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vic系列一直以来都是消费级航拍的旗舰标准。Mavic 3 Pro在过去两年里成为无数创作者的主力机型,也标志着航拍设备进入"多焦段生产力工具"的时代。
不过在过去这一年里,大疆并没有停留在"做得更强"这件事上。他们推出了极致轻量化的NEO、打破飞行形态想象的 FLIP、主打高画质与安全性的 AIR 3S ——这些产品看似方向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点:从用户出发,持续拓宽航拍创作的边界。
狗崽在评测中说过:"最打动我们的,反而不是那些引领业界的参数,而是一个个具体的细节。"
如今,Mavic 4 Pro 的到来,就像是对这种理念的一次集中表达。
也许,它不再只是让"会飞的相机"更好用,而是在悄悄推动一种新的镜头语言,从"飞起来拍"走向"你想怎么拍,就怎么飞"。
更好的三摄
从 Mavic 3 Pro到 Mavic 4 Pro,大疆对"三摄"系统进行了深度升级。这不仅仅是参数提升,更是一次从拍得到,到拍得好,再到拍得自由的进化。
三颗镜头覆盖了广角、中长焦与长焦远距拍摄,不仅在焦段选择上更加灵活,在成像水准和调色一致性上也有显著提升。你能感受到它们不只是搭配,而是各有用途的"主力镜头"。
主摄:4/3 英寸 CMOS 哈苏相机
是一颗标志性的全新哈苏大底主摄,等效28mm,这次从宽容度和解析力全面升级,更贴近专业摄影师的实战需求。
4/3 英寸 CMOS,高动态范围、低噪点表现优异
最大支持 1 亿像素拍照(解码合成),常规模式 2500 万像素
视频能力:6K 60fps HDR、4K 120fps 慢动作、10bit 4:2:2 ALL-I 编码(创作版支持)
11 档可变光圈(F2.0–F11)精细控光
色彩模式:支持 D-Log、D-Log M、HLG
在实拍中,我们用这颗主摄记录的画面非常好,细节丰富、色彩自然,尤其在低光环境中表现非常稳健——宽容度与高解析力的结合,让这颗镜头依旧是整个系统的"压舱石"。
中长焦:70mm 等效焦距,兼顾叙事与特写
这颗镜头也是我们实拍中常使用的一个。相较于前代Mavic 3 Pro的中长焦镜头,在参数上没有太大的提升,只是这代的中长焦可以支持完全体的D-Log色彩模式拍摄了,能够达到14挡的视频动态范围。
1/1.3 英寸 CMOS
双原生 ISO 融合技术,支持 HDR 输出
F2.8 大光圈镜头,解析力出色
支持 4800 万和 1200 万像素拍照
视频能力:4K/60fps HDR 视频、4K/120fps 慢动作拍摄
色彩支持:D-Log、D-Log M、HLG
这一颗焦段是很多航拍创作中被忽略的宝藏镜头。当你想更明确地"看向"某个主体,而不是"扫到",它可以快速突出叙事重点。例如,我们在大场景中从广角切换到 70mm 时,直接获得了人物与空间的压缩效果,同时又不牺牲画质与色彩统一,非常适合叙事类作品创作。
超远摄:168mm 长焦,远距离也有高级感
相比前代"能看"的远摄,这颗镜头是一次跨越式的实用提升。在拍摄远处特写、压缩风景、或是探索人难以靠近的区域时,它提供了更高的画质保障。
1/1.5 英寸 CMOS,全新传感器设计
F2.8 高解析力镜头
支持 5000 万/1250 万像素拍照切换
双原生 ISO 融合,13 档动态范围
视频能力:4K/60fps HDR 视频、4K/100fps 慢动作
色彩支持:D-Log、D-Log M、HLG
我们在拍摄远处、江面船只、甚至是对岸的观察视角时都使用了这颗镜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画质上有了质的飞跃,不仅细节更清晰,而且色彩风格几乎与主摄一致。远摄不再是画质妥协的代价,而是一个可靠的视觉视角拓展。
三颗镜头各司其职,从 4/3 大底主摄到新升级的中远焦系统,不仅补齐焦段,更统一了色彩、对焦与拍摄体验。它们不再是"多一颗"的备用,而是真正支撑完整叙事与多角度表达的核心工具。
