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站 04-27
2024年消费金融年报:招联兴业头部承压 中小平台起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2024 年,在政策持续调整、数字化转型提速、市场竞争加剧之下,消费金融行业经历深度调整与分化,虽然整体规模有所收缩,但多元化发展趋势显著,为 2025 年行业合规稳健发展定下基调。

随着各大上市股东开启 2024 年年报披露,消费金融公司 2024 年的业绩表现也浮出水面。根据财报数据统计,2024 年消费金融行业中,招联消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等头部消金机构出现一定的业绩下滑,而中邮消金、宁银消金、杭银消金等中部消金机构则迎来普涨。成立不足 2 年的建信消金也取得不错成绩。

财经观察站 作者:嘉明  

不难看出,受宏观经济复杂多变、政策持续调整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金融行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头部机构主动缩减规模,放缓发展脚步。中小机构背靠股东支持呈现赶超态势。可以预见,未来行业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和精细化运营将成为发展的关键。这一过程中,从业机构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

头部 " 缩表 "  

从 2024 年年报可见,除蚂蚁消金外,头部机构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资产规模缩减。行业总资产在 1000 亿元以上、营业收入 100 亿元以上的机构仅有 2 家,总体呈现收缩态势。  

具体来看,根据中国联通发布的财报,招联消金 2024 年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首次 " 三降 "。其中,总资产 1637.51 亿元,同比减少 126 亿元,缩水 7.18%。营业收入 173.18 亿元,同比下滑 11.65%;净利润 30.16 亿元,同比下滑 16.22%。

和招联消金一样,兴业消金也遭遇了营收、净利润、资产规模下降。财报显示,2024 年末,兴业消金资产总额为 821.22 亿元,同比下滑 5.53%。全年营业收入为 100.67 亿元,同比下滑 10.36%。净利润 4.3 亿元,同比下滑 79.25%。相关媒体推断兴业消金业绩滑坡主因指出,资产减值损失的急剧增加导致公司净利润锐减。2024 年,兴业消金的资产质量不断下滑,因长期依赖线下大额贷款,使成本居高的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导致风险集中暴露。

中银消金方面,2024 年下半年中银消金持续发力,推动业绩迅速反弹,最终全年实现净利润 0.45 亿元。截至 2024 年末,其资产总额为 791.51 亿元,同比增长了 6.53%。由此可见,积极加大线上转型,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优化推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已在中银消金初见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同属第一梯队的马上消金和蚂蚁消金 2024 年的成绩相对理想。2024 年蚂蚁消金的总资产规模持续增加,达到 3137.51 亿元,同比增长 31%,营业收入 152.13 亿元,同比增长 76.31%,净利润为 30.51 亿元,同比增长 1913.64%。马上消金营业收入 151.49 亿元,净利润 22.81 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15%。

对于第一梯队机构业绩增速放缓,有观察人士表示,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消费金融机构普遍面临着净息差收窄、不良率上升的局面。伴随监管逐渐趋严,消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风险控制、资金来源等方面被提出更高要求,为此一些头部机构采取保守的经营策略,比如大量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并加速核销不良资产,这就导致头部机构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净利润都出现收缩态势。

究其马上消金和蚂蚁消金表现相对较好的原因,总结而言在于 " 基数效应 + 科技赋能 "。2023 年蚂蚁消金因增资后一次性拨备计提导致利润较低,2024 年回归正常水平,净利润同比暴增 1913.64%。科技赋能上,相比传统老牌消金机构,蚂蚁消金、马上消金在数字化风控和智能获客方面更具优势。依托 AI 风控能力,蚂蚁消金在获客、风控、运营等方面效率较高。马上消金持续升级大模型,优化智能风控和精准营销,为可持续发展蓄积了攻坚之力。

腰部赶超

2024 年头部消金机构业绩收缩,但是中腰部消金机构却呈现强势赶超之势,以优良业绩为行业发展注入信心。2024 年,中邮消金、宁银消金、杭银消金等中腰部机构均取得亮眼成绩。中邮消金、宁银消金去年总资产均突破 "600 亿 " 大关,杭银消金的资产规模也超过 515 亿元。

具体看三家机构的营收和净利润,也出现同比增长。中邮消金营业收入 75.41 亿元,同比增长 8.47%。净利润 8.04 亿元,同比增长 54.02%。宁银消金营收 29.9 亿元,同比增长 65.96%。净利润 3.03 亿元,同比增长 50.17%。杭银消金营收 52.66 亿元,同比增长 8.85%。净利润 9.2 亿元,同比增长 14.71%。

除了上述三家机构,海尔消金、哈银消金、小米消金、湖北消金、建信消金也在 2024 年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建信消金,以首个完整年优质业绩树立了行业 " 后起之秀 " 的风范。根据建设银行财报披露,2024 年年末,建信消金总资产达到 125.73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72.04%。建信消金 2024 年实现净利润 0.1 亿元,同比 115.38%。

诚然,与头部机构相比,中腰部机构业务规模相对较小,在业务拓展和业绩增长方面具一定的灵活空间,能够更快适应市场变化,其强势赶超之势值得市场深思。

对此业内观察人士称,中腰部机构的赶超剧本,是银行系 " 富二代 " 资源整合能力的展现。正所谓 " 背靠大树好乘凉 ",中腰部梯队集中 " 银行系 " 消金机构,背靠母行的资金、客群和风控体系支持,这些 " 银行系 " 在资金成本、客户获取、风控能力等方面更具优势,将股东资源与协同效应淋漓尽致地发挥,因而表现尚可。

狭路相逢 " 智 " 者胜

虽然 2024 年消费金融行业面临较大压力,机构在合规化、专业化发展上被提出更高的要求,更要直面信用风险、欺诈风险上升,不过整体而言,随着经济复苏和消费需求提升,未来消费金融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

对此,麦肯锡指出,消费金融市场或将在存量业务端、新型模式端和资本市场端迎来 " 三重升级 "。存量业务端,消费金融企业需加强精益运营能力;新型模式端,技术溢出下探 " 服务层 " 和 " 技术层 ",科技服务输出反哺前端业务;资本市场端,将金融和科技业务分离的企业,拥有更高的估值空间。

" 大浪淘沙始见金 "。从 2024 年消金行业成绩单可以看到,消费金融行业 " 强者恒强 " 的格局有所松动,这对于中尾部机构而言,是机会亦是挑战。未来不一定属于先行者,也未必是后起之秀的舞台,但一定有 " 智 " 者的一席之地," 智 " 者以科技赋能业务发展,提升合规能力,实现精细化运营,进而在 " 规模扩张 " 向 " 高质量发展 " 的转型之路上行稳致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消费金融 数字化转型 技术创新 宏观经济 浮出水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