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投控股设立 16 年之后,迎来了一位 " 工业背景 " 一把手。
这个信号,该如何看待?
01
刘金平:36 年 " 工业史 "
3 月 21 日,西安市发布任职公告,刘金平担任西投控股董事长。
公开信息显示,刘金平出生于 1966 年 12 月,高级工程师,西安交通大学硕士。
从职业起点上看,其 1989 年 7 月加入陕汽,历任制造总厂供应处处长、集团总经理助理、办公室主任,后升至陕汽控股党委副书记,至 2017 年调任,陕汽生涯长达 28 年。对这一阶段的总结,可参照《袁宏明亲送刘金平赴陕鼓上任》一文,该文详细内容如下:
" 今天代表企业把刘金平同志送到陕鼓来,为他有一个崭新的平台感到高兴 "。在交谈中,他表达了与刘金平共事近 30 年来的工作情谊,感谢各级政府对陕汽控股以及刘金平的信任,祝愿他能够在新的岗位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7 年转任是刘金平职业生涯的重大拐点。
时年 6 月,西安市国资委任命刘金平为陕鼓集团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提名集团总经理人选。鉴于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便捷,我们发现刘金平在陕鼓时期的重大贡献大致为两个方向。
其一是上市公司层面。
这一阶段陕鼓动力实现了营收倍增,从 2017 年的不足 40 亿元,成长至 2023 年首超百亿。同期净利润从 2.4 亿元上升至 2023 年的站稳 10 亿。作为质量的核心指标,ROE 从 3.97% 成长至 11.67%。
此间最根本的变化是分布式能源崛起及服务商转型。前者将 " 能量转换设备 " 营收从 2017 年的 20 余亿元推至 40 亿元,后者将 " 能量基础设施运营 " 从 2017 年的 9 亿元推至 2023 年的 34 亿元。
这期间,担任集团总经理的刘金平荣获 2021 年度中国分布式综合能源杰出贡献人物奖。
其二是秦风气体层面。
这是由陕鼓动力、延长石油、陕煤集团、陕金控等共同发行的工业气体巨头。公开数据显示,在 2022 年,秦风气体营业收入创业绩之最,供气总规模创历史新高。
我们注意到,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刘金平一直担任秦风气体董事长一职。
行至 2023 年,刘金平调任陕鼓集团母公司——西安工业投资集团副书记、副总经理,直至此番履新,其职业生涯悉数于工业领域,亦均为两家链主级企业。
02
新西投:投行金融思维主力军
作为我们长期观察的对象,西投控股在 5 年之内,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022 年,我们刊发《12 个月!" 新西投 " 重构 " 市一级产业投行 "》一文,彼时热点是组建了 " 最大主动管理型基金 "(规模 50 亿元的西安市抗疫恢复发展基金),同时打造 " 市一级综合金融服务 ",以投贷担模式引入了 7 家银行、1 家担保和 2 家信托。
而在此之前,我们是少有关注西投控股的,原因之一是其普惠型业务(如担保)少有重大财经新闻,之二是其基金型业务(尤其是母基金)成立之时,科创 IPO 暂未火爆,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时间差。
2021 年之后,真正打动我们的是其全新定位—— " 西部一流产业投行 " 得到了内部贯通,并以多宗案例重构了西投控股的主营业务,即 " 用投行、金融思维推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
第一:将 " 培育龙头 " 放在首位。
通过工商查询可以看到,因创立较早等原因,西投控股投资孵化了多家本土上市公司,也可以视为西安最早的政府基金,如果延续 " 单点投资 " 理念,其商业自循环是没有问题的。但西投控股要的不止商业获利,而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打造工业强市。
例如对龙腾半导体的加码。西投控股较早意识到 " 西安半导体投资进入了广撒网但缺龙头 " 阶段,即拿到投资的主体非常多,但规模都不大。因此在 2024 年初,西投在内部明确了 " 集中力量支持龙腾做大做强 ",相当于在 " 工业造链 " 上直接要上手催化。
第二:亲自下场 " 创造龙头 "。
2024 年 7 月,陕西无人装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设立,西投控股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有什么效果呢?
答案是珠海航展的大网红——九天无人机!
第三:深度赋能 " 民营龙头 "。
早在 2021 年,我们刊文《105 亿!西安天隆 " 超级仲裁 " 或 " 超级造富 "》,从中可知这是一宗因 " 交易定价 " 引发的超级纠纷,不但事涉本土龙头,涉及到上海科华生物(002022),还涉及到广东国资。
战局在 3 年间日益焦灼,直至 2024 年 5 月,代表西安国资力量的西投控股出资 1.4 亿元协同本土民营企业搭建合伙企业,以接手部分股权 + 表决权转让的方式,帮助西安天隆获得上市公司实控人资格。
面对如此突破,陕西财经圈皆有共识:" 新西投 " 已然成型成势!
03
工业倍增:新任务是 " 加速 "
刘金平此次履新,业内普遍有一个预期:在 " 已经起飞 " 的西投控股这一优质平台上," 推动工业全面加速 " 是其领到的最大任务。
这个任务的逻辑非常清晰:
一是方向:自 " 投行思维 " 提出 5 年以来,围绕国资引领一级市场投资已经深入陕西财经界各个领域,并推动产生了数以千计的蚂蚁雄兵,但新阶段的特征已然发生变化,即省委赵一德书记于 2025 年 2 月提出:" 要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突出强龙头、育新质、优生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就意味着 " 产业链群 " 成为陕西新一轮工业化的首要诉求。
二是效率:2022 年,西安市委方红卫书记提出 " 西安处于高质量发展加速阶段 ",这一命题如果叠加 " 不沿边不靠海未必是劣势 " 的气魄,就已经给全市干部赋予了全新动能。" 好 " 之余," 快 " 成为突出的任务。
主题之下," 工业家 " 刘金平会有什么样的动作?
我们猜测其一:大概率会推动 " 工业倍增引导基金 " 进入超车道。
这支设立于 2023 年规模达 100 亿元的基金,将重点支持六大支柱产业,最终推动形成总规模不低于 1000 亿元的重点产业基金集群,目标是 " 科创全面崛起 "。
将这一定位置入全市工业支撑的 6561 体系,即有 " 链群 " 之意。我们观察到,工业倍增基金的决策效率已经很快,所投星环聚能、佰傲再生、奇点能源等 17 家企业冲上行业榜单,工业倍增引导基金亦入选投中 2024 年度中国最佳私募 TPO30 强。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 8 月,工业倍增基金拟出资 10 亿元,投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先进产业落地西安,开拓了湾区北上之先河。
我们猜测之二:大概率会抓住 " 资本市场并购大年 " 这一全新机遇。
众所周知,面对财政资金 " 退出难 "、民营企业 " 上市难 "、国资国企 " 育新难 ",尤其是中国证监会 " 并购六条 " 出台之后,2025 年成为并购元年渐成共识。如果叠加西安国资体系亦在积极推进 " 一利五率 " 及 " 市值管理 " 等全新考核,西投控股极有可能以并购基金的方式介入市属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在打通被投企业全新退出通道之余,亦实现市属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行文至末,一位陕鼓老同事告知我们:
刘总的性格特点是谦虚与温和,我们有时候向他汇报一些资本市场动态时,他总会说 " 谢谢啊,麻烦你多发一点资料,让我好好学习一下 "。
来源 / 金融棒棒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