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意味着更少的妥协与更多的自由。
万象云台
万象云台是真正的革命性升级
在传统航拍中,消费级无人机镜头大多保持"水平"或"向下"的拍摄姿态。即便是三轴云台,也很难突破这一限制,真正实现多角度自由构图。尤其是仰拍、横滚旋转或非水平构图,几乎都是以往消费级无人机难以触及的"禁区"。
这次,Mavic 4 Pro 的"万象云台"打破了这个边界。
通过重构云台结构与轴臂逻辑,它实现了高达 70° 的仰拍能力,并支持完整的 360° 横滚旋转,真正把无人机镜头的"固定视角"变成了"动态语言"。
横滚旋转,拍出"盗梦空间"感
360° 横滚功能最直观的应用,就是营造出类似《盗梦空间》般的旋转视觉体验:
镜头在城市楼宇间穿行时,自由旋转构图,制造出强烈的空间错觉
自驾场景下可实现车道环绕式镜头,无需转机,仅靠云台完成
拍摄自然风光或人物主题时,赋予画面更多动感和节奏感
这种"滚动构图"方式,让我们第一次可以在空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镜头语言",而不仅是"稳定航拍"。
非水平视角,突破构图惯性
除了旋转,打破水平线也是万象云台带来的巨大优势。在传统航拍构图中,画面几乎都围绕"水平构图"展开,视觉表达容易陷入公式化。而现在:
可通过微仰、微俯镜头,让画面具备更强的立体感与冲击力
可以配合人物、建筑或山体实现从下而上的引导性构图
在视觉讲述上,带来更多"突破式"的叙事可能
这不只是一种角度上的突破,更是一种影像表达层次的提升。
真正可用的"仰拍"能力
以前我们也尝试用无人机仰拍,但受限于云台设计,多数只能"象征性抬头",要不然就得用更专业的专业机。而这次,70° 仰拍角度基本覆盖了日常所需的大多数上仰构图——比如:
拍摄城市天际线、高楼、飞鸟、甚至高空桥梁结构
人物主体从地面缓慢推进至云端,形成自然过渡
结合运动镜头,在航线中建立纵深感,增强沉浸氛围
在多个复杂地形下,我们明显感受到这种仰拍构图不再是"炫技选项",而是真正能够服务内容的实用工具。
万象云台并不是简单增加了角度,而是打破了航拍构图的平面限制。它让我们不再局限于"看着拍",而是开始尝试"用视角讲故事"。
对于创作者而言,这不是功能堆叠,而是语言升级。
避障是安稳飞行的关键
之前在AIR3S时狗崽就说过,对于航拍用户来说,避障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能不能"放心去飞"。而在复杂、低光甚至无光环境中保持对环境的感知,更是很多创作者最看重也最难依赖的部分。
这一次,Mavic 4 Pro 在避障硬件上迎来全面升级,不仅提高了感知分辨率和动态范围,还引入前向激光雷达,使其具备了夜景级别的全向主动避障能力,实现了从"看不见就不动"到"看得见就能避"的跨越。
硬件更强:暗光也能精准识别
新增 前向激光雷达,补足夜间视觉感知盲区
6颗暗光视觉传感器,相比AIR 3S的分辨能力提升 4 倍
更高的动态范围,即使在 0.1 Lux(城市微光)下仍可稳定感知
支持极暗环境刹停,降低因返航撞击的风险
0.1Lux很多小伙伴不知道概念,举个场景参考:在城市夜间路灯情况下,Mavic 4 Pro 能在30米空中准确识别地面车辆与障碍物;肉眼能看清轮廓的,基本无人机就能避开。
使用更安心:从起飞到返航都可靠
硬件升级带来的不只是"看得更清",更是整个飞行体验的优化:
无卫星定位可起飞:在 GPS 信号弱或无的环境(如高楼林立的城市峡谷),可基于视觉地图完成自主起飞与路径记录
智能避障更主动:飞行中能自动识别障碍并提前绕行,而不是临近才停止
返航更智能:AI 会回忆飞出时的飞行地图,即便返航途中失去卫星信号,也能"记得回家的路"
高速避障更精准:18m/s 的避障能力,即便在运动飞行状态下也能稳定调整路线
这些提升在实际体验中带来了明显的信任感:你不再需要时刻手动干预飞行路径,也无需牺牲构图角度去"避开障碍";更重要的是,在夜晚、树林或复杂地形中,它能稳稳帮你把控飞行安全底线。
对于很多人来说,无人机避障能力往往是在"出问题时才想起它的重要性"。而 Mavic 4 Pro 的这套夜景级避障系统,则让它从一个紧急应对手段,变成了你日常创作中可以主动依赖的助手。
