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 5 月 8 日发布的预估数据显示,4 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 114 万辆,同比增长 42%。这一数字背后,是新能源车价格中枢下移与功能升级的 " 剪刀差效应 "。10 万元以下车型销量同比激增 86%,其中五菱缤果 PLUS 以 4.98 万元起售价,单月销量突破 5 万辆,其搭载的灵犀互联系统支持语音控制与 OTA 升级,在低线城市替代传统燃油微型车。
技术迭代则推动高端市场升级。华为与赛力斯联合开发的问界 M9,在 4 月交付量突破 2 万辆,其光场屏技术与鸿蒙座舱系统吸引大量科技从业者;蔚来 150kWh 半固态电池包开启交付,续航突破 1000 公里,尽管选装价格高达 10 万元,仍收获超 1.2 万份预订。这种 " 哑铃型 " 市场结构反映出新能源车正在渗透全价位段:低价车型解决首购刚需,高端产品则通过智能化溢价争夺燃油车存量用户。
政策层面," 以旧换新 " 补贴细则的明确成为关键推手。财政部对报废国三及以下燃油车并购买新能源车的用户补贴 1.5 万元,上海、深圳等地追加地方补贴 0.5-1 万元,形成 " 国家 + 地方 + 车企 " 三重优惠。以上海市民置换一辆特斯拉 Model 3 为例,叠加各项补贴后实际购车成本降至 22 万元,相当于燃油车雅阁混动版的价格区间。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测,2025 年新能源渗透率有望突破 50%,中国车市将正式进入 " 油电逆转 " 时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