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Sci梅斯 05-02
热议!饶毅:请勿错怪王辰教授,4+4没有问题!公众并非质疑制度创新本身,关键这是否为少数人留下了“钻空子”和“权力寻租”的机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董袭莹事件疑点重重

国家卫健委亲自下场启动调查

本来只是一起医生出轨事件,但随着越挖越深,由此带来了一场人们质疑 " 特权 " 的医疗舆情。

5 月 1 日,国家卫健委发文,表示已关注到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肖某被举报所引发的相关舆情。国家卫健委已成立调查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联合有关方面对事件涉及的肖某、董某及有关机构等进行认真调查核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将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这代表国家层面亲自出马,将给出一个公平公正的调查和处理。

必须要指出的是,在这场舆情中,我们不在乎肖某出轨及其感情纠葛等这些桃色新闻,事件已经远超出医师肖某的私德问题。我们只想知道,中国顶尖医学院——协和医学院 "4+4" 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公正?肖某的出轨对象——董某,以她的学历和学校,她是怎么被录取至协和 "4+4",并成功毕业的?这种创新学制是否为少数人留下了 " 钻空子 " 和 " 权力寻租 " 的机会?

首先,人们非常困惑,董某年纪轻轻就开启了学医的 " 人生快捷键 ",她本科在美国读的巴纳德学院经济学,却以哥伦比亚大学的头衔和排名进入了协和医学院 "4+4" 的医生培养模式,一个非临床的本科生,4 年时间里就获得了医学博士的学位,这让临床本科 5+3+3+3 的医生们情何以堪?

其次,董某的导师是骨科院士,拿的学位却是内科的学位,做的论文是妇科影像学的,实习的医院是胸外科,最后入职的科室却又是泌尿外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后,董某只有三四十页的博士论文《跨模态图像融合技术在医疗影像分析中的研究》,可能涉嫌抄袭。该论文完成于 2023 年 5 月,与这篇博士论文存在雷同嫌疑的发明专利提交于 2022 年 5 月 19 日,题目为《一种跨模态图像生成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发明人为马博渊、赵基淮、班晓娟、王笑琨。这四位发明人中,赵基淮为北科大学生,其余为北科大计算机领域教师。

使用 DeepSeek 对董某的博士论文和赵基淮等人的发明专利说明书进行检测,DeepSeek 认为,两者文字直接重复约 20%-25%,结构与逻辑重复约 10%-15%,实验数据与结果重复约 10%-15%,创新点与结论重复约 5%-10%。

对于论文涉嫌抄袭的质疑,网友爆料,董某的母亲、舅舅、姑姑、姑父均在北京科技大学任教。

疑点重重,目前,涉及对董某学术不端、涉嫌 " 利益交换 " 的指控,无论是协和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还是医科院肿瘤医院,行政级别都相当高。

因此,由国家卫健委启动 " 最高级别 " 的医政调查,很有必要,这体现了主管部门对网络民意的积极反馈,体现了对天下莘莘医学学子负责任的态度。

饶毅:请勿错怪王辰教授,4+4 没有问题!

在舆论中,公众最为质疑的就是:凭什么一个非临床的本科生,能通过 "4+4" 培养模式,再上 4 年就能成为协和的医学博士?这是不是太荒唐了?

对于这个 "4+4" 培养模式,在协和医学院 2023 年毕业典礼上,校长王辰院士曾表示:" 协和‘ 4+4 ’医学教育是体现‘医学是多学’,为医学界注入多学科优秀基因的先足具体实践。今年是开我国风气先的协和医学院首届医学专业‘ 4+4 ’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的毕业年。‘ 4+4 ’医学教育制度开启了中国医学教育一个新的篇章。这项制度把医学教育定位,建立在基于多学科本科教育的研究生教育上。"

" 协和为将国内外多学科的优秀基因注入、融入我国医学界,面向全球著名高校所有专业的本科生招生。无论考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哪个领域、专业的本科生,都可以报考协和,使他们在人生更成熟的阶段发现内心所愿,有机会选择医学。"