拍得更晚,飞得更稳,也飞得更远。
DJI RC Pro 2遥控器
随着 Mavic 4 Pro 一同发布的,还有这款全新设计的 DJI RC Pro 2 遥控器。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一块 7 英寸 Mini-LED 大屏幕。这块屏幕具备 2000 尼特峰值亮度,即使在正午阳光下,也能清晰地看到构图与曝光细节,解决了以往阳光下拍摄"看不清画面"的痛点。而在色彩表现方面,它也具备更高的对比度和色彩准确度,特别适合直接进行实时判断和拍摄。
屏幕旋转,真正为创作而生
RC Pro 2 的屏幕不仅清晰,还能旋转 90 度变为竖屏。旋转后:飞机自动切换为竖拍模式;UI 也会跟着变成竖屏布局;操作逻辑丝滑自然,无需单独调设置。
这对日常拍摄短视频、社交媒体内容(如抖音、小红书等)非常实用,竖拍效率大幅提升——真正做到"怎么拿遥控器,怎么拍内容"。
折叠收纳,整备更高效
RC Pro 2 的整体结构也做了新的设计。
使用时,屏幕从遥控器中向上拉出,角度可调,方便不同视角操作
收纳时,屏幕折回,摇杆自动折叠隐藏,保护屏幕也便于收纳
这种设计在户外使用时非常省心,不需要每次拆装摇杆,也不会担心屏幕磕碰。同时开机关机速度快,从拉出到进入飞行准备状态仅需数秒,节奏感非常好。
内建收音 + APP 支持
除了屏幕之外,RC Pro 2 还内置麦克风,兼容 DJI Mic 系列麦克风系统;支持安装第三方 APP,支持动态返航点,甚至可以作为轻量化的现场制作平台来用。对创作者来说,它已经不只是"遥控器",更像是一块专为航拍定制的 影像控制中枢。
拍摄效率和飞行体验升级
除了影像、云台和遥控器,Mavic 4 Pro 在飞行性能和使用流程上也做了很多"看得见、用得上"的改进。这些细节虽然不一定出现在参数表最显眼的位置,但在实际飞行和拍摄中,带来的体验提升非常直接。
飞得更远、更稳、更自信
Mavic 4 Pro 的飞行性能依然是旗舰水准,在机身结构和动力系统上都有优化。
最长续航可达 51 分钟,真正覆盖一整套航线拍摄所需
最大飞行速度 25 m/s,遇到需要快进快出的场景也能从容应对
抗风能力和飞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即使在山谷、高原等不稳定气流环境中也能保持画面稳定
无论是长时间拍风光,还是快速机动地拍摄运动场面,它都能提供充足的飞行保障。
图传更远,构图更稳
这次搭载的 O4+ 图传系统,在稳定性和图像质量上都有明显提升。
最远图传距离 达 30 公里
支持 10bit HDR 图像实时传输,画面细节和色彩更有参考价值
配合增强图传模块,支持 eSIM 与双通道通信,即便在城市、复杂电磁环境下,也能获得清晰顺畅的飞行视角
图传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构图判断,对于追求精细画面的用户来说,尤其重要。
起飞更快,操作更顺
这代在整备速度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飞机机臂展开即自动开机,不用再手动操作开关
遥控器屏幕拉开就能启动,收回时自动休眠
整体连接和准备时间更短,真正做到拉开就能飞
在日常拍摄中,更短的准备流程意味着能抢到更好的光线、也更容易应对突发的创作灵感。
电池与快传,速度更快也更贴合拍摄节奏
配合 240W 快充 和支持三电池同时充电的并充管家,电量补给速度大幅提升,一块电池充满只需约 51 分钟,三块电池同时充满也仅需约 90 分钟
Wi-Fi 6 快速传输,传素材最快可达 80MB/s,配合 HDR 拍摄或高码率素材也不再费时费力
这些升级加在一起,让 Mavic 4 Pro 不仅拍得好,也变得更好用。
从飞得远、图传稳,到充电快、整备顺,这些看似细节的改变,背后其实是大疆对航拍创作者整个工作流程的重新打磨。
对很多人来说,创作最怕的不是机器性能不够,而是流程不顺。Mavic 4 Pro 就是在帮你把流程打顺,把效率提上来。
使用体验
