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思想库 6小时前
海归怎么就成间谍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有一种选择,就是低头认输,鞠躬下台,让贤给新一代去开辟,然而,这却又是董明珠绝对不会选的。

撰文丨维舟

董明珠又整了个大新闻。

这位向来颇具争议的企业家,日前刚刚第五次当选格力电器董事长,旋即就抛出一番令舆论哗然的言论,宣称自己 " 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 ",理由是 " 海归派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

这话不仅令人震惊,更让人害怕。陈白在《经济观察报》撰文说:

在地方都开启抢人大战的今天,知名企业家却对海归人才抱有如此莫须有的敌意,实在令人费解。且不论在海外深造之后即将回国的海外高校毕业生们听到这样的话会作何感想,那些早早选择归国的各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听到这样的表态,恐怕会感到不被信任的寒心。

也正因此,在费解之外,董明珠的 " 间谍论 " 让人害怕。简单地将人才选择简化为 " 本土 " 与 " 海归 " 的二元对立,本质上是在有意制造社会割裂。当这样的撕裂公众情绪的行为,发生在一家国有企业的掌门人身上时,在国内可能会引发 " 寒蝉效应 ",在海外可能还会让人怀疑中国 " 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 的决心。

像这样的批评,还有不少,意思都是 "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说这话,但这么说不对 ";另一类反应则揶揄,董小姐之前高调亮相的亲信王自如就是海归,项栋梁一篇《确实应该严防海归间谍窃取格力核心科技!》更是极尽讽刺之能事,暗指 " 海归间谍论 " 只是庸人自扰。

然而,这两种反应都未能解释:董明珠为什么要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只是一时失言吗?

在抨击她之前,不妨先理解一下她的处境。这位曾带领格力电器走向辉煌的 71 岁企业家,现在应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在连续 18 年占据空调全球市场份额头牌后,格力正在输给老对手美的。

▲图上年份后的 "A" 代表 "actual",即实际数据(图 / 网络)

格力的市场占有率在 2012 年达到 45% 的巅峰,2016 年仍维持在 43%,但去年已经滑落到 25%,落后于美的(27.8%,6140 万台),并且这一颓势仍在继续:今年 1 季度,格力在国内线下市场份额还在继续大幅下跌,美的却在快速增长。

不仅美的在赶超,连以往董明珠不放在眼里的小米,也异军突起,去年卖出 680 万台,增长达到恐怖的 50%,而格力却是负增长。

2013 年,雷军曾和赌 1 块钱,看 5 年后小米营收能否超过格力,董明珠当时霸气回应:" 要赌就赌 10 个亿!" 虽然时效早过,但小米无疑更被公众所看好,网上还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评论:" 我可能不会因为雷军的宣传而买小米,但是会因为某个人而不买格力。"

格力电器去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表现不佳,营收 469.39 亿元,同比下降 15.84%,这让董明珠倍感焦虑,情急之下甚至说出 " 没有格力空调就是傻瓜 " 这样的话,可见她多么着急想把业绩做上去。

格力电器这些年多元化战略失败,除了空调之外,其余产品线不见有什么成功的,在手机、新能源汽车、芯片、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海外市场拓展也不成功:虽然在国内市场是龙头老大,但格力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份额始终惨淡,十年下来毫无改观。老实说,空调市场已经很难有什么重大突破,无非是那些老玩法。

面临这样痛苦的瓶颈,一般人的自然想法可能是 " 突围 ",然而,突围早就尝试过了,海外开拓不利,多元化转型更是试错成本极高的尝试,更重要的是,这些无一例外是在她董明珠任期内做过的,以她的个性之强硬,又怎么能承认并检讨自己当初做得不好,推倒重来?

当然,还有一种选择,就是低头认输,鞠躬下台,让贤给新一代去开辟,然而,这却又是董明珠绝对不会选的。

她从一线销售做起,一路摸爬滚打到今天,所历经的艰辛绝非常人所能承受,35 年来一次次化险为夷,都是靠自己极其顽强不服输的个性扛过来的,越是这样的人,越不肯激流勇退,而只会迎难而上,碾碎眼前的困难,因为失败对她来说意味着自身全能自恋的毁灭,视为自己人生的失败。

那她能怎么做呢?答案是:既然新路子不好走,那么就走老路,毕竟那不仅是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而且还一次次带来成功,为什么不能再复制一次?

图 / 图虫创意

这是组织内部经常出现的现象,国内企业尤然,从根本上说,这是领导力危机:领导者缺乏新思路,无法开辟新方向,而是试图将老办法用到极致——换句话说,更 " 卷 " 了。

董明珠在面临极大的困境与挑战之际,顽强应战,此时她的本能反应就是去竭力动员那些多少年来忠心耿耿追随她的老部下(她的用人机制本来就看重 " 忠诚 "),本来努力到 100 分的,现在加把劲努力到 120 分。

顺着这个思路,就能理解她为何说出那番话了:海外市场不行,迎合国内市场的民粹主义基本盘才是格力的根本,更自我标榜为 " 国货之光 ";不仅如此,既然要动员忠诚下属,那就索性公开放话,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明白不会引进什么外部的新鲜血液来影响他们的既得利益。这话当然有争议,但黑红也是红,不也是一次曝光机会吗?还不用花一分钱。

这样做,诚然也不失为一种应对办法,但这种激进保守化也意味着,在她心目中,新路子已经走不通、放弃了,不打算引进什么了解世界前沿动态的新人才,转而注重激发现有团队的忠诚,以 " 卷 " 应 " 变 ",短兵相接,以更凶狠的拼搏姿态去抢夺存量市场。

董明珠选择这条路,乍看一如既往地姿态强硬,但这难以掩盖她的虚弱:" 退守根本 " 的 " 绝地反击 " 不仅意味着危机之下的总动员,更关键的是暴露出她别无出路,一旦这条路也走不通,那么到时格力可能发现自己早已错过了变革的最好时机。

从根本上说,现在的市场竞争态势已经变了,格力面临的危机已经不是如何改进旧模式,而是必须进行范式转换才能应对新模式的降维打击:好比对手已经造出火车,你再怎么鞭策马车跑得快,从长远来看都必输无疑。

董明珠曾公开炮轰小米,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社交平台上暗讽:" 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这话很尖刻,但确实道出了一点:当一个组织失去变革能力时,危机迟早会到来。不过,这与其说是被时代抛弃,不如说是董明珠自己放弃了曾有过的机会。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格力 董明珠 小米 美的 格力电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