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4 日,腾讯控股(HK00700,股价 521 港元,市值 4.79 万亿港元)发布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一季度,腾讯实现营收约 1800 亿元,同比增长 13%;毛利约 1005 亿元,同比增长 20%;经营利润(Non-IFRS)为 693 亿元,同比增长 18%。
腾讯三大核心主业——增值服务、营销服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收入与利润齐增。同时,腾讯 AI(人工智能)战略持续加码:当季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21%,资本开支同比增长 91%,有效投入到大模型等核心技术领域。
腾讯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2025 年第一季度,我们的高质量收入保持坚实的增长态势。AI 能力已经对效果广告与长青游戏等业务产生了实质性的贡献。我们亦加大了对元宝应用与微信内的 AI 等新 AI 机遇的投入。我们相信,在 AI 战略投入阶段,现有高质量收入带来的经营杠杆,将有助于消化这些 AI 相关投入产生的额外成本,保持财务稳健。我们预期,这些战略性的 AI 投入将为用户与社会创造价值,并为我们产生长期、可观的增量回报。"
游戏业务整体增长 24%
微信持续激活交易生态
一季度,腾讯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20% 至约 319 亿元,主要受益于广告平台 AI 技术升级和微信交易生态强化的双重推动;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17% 至 921 亿元,其中游戏板块收入同比增长 24%,主要依托 " 长青战略 " 和 AI 对游戏用户体验的优化;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5% 至 549 亿元,其中企业服务表现亮眼,AI 相关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游戏业务表现亮眼主要是因为本土市场依托《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头部产品的持续活力,叠加《三角洲行动》等新芽增量,收入同比增长 24%;国际市场在《PUBGM》与 Supercell 系列产品驱动下,收入同比增长 23% 至 166 亿元,连续三个季度创收入新高。
营销服务业务同样延续积极增势,得益于用户参与度提高、广告平台持续的 AI 升级以及微信交易生态系统的优化,当季收入同比增长 20% 至 319 亿元,连续十季实现两位数增长。
今年以来,微信持续激活交易生态:视频号橱窗带货达人可升级为 " 微信小店带货者 ",实现全域带货;微信小店功能持续完善,在推出朋友圈分享、蓝包抽奖等新场景的同时,还为商家提供更多的入驻支持,以扩充品牌商品库,为交易额同比迅速增长作出贡献。
一季度,微信及 WeChat 合并月活跃账户数突破 14 亿,视频号、微信搜一搜、小程序等流量池的商业化能力加速释放,为营销服务业务创造更多增长空间。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5% 至 549 亿元。其中,金融科技服务的收入增长主要由于消费贷款服务及理财服务收入增长;企业服务收入的增长则受云服务收入及商家技术服务费的增长所驱动。
AI 带来实质业绩回报
" 从算力到人力 " 全面加码
2025 年开年,在 DeepSeek 横空出世后,腾讯在云业务、" 元宝 "(AI 应用)上都积极拥抱 DeepSeek。在多重因素加持下,原本无论是在腾讯内部还是 AI 大模型 App 中都是 " 小透明 " 的腾讯元宝,一跃成为腾讯内部和 App 排行榜的顶流。
除了产品外,腾讯的内部架构也迅速出现调整,AI 战略持续加速快跑。在将 AI 技术扩散至广阔市场的同时,腾讯也通过 "AI in All" 的策略,让旗下全业务线加速 AI 化迭代,激发出新的生命力与协同效应。
财报显示,腾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一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21%,达到 189 亿元。腾讯 AI 能力全线升级,从基础大模型、算力、开发工具到应用层面,全面提升模型性能与应用效率,加速 AI 技术在各行业的落地与创新。
一季度,AI 技术已为腾讯带来实质的业绩回报。在营销服务领域,AI 驱动的智能广告投放系统显著提升匹配精准度,带动多个垂直行业广告主投入同比增长。在游戏领域,AI 技术通过优化用户体验,提升产品活跃度,增强长青产品黏性,例如《和平精英》在今年引入 DeepSeek 大模型,推出 AI 助手和 AI 队友为玩家提供游戏指导和对局陪伴,提升了游戏的用户参与度。在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AI 也带动相关收入增长。财报披露,腾讯云音视频解决方案连续七年按中国市场收入计排名第一,通过接入大语言模型能力,音视频解决方案的内容生成、媒体处理和即时互动的体验得以提升。
腾讯自研大模型混元今年持续迭代升级,相继推出深度思考模型 T1、快思考基座模型 Turbo S,在多项关键能力测试中全球领先。
自研领域的多项技术突破背后,是腾讯在 AI 领域发起了 " 从算力到人力 " 的全面加码。公司高层在内部明确表态:" 只要业务团队能证明其项目是在产品中实现 AI 赋能,或是开发独立的 AI 工具产品,在资源保障的前提下,公司将不设算力和人力限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黄婉银
编辑|段炼 张益铭 盖源源
校对 |陈柯名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