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2024 年年报以及 2025 年一季报披露进入尾声,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资金最新持仓逐渐浮出水面,行业与个股的配置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时值财报密集披露期,机构动作不断,本周 ( 4 月 21 日至 4 月 25 日 ) 以来机构活跃度持续上升,参与调研的机构家数大增,优质个股的机构关注度大幅提升。
公募、社保基金最新重仓股出炉
首先来看公募基金持仓。
截至目前,公募基金一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毕,超过 70% 主动偏股基金跑赢了其业绩基准。经历了元旦后的剧烈调整以及春节后大涨,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结构出现显著调整。
从行业角度看,电子行业的主动偏股型基金持股市值占比最高,占比达到 18.72%,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食品饮料、汽车等行业紧随其后。同时,相较于 2024 年末,汽车、有色金属、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环比获加仓明显。此外,公募对于港股的投资热度大幅上行,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年内已超 6000 亿元也侧面反应了这一点。
从个股角度看,与 2024 年末相比,一季度腾讯控股超越宁德时代,成为主动偏股型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此外阿里巴巴 -W、中芯国际 ( 港股 ) 也跻身前十大重仓股行列。
其次是社保基金持仓。
截至目前,社保基金一季度末共现身 207 只个股,其中有 63 只个股被社保基金持有期超过两年,中原传媒、我武生物、中国巨石、蓝晓科技等 13 只更是获社保基金连续持仓超 5 年。
分行业来看,63 只社保基金连续重仓股中,来自基础化工、医药生物、电子等行业的个股较为集中,分别有 12 只、8 只、5 只。分板块来看,社保基金连续重仓股中,主板有 44 只,创业板有 14 只,科创板有 5 只。
机构四月扎堆调研这些个股
时值财报季,机构调研动作频频。四月至今,共有 1148 只个股获机构调研,创今年以来单月数量新高。其中有个股迎来上千家机构扎堆调研。
从参与调研的机构家数看,共有 20 只个股获得超 200 家以上的机构调研。立讯精密、海康威视、泰凌微、澜起科技居前,均被 300 家以上机构扎堆调研。
具体来看," 果链 " 龙头立讯精密居首,获得了 1005 家机构集中调研,数量断层式领先。在接受调研时,公司管理层表示,立讯精密国内制造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成品出口到美国,这部分略有影响。按照常规贸易规则,所有硬件制造厂商都不会承担关税、物流、仓储等成本,这些不是硬件供应商需要考虑的。过往遇到关税问题,都没有出现客户让供应商承担关税的情况。
从机构调研次数来看,多只消费和汽配板块的个股获机构多次调研。其中,云南白药、比亚迪月内获机构调研十余次;三鑫医疗、莱宝高科、欢乐家、中科环保、潍柴动力、一致魔芋、伟星股份、国光股份等个股月内均获机构调研 5 次以上。
A 股后市关注两大因素
往后看,A 股行情会如何演绎?投资者又该重点关注哪些因素?
对于近期 A 股持续震荡的走势,英大证券认为,走势受阻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两市成交额还是欠缺。日前,沪深两市成交额一度跌破万亿元,近期虽有回升,但仍在 1.1 万亿元徘徊,量能不足限制了市场的上行空间;
二是节前避险情绪升温。五一假期将至,而贸易问题变数较多,大盘反弹了两百多点之后,来到了一个获利避险区间。节前资金避险情绪升温,特别是杠杆资金;
三是业绩验证期临近,盈利成色面临考验。4 月底是 A 股一季报披露高峰期,部分高估值板块面临业绩证伪风险,可能引发资金避险;
四是从技术层面看,沪指 3300 点上方有压力,不仅面临前期缺口的压制,3400 点区域也构成反弹压力。在此关键点位,市场多空分歧加大,部分资金选择落袋为安。
对于 A 股后市,英大证券认为,需重点关注以下两大因素:其一,关税问题的后续落地情况。其二,成交量的配合很重要,只有成交量持续放大,市场才能形成有效的突破。
综上,英大证券判断,当前 A 股正处于多空博弈的阶段,短期需警惕指数在持续反弹后的回踩风险。投资者可密切关注上述两大因素的变化,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在关税缓和预期与国内政策利好的支撑下,短期波动不改中期慢牛格局。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追涨,在此期间,仍可采取防守叠加进攻的平衡策略。
防御方向,可关注高股息、消费等方向。而进攻还是成长主线,逢低可继续关注机器人行业、半导体、AI 及政策受益的新质生产力方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