随真正带着 Mavic 4 Pro 到城市街头、高楼之间、郊区树林实地飞行之后,我们最大的感受是:这不仅是一台性能强大的无人机,而是一支"随手好用、思路能跟得上"的飞行镜头。
它不像传统的航拍设备那样"需要大脑配合",而更像一个可靠的合作者——你想怎么拍,它基本都能跟得上。
飞行更顺,效率也更高
实际飞行中,我们很明显感受到这代 Mavic 在推进效率上有所提升。后来对比发现,这可能和万象云台有关:
在需要前进运动时,机身的前倾角度可以更大胆更稳定,云台依然能保持画面水平,螺旋桨推力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这使得飞行整体响应更快、能量更集中。
这看似是结构的小改动,实际体验却带来了整个飞行节奏的优化:转向快、提速快、稳住更快。特别是在城市航线、穿楼飞行等场景中,你能飞得更果断,也更省心。
高需求航拍,也能三颗镜头都用上
在拍摄中,三颗镜头都有上场空间,重点是:三颗镜头都支持 D-Log / D-Log M / HLG 色彩模式,这点在后期统一调色时特别省事。
28mm主摄用于广角大场景、延时和长镜头扫拍
70mm 中焦用于人物主体、高楼特写和空间压缩
168mm 长焦可以远距离抓取城市局部、楼顶人影、远处窗台花束这种"故事感画面"
特别在夜间和日落时段,我们用了 D-Log来拍摄三个焦段的同一场景,画面宽容度一致,调色工作流非常顺畅,没有传统多镜头调色时色调不一致的问题。
旋转云台是真的"好用"
很多时候,技术规格听起来很猛,但真正体验下来发现"操作门槛高"或"很难控制"。万象云台不是这种,它的 360° 横滚、70° 仰拍和角度切换都非常自然,而且响应灵敏。
在使用中,我们多次用它在城市楼宇之间拍摄"旋转视觉",在不改飞机的前提下让镜头画面完成动态构图,有点像电影里那种"空间感扭转"的视觉体验。
尤其是在桥上飞、楼间绕、向上推进仰拍等场景,它比传统云台要灵活太多。你不用反复调机头,只要动一下摇杆或者调角度,画面就自动找到了你想要的视觉节奏。
从手中飞起,镜头不间断
虽然不能在起飞前就拍摄,但我们也做了一个"手持接飞行"的尝试:
将无人机保持启动状态、机臂张开后手持拍摄,随后抬手释放起飞,云台过渡几乎无缝。整个过程中镜头平稳过渡,从"地面视角"自然衔接到"空中视角",为短视频创作提供了很新的思路。
手持掌上起飞有一定安全风险,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操作
综 述
很多人问我们,Mavic 4 Pro 到底强在哪?
我们可以列出一串参数…每一项都足够旗舰,也都比上一代更强。但真正打动我们的,并不是它"更强",而是它更懂拍摄这件事的本质。
它知道,你需要的不只是画质,而是能拍到你想拍的画面;
它知道,所谓创作,并不是靠复杂设置堆起来的仪式感,而是靠那些当你灵感一闪,设备刚好配合的那一瞬间;
它知道,拍得稳、拍得远、飞得久很重要,但拍得准、拍得顺、拍得舒服,更能让一个创作者留下来。
从三颗"真正都能用"的镜头,到灵动顺手的万象云台;从夜景级避障的安心感,到每一次快速整备、自由操控的流畅感——Mavic 4 Pro 让我们重新理解了"旗舰"这个词。
不是更重的专业,而是让专业变得轻盈、自然、可信赖。它就像一支会飞的机器臂,不声不响地,在你按下快门前,已经准备好帮你完成那一瞬间的构图与表达。在城市间穿行,在山林上空划过,在你看见那个画面之前,它已经看到了。
这,就是 Mavic 4 Pro。
- 合作请联系 -
186 0236 9521
- 热点:
- 相机镜头:
- 镜头:
- 手机:
- 户外:
- 巨巨说:
- 行摄:
- 直播:
- 稳定承托:
- 电影机: CineAltaV CineAltaB 佳能C80 Z200摄录一体机
- 无人机: 大疆DJI Flip无人机
- 音频: 索尼数字音频 DJI Mic Mini 森海塞尔Profile Wireless 麦克风系统
- 灯光: 神牛复古闪光灯 影器GCAir 神牛AD600ProII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