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公园 04-22
肝火到底存不存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人民日报下属的 " 生命时报 " 又在传播伪科学了。

" 生命时报 " 在一篇名为《春天容易上火,其实和这个器官有关》的所谓科普文章里,宣扬关于 " 肝火 " 这个传统毉学概念,鉴于该媒体影响力巨大,传播伪科学的后果非常糟糕,笔者特撰文指出其谬误。

关于 " 肝火 " 这个概念,相信绝大多数国人都不陌生——

在某个深夜刷屏的养生视频里,一位留着山羊胡的 " 老中医 " 对着镜头侃侃而谈:" 肝火旺会口苦失眠,得用龙胆泻肝丸调理 ";朋友圈里,总有人转发 " 春天养肝秘诀 " 配上枸杞菊花茶的照片;药店柜台前,导购员把脉三秒后断言 " 您这是肝火太盛 " …… " 肝火 " 二字仿佛成了中国人健康焦虑的万能筐,但掀开这层流传千年的中医话术,真相可能令你脊背发凉。

所谓 " 肝火 " 的底层逻辑,是中医将人体简化为阴阳五行模型的产物。根据《黄帝内经》记载,肝脏对应五行中的 " 木 ",主疏泄情志。当情绪压抑或饮食失调时," 木 " 失去平衡便会 " 生火 " ——这种将抽象哲学概念与器官功能强行绑定的解释,本质上与古希腊 " 四体液说 " 并无区别。现代解剖学早已证实,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负责解毒、合成蛋白质等功能,而 " 肝火 " 对应的口苦、失眠、目赤等症状,实际涉及神经递质紊乱(如 5- 羟色胺水平异常)、口腔菌群失调(链球菌过度增殖)、维生素 B2 缺乏等具体病理机制。用 " 木不生火 " 解释疾病,相当于用 " 地心说 " 推导卫星轨道。

更值得警惕的是," 肝火 " 诊断标准的模糊性完美契合了中医的生存法则。某三甲医院 2024 年的调查显示,同一批 " 肝火旺盛 " 患者在不同中医师处得到的辨证结论涵盖 " 肝胆湿热 "" 肝肾阴虚 "" 肝郁化火 " 等 7 种类型,开具的药方从龙胆草到女贞子横跨寒热两性。这种 " 怎么说都对,怎么治都行 " 的话术,与星座运势的巴纳姆效应如出一辙:当你因工作压力失眠时,中医说你 " 肝火扰心 ";喝咖啡心悸时,又成了 " 肝火上炎 ";甚至脸上长痘也能归结为 " 肝火犯肺 " ——毕竟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中,肝(木)本来就可以 " 欺负 " 肺(金)。这种牵强附会的逻辑闭环,让任何反驳都显得 " 不懂传统文化精髓 "。

那些号称 " 清肝火 " 的中药,则是另一个黑色幽默的注脚。龙胆泻肝丸曾因马兜铃酸导致肾衰竭被欧美多国禁用,栀子中的京尼平苷可能引发溶血反应,就连最常见的菊花茶也藏着陷阱:2024 年《毒理学研究》论文指出,杭白菊中的绿原酸在高温下会转化为致突变物质。更讽刺的是,所谓 " 清火 " 往往加剧病情——某患者因口苦服用黄连三个月后,口腔溃疡反而恶化,西医检查发现其舌炎实为缺铁性贫血导致,而黄连中的生物碱正在抑制铁元素吸收。当中医把数十种化学成分复杂的中药统称为 " 清肝火 " 时,与中世纪欧洲用放血疗法治疗头痛的野蛮医学有何本质区别?

不妨看看现代医学如何破解 " 肝火 " 迷思。所谓口苦症状,本质上是患者源于胃食管反流刺激味蕾,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四周后症状消失;针对 " 肝火旺 " 人群常见的焦虑失眠,通过调节 GABA 受体功能的药物(如唑吡坦)可实现精准干预;就连最玄乎的 " 目赤 ",也被证实与结膜毛细血管扩张有关,冷敷联合人工泪液的效果远胜 " 枸杞明目 " 的传说。这些建立在细胞分子层面的治疗方案,每一步都可验证、可重复、可量化——而这恰恰是 " 肝火 " 理论最恐惧的照妖镜。

面对 " 肝火不存在,为什么我喝了中药有效 " 的质疑,不妨回顾 2019 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临床有效性评价指南》:在 120 种宣称 " 清肝火 " 的中成药中,仅 6 种通过随机双盲试验,且疗效数据均不优于安慰剂组。所谓的 " 见效 ",更多源于人体的自愈机制(普通口腔溃疡自愈周期为 7-10 天)或心理暗示(" 老字号 " 药丸的仪式感)。当日本汉方药企业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剔除关木通等有毒成分时,中国药典仍在 2020 年版保留着 13 种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这种对 " 传统 " 的病态执念,让无数人付出肾纤维化的代价。

剥开 " 肝火 " 的玄幻外衣,我们看到的是一套拒绝进步的知识体系。中医典籍将肝脏描述为 " 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却对门静脉高压、肝性脑病等真实存在的致命疾病只字未提;它用 " 疏肝理气 " 解释一切情绪问题,却对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拯救数百万抑郁症患者的现实视而不见。当现代医学通过乙肝疫苗将中国肝癌发病率降低 90% 时," 养肝护肝 " 的广告仍在推销着毫无抗病毒作用的茵陈蒿汤。这种将患者困在模糊话语牢笼中的把戏,该结束了。

或许有人会搬出 " 五千年文化传承 " 来为 " 肝火 " 辩护,但文化的价值不在于古老,而在于能否拯救生命。我们不会因为《天工开物》记载了火药配方就拒绝核电站,自然也不必为《本草纲目》里 " 孝子衫布烧灰治腹痛 " 的糟粕续香火。下一次听到 " 肝火旺 " 的诊断时,愿你记得:真正的医学,从不需要用 " 上火 " 这样的黑箱来掩盖无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肝火 失眠 老中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