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9 日,国内肉类龙头企业双汇发展发布 2025 年一季报。
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 142.95 亿元,利润总额达到 15.27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11.37 亿元。
今年一季度,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的客观环境,双汇发展营业收入表现稳健,其中生鲜品业务规模和盈利表现良好,肉制品业务有所下滑,但也出现积极变化,部分新渠道终端出货量有所增长,双汇产品线上业务 GMV(商品交易总额)同比也实现增长。
生鲜品营收利润均有所增长
公司主要营业收入来自包装肉制品、生鲜猪产品和生鲜禽产品。根据公司同日的投资者调研记录,公司生鲜品业务通过扩大客户群体、增加网络网点、扩充销售渠道、加强购销对接,实现营业收入 70 亿元,同比增长 6.1%;实现经营利润 1.2 亿元,同比增长 24.7%,规模和盈利均实现较好增长。
肉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55.8 亿元、同比下降 17.8%,经营利润 14.8 亿元、同比下降 21.7%。一季度肉制品业务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终端消费拉动不足、新渠道增量未能弥补传统渠道下降、客户和终端去库存影响以及专业化改革的效果尚未有效体现。
据了解,包装肉制品由火腿肠类、火腿类、香肠类、酱卤熟食类、餐饮食材类、罐头类等品类组成,品种丰富、口味多样,可以满足众多消费场景需要。
随着市场专业化改革的推进,今年第一季度,肉制品在部分渠道和区域已经体现出积极的变化,例如,肉制品新渠道终端出库量同比增长 21.8%;双汇产品线上业务 GMV 同比增长 8.9%。
公司已经构建了覆盖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销售模式,其中线上销售以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为主,开设品牌旗舰店进行 " 双汇 ""Smithfield" 等系列产品的销售,线下以经销商代理为主进行销售。线下,公司生鲜产品主要通过特约店、商超、酒店餐饮、加工厂和农贸批发等渠道销售,包装肉制品主要通过 AB 商超、CD 终端、农贸批发、餐饮等渠道销售。
除了传统渠道,公司也在创新开展渠道营销。2024 年,公司还通过参加 "2024 中国零售业供应链大会 ""2024 中国便利店大会 "" 首届面食烹饪邀请赛 ""2024 中国国际火锅产业博览会 ""2024 中国零售创新大会 " 等活动,推介展示了肉制品、生鲜品、调味品、禽产品四大品类 200 多种产品,为零售商、渠道商提供更加高效的供应链服务,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消费体验。
公司还积极拓展新渠道,拥抱消费新业态。公司称,已经与胖东来、达美乐建立了业务合作,公司将持续加强 B 端渠道开发、深化合作,提升市场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将不断加强电商、O2O 等线上渠道的开发,围绕美团、饿了么、淘鲜达等平台,持续深化合作,精准投放资源,丰富产品品类,推动线上业务规模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养猪业、禽产业规模同比继续提升,养殖成绩同比、环比均有所改善,完全成本持续下降,利润明显减亏,总体经营质量改善明显。公司称,目前公司生猪养殖规模不大、栏位利用率较低,因此养殖成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加强管理提升、降低养殖成本,预计今年四季度养殖成本可以降至行业平均水平。
预计 2025 年肉制品吨利仍处于历史高位
2024 年,公司肉类产品总外销量 318 万吨,同比微降,但肉制品吨利达到 4700 元,创历史新高。公司持续推进肉制品结构升级,推出高毛利新品,并加快新渠道开发和网点扩增。
截至 2024 年末,公司直营实现增长,经销网络持续拓展中。2024 年,公司直销、经销收入分别为 143.81 亿元、451.81 亿元。2024 年末,公司共有经销商 21282 家,较年初净增 3522 家,增幅为 19.83%。
" 今年公司将加大市场投入,并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参与市场竞争,预计 2025 年肉制品吨利会低于 2024 年,但仍将处于历史高位。" 公司预计。
今年将如何推动肉制品销量上涨?公司提出八点:一是推进销售机构改革,加强市场专业化运作;二是抓好立体化客户网络建设,扩大客户群体;三是加强网点开发,扩大市场网络;四是强化市场调研,精准开发产品;五是加强渠道精细化管理,深化渠道运作;六是加大市场投入,精准参与竞争;七是抓好数字化推广应用,赋能市场销售;八是精准激励业务人员,激发队伍活力。
申银万国一份研报点评公司 2025 年业绩,指出双汇发展积极实施销售体系改革,对高温、低温、速冻、零食等销售部门实现专业化运作,并打造立体化客户结构、持续推进网点倍增,强化渠道下沉能力,此外,应对市场竞争,公司将加大市场投入,并精准激励业务人员。" 我们预计伴随渠道库存调整完毕,以及公司持续在新渠道、新产品方面发力,后续肉制品销量有望逐步企稳。" 文 / 张莲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