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05-09
中控技术:4月30日接受机构调研,兴业证券、德汇集团等多家机构参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证券之星消息,2025 年 5 月 9 日中控技术(68877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30 日接受机构调研,兴业证券、德汇集团、峰岚资产、东方证券、国华兴益保险、同泰基金、汇丰晋信基金、中银基金、普华资本、麦格理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自营、兴全基金、泉果基金、鹏扬基金、国泰基金、金恩投资、新华基金、磐厚投资、德意志银行、创金合信基金、九泰基金、毕盛资产、人保资产、信达澳银基金、长江养老、国信自营、美银证券、高盛、长江证券、汇丰前海证券、安本、开源证券、国寿资管、法国巴黎银行、西部证券、碧云资本、国投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国泰海通证券、山西证券、国海证券、文多资产、国金证券、国泰投信、富安达基金、鹏华基金、中信证券、国信证券、野村证券、德邦证券、中信建投证券、Jefferies、Daiwa Capital、Trivest Advisors、摩根资产、Point 72、天弘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如何理解 AI 大模型技术对行业的影响,中控技术如何适应这一技术与产业变革?

答:中控技术高度重视 I 大模型技术对行业的变革性影响,I 大模型的出现,极大拓展了人类对智能化未来的想象边界,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与具象化落地。而对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控技术亦布局工业 I 新产品及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2024 年 6 月,中控技术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时间序列大模型 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用户只需接入各类运行、设备、质量等数据,即可实现工厂运行评价、健康评估、瓶颈分析、操作优化乃至工厂 Redesign 等工作,并从 TPT 中得到最优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将 TPT 与 DeepSeek 进行深度融合,推出流程工业首个 " 时序智能 + 认知智能 " 双引擎架构的面向流程工业生产过程场景的 TPT 大模型升级版,如同给工厂装上了 " 感知神经系统 " 和 " 决策大脑 ",推动流程工业进入 " 数据驱动决策、智能重构价值 " 的新发展阶段。

问:中控技术在机器人这一新业务领域的进展如何?

答:2024 年,中控技术正式建立了机器人产品业务体系,年内实现收入 5,601.09 万元,新签订单 1.67 亿元。公司的机器人业务主要聚焦在流程工业细分应用领域,围绕面向生产安全的巡检与操作、智慧供应链物流、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危险作业等场景的应用三大场景展开。2024 年,中控技术作为第一大股东投资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并先后发布了首款全域自研人形机器人整机 " 领航者 1 号 " 和 " 领航者 2 号 NVII"。未来,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全面接入 DeepSeek 的多模态模型 Janus Pro,助力机器人实现自然的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在应用场景方面,公司将在某大型石化企业实验室的高风险作业场景中,实现 I 驱动的具身智能仿生机器人的落地应用。

截至目前,公司已发布以 "I+ 平台 + 安全巡检 "、供应链物流、协作机器人装备为核心的 Plantbot 机器人解决方案,通过整合 "I+ 机器人 " 技术,运用包括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产品,使其应用于巡检与操作、供应链物流、装备协作及 I 视觉等作业环境及场景中。

商业化进展方面,公司已中标沙特阿美、三菱化学、镇海炼化等机器人项目,实现多类型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首台套应用;并与沙特阿美、日本三菱、泰国石油 PTT 等国际客户开展面向场景应用的深度合作。与此同时,公司还与云深处、华谊信息、杭电化等企业建立了更加广泛的技术合作关系。

问:机器人业务方面,中控技术有何竞争优势?