王辰校长在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3 届毕业典礼上讲话

本次事件发酵后,有网友认为协和搞 "4+4" 医学培养模式,是在 " 瞎搞 ",让一个没学过医的人文社科学生,只读 4 年就能成为医学博士,乱套了。

对此,5 月 1 日上午,饶毅公开发声,他认为,"4+4" 的医学院教育模式,不仅没有问题,而且对于协和医学院特别合适,也可以在中国部分医学院推广。

饶毅表示,"4+4" 是培养体制,与舞弊、违规无必然联系,而是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严格任人唯贤。"4+4" 的模式不仅完全适合协和医学院(它从来就规定毕业之后还有临床规培),而且适合其他部分院校,当然需要非常慎重规范、严谨执行。不能因为几个学生的事件而因噎废食。

饶毅还表示,协和本来就是 "4+4",早期是燕京大学生物系 4 年,经过考核后才能继续协和医学院的医学部分。二十几年前是北大生物系加协和、十几年前是清华生物系加协和。愿意报考 "4+4" 的本科生,都是在他本科阶段经过了充分思考,内心真正热爱医学。

"4+4" 培养模式对医学生而言公平吗?

只有调查清楚才能重塑信任

"4+4" 本来都是很常见的学制,但受肖某、董某事件影响,本应作为医学生创新培养机制探索的 "4+4" 医学教育模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四川一名网友就认为:" 关键是我国的 4+4 学的不像,美国的‘ 4+4 ’是基于全美统一的招生、培养标准,而我国目前医学学制学位层次繁杂,有钱有权的人在海外转一圈,读个水专业回来就能通过 4+4 拿到医学博士学位,公平吗?‘ 4+4 ’医学生仅用八年就从非医学本科成为医学博士,对其他医学生不公平,这很容易给部分人留下 " 钻空子 " 和 " 权力寻租 " 的机会。并且由于仅接受 4 年医学教育,能否胜任临床工作也是一大疑问。"

"4+4" 学制确实给非医学专业的本科生从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近期,北京协和医学院发布《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   2026   级本科毕业生春季批次招生简章》,其中介绍到了 "4+4" 学制。

其中表示,该学制招收的都是高水平大学优秀本科生,报考的本科毕业生必须来自以下高校:

另外,对于报考学生的本科成绩,招生简章中也做了明确要求:本科学习期间成绩优秀,必修课程未出现不及格;总学分   ≥ 70,并且修读的生物学(除理论课学习外必须包含实验课)、化学(除理论课学习外必须包含实验课)、物理、数学、逻辑思维及写作能力、人文社会类学科课程必须达到相应要求。

这一模式被认为对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探索意义," 试点 " 二字,实际上也注定这只是小范围内的尝试,不可能普及。

虽然 4+4 培养模式可以为医学网罗优秀人才,但这里面也有很多问题:

第一,怎么保证 "4+4" 医学速成模式之下的专业水平?

普通医生连本科都要读 5 年,而没有医学背景的本科生反而能在 4 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确实很夸张。虽然学的是美国,但美国是有相当长的住院医师制度作为后续保障的,而协和的这种模式还在草创阶段,像董某在学医两年之后就已经参与手术,年资如此之轻,就已经参与撰写膀胱癌的治疗指南了,怎能让人信服?

医生培养质量不是一件小事,怎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这需要主管部门给出权威的调查,让病患吃上一颗定心丸。教育制度可以做实验,但病患的生命健康不能 " 做实验 ",专业能力得不到保障,只会让公众称呼这些 4+4 模式的医生为 " 假医生 "。

第二,"4+4" 模式如何保证公平性?

协和 "4+4" 模式之下的毕业生,本科专业五花八门,有西班牙语、园林、人文社科等等,这些毕业生的成长路径让人质疑。协和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筛选到这些人的?选拔人才的标准在哪里?硬性要求中 " 副教授以上学者的推荐信 " 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谁拿到了这些宝贵的医生成才的 " 快捷键 "?如何用证据来回应公众提出的 " 私相授受 "" 特权后门 " 的质疑?

无疑,公众最害怕毫无顾忌的特权,如果 4+4 不能保证其公正性,难免会被一些人钻空子,就算这件事的舆论消退了,等到以后每逢招生季,质疑声还是会不断出现。

白色巨塔的纯洁性不容玷污,目前,只有调查才能知道真相,只有向公众解释清楚,才能重塑公众对 4+4 培养模式的信任。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立刻下载梅斯医学 APP!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出轨 学位 医生 抄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