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8 日,盈康生命 ( 300143.SZ ) 发布 2025 年一季度财报,尽管营业收入同比微降 1.73% 至 4.09 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4.4% 至 2999.3 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 25.8% 至 2996.5 万元。
这一成绩在民营医院行业分化的背景下尤为亮眼。作为国内领先的肿瘤专科医疗集团,盈康生命通过 "AI+ 医疗 " 战略深化、肿瘤学科差异化布局以及外延式并购,展现了强大的盈利韧性和增长潜力。
盈利提升,精细化运营成效显著
一季度营收虽略有下滑,但净利润指标逆势增长,尤其是扣非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凸显公司盈利质量的提升。这一现象背后是盈康生命对成本费用的精准控制: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2.9 个百分点。
在医疗服务板块中,盈康生命持续通过学科差异化路径驱动业务增长,竞争力不断提升。2024 年度,肿瘤收入占比持续攀升至 31.9%,较上年提升 17 个百分点,成为公司增长的重要引擎。通过聚焦肿瘤预诊治康全病程管理,盈康生命构建了从早筛到康复的闭环服务,差异化优势显著。
为巩固竞争优势,盈康生命 3 月底宣布以 3.57 亿元现金收购长沙珂信肿瘤医院 51% 股权。标的医院作为三级肿瘤专科机构,年微创手术量超 8000 例,承诺 2025-2027 年净利润不低于 5700 万、5800 万和 6000 万元。此次并购将加速公司 "1+N" 区域医疗中心布局,进一步拓展肿瘤治疗技术深度与市场覆盖广度。
AI 赋能与并购扩张双轮驱动
自 2021 年,盈康生命率先在行业内提出 " 医疗 +AI" 战略以来,公司将 AI 技术渗透至诊疗、管理、服务全环节,实现诊疗能力提升、患者体验升级和运营管理提效。
今年 4 月,公司发布 "AI 创新应用平台 ",联合联影智能、科大讯飞等行业龙头,打通了从疾病筛查到健康管理的全链条服务,进一步巩固了技术护城河。
通过生态链接模式,盈康生命打破传统医疗 AI" 单点突破 " 局限,转向系统性创新。其平台化策略不仅加速技术商业化,更试图定义 AI 医疗融合的新范式——从 " 工具赋能 " 升级为 " 生态重构 ",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智能化转型样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 DRG/DIP 医保支付改革下,民营医院面临控费压力,而盈康生命通过 AI 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有效化解了这一挑战。其 " 三全 " ( 全员、全面、全流程 ) AI 战略,不仅提升了诊疗精准度,还通过智能健康监测、互联网医院等拓展服务边界。
对比行业,部分中小民营医院因成本高企陷入亏损,而盈康生命凭借技术赋能和规模效应,成为少数实现利润逆势增长的企业。
结语
盈康生命一季报不仅是一份财务成绩单,更是民营医院转型的标杆案例。在行业洗牌加剧的背景下,其通过 AI 赋能、专科深耕和外延扩张,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跨越。随着肿瘤医疗需求持续释放、政策红利进一步兑现,盈康生命有望在 " 医疗 + 科技 " 的赛道上持续领跑,为中国民营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路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