答:在工业机器人赛道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当下,公司将自研技术 "I + 工厂操作系统 + gents/PPs" 与机器人本体深度融合,攻克复杂环境感知与高精度决策能力这一行业共性难题。公司以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手段为核心,对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高效融合与智能分析,构建出更加精准的环境模型与任务理解;同时,公司依托流程工业场景实践,已推出四足机器人、轮式机器人以及 " 飞索机器人 +OGI 气体成像 + + 无线防爆传感器阵列 " 协同方案等创新产品,在镇海炼化等标杆项目中实现安全预警、智能巡检等高价值应用,目前正在与沙特阿美共同推进 " 空地一体 " 机器人(无人机 + 机器狗)联合协同巡检联合开发项目。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围绕机器人这一未来工厂的重要 I 载体,针对流程工业领域的特殊性,围绕智能 I 赋能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强化机器人的多模态感知能力,更加精准获取生产过程信息以及巡检信息,结合现场设备数字机理模型,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精确和可靠实现现场生产状态的预测,达到安全增效,全面提升客户的数字化水平的目标。

问:公司全球化布局进展如何?未来有何海外投资计划?

答:公司正持续通过产品技术输出、海外并购等方式,加速全球化进程。同时,公司基于 " 技术 - 生态 " 双轮驱动的战略纵深,通过新加坡国际运营中心及遍布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非洲、欧洲、美洲等区域的全球服务网络,将中国方案注入国际工业场景,在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已取得较为显著的进展。2024 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 7.49 亿元,同比增长 118.27%,占公司主营业收入已达到 8.25%,并与沙特阿美、印尼国家石油 Pertamina、马来西亚国家石油 Petronas 等国际顶尖客户在控制系统、工业软件、机器人、工控网络安全等领域实现深度合作。

海外投资方面,公司围绕工业 I 及机器人战略转型需求,通过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战略生态布局,公司将持续关注国际领先企业的投资机会,重点投资支持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业务板块及投资项目,并持续完善海内外控股及参股子公司的投后管理与运营机制。

问:公司 2024 年在费用率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何展望公司后续对于高发展质量的战略目标?

答:2024 年,公司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组织及流程,建设数智中控,如期推进营销、研发、供应链、工程服务、运营、财经、人力等 56 个数字化项目立项与落地,全年增效 300 余人年,实现主业务流程 100% 全覆盖。公司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深化,管理效率不断提升,管理费用率为 4.51%,同比下降 0.71 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 8.69%,同比下降 0.46 个百分点,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2025 年,公司将坚定贯彻工业 I 发展战略,紧紧围绕 " 产品型、平台型、工业 I 公司 " 的全面战略转型目标,以工业自动化技术为根基,依托深厚的工业数据积淀,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构建工业全价值链智能生态系统,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多模态、强推理等能力,打造 "1+2+N" 工业 I 驱动的企业智能运行技术架构,通过搭建核心大模型双架构,形成覆盖 " 装置 - 工厂 - 行业 " 的流程工业多智能体系统(MS,Multi-gentSystem),打造更有智慧的 " 工业 I 大脑 ",全面形成 "I+ 安全、I+ 质量、I+ 低碳、I+ 效益 " 的核心解决方案,为全球工业的 " 智变 " 贡献中国智慧。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

中控技术(688777)主营业务:面向工业 3.0+ 工业 4.0 全力构建 "1+2+N" 智能工厂新架构 , 构建 4 大数据基座 +1 个智能引擎 ,4 大数据基座包括设备基座 ( PRIDE ) 、运行基座 ( OMC ) 、质量基座 ( Q-Lab ) 和模拟基座 ( APEX ) , 基于工业多源数据进行融合训练 , 建立流程工业高泛化、高可靠的智能引擎 , 构建 AI+ 数据核心竞争力 , 将数据价值最大化 , 定义和重塑流程工业新形态 , 深入构建 5S 线下门店 +S2B 线上平台的一站式工业服务新模式 ,5S 线下门店为客户提供贴近用户的工业领域端到端、门对门专业服务。

中控技术 2025 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 16.07 亿元,同比下降 7.55%;归母净利润 1.2 亿元,同比下降 17.42%;扣非净利润 7720.85 万元,同比下降 34.88%;负债率 41.64%,投资收益 3227.66 万元,财务费用 -1015.96 万元,毛利率 30.36%。

该股最近 90 天内共有 23 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 19 家,增持评级 4 家;过去 90 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 60.66。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 3 个月融资净流出 1.89 亿,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 248.29 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 AI 算法生成(网信算备 310104345710301240019 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基金 兴业证券 机器人 汇丰 德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