馆课程 " 是宋庆龄学校跨学科实践和课程创新的板块之一,结合语文、历史、科学等学科深度融合,通过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活用课堂知识,在真实场景中解码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密码。
此前,学生们曾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秦始皇陵博物馆等场馆,对话千年文明的厚重积淀。在 " 假如文物会说话 " 的项目汇报中,他们通过制作文物卡片、研读关联历史与故事,用戏剧演绎文物的一生等方式,让沉默的展品 " 开口 " 诉说家国情怀。
在上海宋庆龄学校,多元的国际化学习环境给学生带来了独特的视野与跨文化理解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中生经过博物馆专业培训,转身成为了导览 " 小先生 ",为低年级学生解读青铜器的铸造密码、瓷器的纹饰寓意等。他们不仅是讲述者、也是提问者和引导者,更是思考者与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正如上海宋庆龄学校中国部高中的袁子皓同学所说,文化传承的本质,是让古老智慧与当代生命产生情感联结。六年级学生周拙安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更多的文物,激发了我对文物的兴趣和热爱,我也希望在未来了解更多的中国历史和文化。"
本次活动作为上海博物馆 " 文物里的中国智慧——古人的‘黑科技’图文展 " 进校园活动的最后一站,吸引了超过 1800 名学生参与。精彩的讲座分享、生动的图文展导览以及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工作坊、AI 互动设备体验、游戏活动等,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宋庆龄学校一直秉承着‘培养既扎根中国,又胸怀世界的未来缔造者’的教育理念。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校长封莉容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