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04-28
联合利华、雀巢、星巴克⋯⋯多家消费品外企中国区“1号位”集中换人 战略布局或迎重大调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年以来,跨国食品饮料巨头雀巢集团在中国市场动作不断。先是年初,大中华区重新回归 " 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大区 ",不再为独立一级大区;再是 3 月,雀巢集团宣布收购徐福记剩余 40% 股权,实现全资控股。而在近日,雀巢又宣布更换大中华区 "1 号位 "。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雀巢集团方面获悉,现任大中华区市场负责人张西强决定搬到上海以更多地陪伴家人,并将在集团外寻求新的职业发展机会,其将于 2025 年 7 月 1 日卸任。菲律宾市场负责人马凯思(Kais Marzouki)将成为新的大中华区市场负责人。

据记者通过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近一年内,从咖啡巨头星巴克,到乳业名企菲仕兰,再到食品饮料大鳄雀巢,多家外资消费品企业纷纷官宣关于中国区 " 一把手 " 的人事变动。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引发业内广泛关注,更让人不禁揣测,这些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棋局,将如何落下新的棋子?

在雀巢任职 13 年 张西强将去哪里?

2012 年,随着雀巢集团收购惠氏公司,时任惠氏公司高管的张西强加入雀巢集团。此后,他曾担任雀巢中国流通食品零售高级副总裁、太太乐总裁兼雀巢大中华区食品业务负责人。2022 年,随着大中华区成为独立一级大区,张西强被任命为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CEO)。

在雀巢集团近 13 年的职业生涯中,张西强也被贴上了一些标签,包括雀巢在华首位本土 CEO。在大中华区独立后,张西强也加入了雀巢集团执行董事会,成为董事会 15 名成员中首位中国籍高管。

张西强的下一站是一家投资机构。4 月 25 日,挑战者创投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从 2025 年 8 月 1 日开始,张西强将加入挑战者创投,担任运营合伙人。根据挑战者创投官网,其专注消费产业方向的投资,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超过 100 亿元,并已投资超过 200 家创业公司,其创始合伙人唐彬森也是元气森林的创始人。

张西强 图片来源:挑战者创投官方微信公众号

" 接棒 " 张西强的,是雀巢菲律宾市场负责人马凯思(Kais Marzouki)。根据公开资料,马凯思也是一名雀巢 " 老人 ",其早在 2011 年就加入雀巢,曾担任雀巢大洋洲咖啡和 MILO(美禄)的业务执行经理、雀巢中非和西非地区首席执行官,2018 年起担任雀巢菲律宾市场负责人。

" 雀巢作为‘超级航母’,某一个人的离职或加入,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整体去看,我觉得雀巢应该还是会按照既定的节奏、战略走,大中华区整体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在目前的情况下,能保持业绩增长应该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记者分析称。

根据雀巢集团最新发布的 2025 年一季报,大中华区有机增长率为 1.7%,实际内部增长率为 4.0%,定价贡献率为 -2.3%。对比雀巢集团整体业绩来看,大中华区的有机增长率没有跑赢整体,但实际内部增长率表现较为亮眼。也就是说,今年一季度,虽然提价难以推动雀巢大中华区收入增长,但销量增长明显推动收入增长。

消费品外企中国市场 "1 号位 " 集中换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去年 4 月至今的一年内,外资消费品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人事变动颇为频繁,"1 号位 " 的更换也被多家企业提上日程。

据记者通过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近一年内,包括雀巢、星巴克、菲仕兰、卡夫亨氏、联合利华等在内的外资消费品企业,都官宣了中国区 " 一把手 " 的变更。而从接棒的人选来看,一些是从内部提拔,一些来自其他快消品外企;部分是中国籍高管,部分则是来自亚洲其他国家市场的高管。

每经记者通过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整理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合伙人严威对记者分析称,变动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部分中国市场高管的调整是全球调整的连锁反应。

记者注意到,去年 9 月,雀巢集团新全球 CEO 上任,随后便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并在去年 11 月的全球资本市场日活动上官宣了加速增长的 " 行动计划 "。类似的,去年 3 月,卡夫亨氏新任 CEO 公布了为期 10 年的长期战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被列为三大增长支柱之一。

毋庸置疑的是,对这些外资消费品企业而言,中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市场。" 对于大部分的跨国食品饮料公司,中国市场的收入能占到 5%~15% 之间,可能不是最大的一个市场,但肯定是很重要的市场。" 严威表示。

根据罗兰贝格此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罗兰贝格于 2024 年夏季调查中国、印度等 9 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 3000 名消费者后发现,亚洲地区的消费支出有望在 2024 年达到 16 万亿美元,占据全球市场的 27%。未来 10 年,亚洲地区个人消费将增长 7 万亿美元,仅中国就占其中的 60%。

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市场本土消费品牌的日益崛起,这些外资消费品企业也面临更多压力。" 其实更多的不是因为外资企业在退步,而是因为中国本土企业在变强。中国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认同感增强、国潮风兴起等推动本土企业发展,同时,本土企业在精细化运作、决策效率等方面的能力也在提升。" 严威说。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雀巢 挑战者 星巴克 菲律宾 首席执行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