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国网 04-19
打造与上海全球城市地位匹配的高水平商学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为积极应对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对商科教育挑战,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紧扣结构转型、专业学位教育做大做强、国际化办学提质增效等中心工作,大胆创新,寻求突破,坚决贯彻实施 "PRIDESHIP" 九大战略举措,聚焦数智化、国际化,努力成为与上海全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商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 刘江会教授

立足当下: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的项目概况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作为知名商学院,被誉为培养商界精英的摇篮。请您简要介绍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发展历程及项目现状?

刘江会: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在过去 30 年中,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经济、金融和管理人才。我们形成了本科、硕士、留学生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注重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目前,学院拥有 9 个学术型硕士项目、3 个专业型硕士项目,以及多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为积极应对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对商科教育挑战,学院紧扣结构转型、专业学位教育做大做强、国际化办学提质增效等中心工作,大胆创新,寻求突破,坚决贯彻实施 "PRIDESHIP" 九大战略举措,聚焦数智化、国际化,努力成为与上海全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商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MBA 项目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商科人才,请问学院是如何将这一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

刘江会:从 2022 年开始,我们以 AACSB 国际认证为抓手,致力于建立 " 学习者成功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教学、科研治理全面对接全球商科教育标准;同时,我们具有长期国际合作办学经验,我们与我们海外合作院校联合打造的 " 韦伯商业计划大赛 "、" 国际教育教学论坛 "、中美大学生学术论坛,以及美国 USCA 大学联盟平台,为我们 MBA 学生营造了多元化的国际化教学场景。2025 年,我们将在国际合作上重点发力,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项目,我们已经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启动了 MBA 双硕士学位项目,并计划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机会,包括海外企业参访,为学生亲身体验全球商业环境提供更多机会。

与其他高校商学院相比,您认为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江会:上海师范大学 MBA 项目虽然起步较晚,但我们通过 " 守本、借势、创新 " 的差异化战略,迅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 守本 " 就是遵循 MBA 教育的基本规律,注重案例教学、全过程质量控制和教学内容的持续改进。我们的课程体系以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采用案例教学为主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技能。 

" 借势创新 " 是我们的关键策略。我们力求打好上海师范大学 " 教师教育特色鲜明 " 这张牌,深耕教育产业垂直领域,开设 " 教育运营与管理创新 " 特色 MBA,依托上海师大教育集团遍布全国的教育网络、教育部教育大数据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教师教育中心等机构平台,开发 " 学校品牌与危机管理 "、" 影子校长 " 实践、教育集团与学区治理等特色课程,填补教育产业高端人才培养空白。同时,依托上海师范大学深厚的人文艺术学科底蕴,在培养环节上强调将人文素养融入到 MBA 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去,例如,我们利用上海 44 条永不拓宽的马路,开设 " 在上海遇见江南,在上海发现世界 " 行走人文课堂,通过 " 人文素养与商业前沿 " 系列讲座,构建商业伦理教育的文化坐标系,培养学生商业决策中的历史纵深感与文化洞察力。努力打造具有人文精神的商界行动者。

时代革新:

守本借势创新打造具有师范大学禀赋特征的   MBA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是如何应对数字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和商科教育的发展趋势?在课程设置、教学   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和改革来应对这些趋势?

刘江会:我们意识到相对于 AI 时代商科人才需要而言,传统商科教育存在系列弊端,比如教学目标和内容与 AI 时代对深谙数字技术与商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落差、线性决策人才培养模式与 AI 时代强调的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相去甚远、学科孤立与 AI 时代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大相径庭、伦理和社会责任教育缺位与 AI 时代倚重 " 向上向善 " 商科人才的需求不适配、传统 " 教书匠 " 与 AI 时代的 " 智慧型教师 " 存在霄壤之殊。

为应对 AI 变革对商科教育的上述挑战,我们将构建 "AI 素养 + 专业核心 + 场景应用 " 的三层课程架构,探索 "1(AI 通识)+N(专业模块)+X(实战项目)" 的混合培养模式,为适应 AI 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需求,设计了基于 " 项目 + 案例 + 行动 " 驱动的三位一体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并构建了 " 跨时空 " 的三维育人和 " 中长期学习者成功 " 评价体系。同时,我们努力帮助教师的角色实现三重转变,即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向:学习的陪伴者和价值观的引导者、转向学习动力激发者、转向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者。

您认为未来商科人才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是如何帮助学生提升这些能力的?

刘江会:最近我在文汇报上发表一篇题为 "AI 时代商科教育的转型与重塑 " 文章,这篇文章正好反映了我对您的这一问题的思考。

我认为未来商科人才需构建五大核心能力:一是数字技术与商业智慧的复合能力,既要掌握数字和 AI 等技术工具,更要具备将 AI 融入供应链管理、金融科技等场景的应用性思维能力;二是数据驱动决策的能力,即不仅要精通数据分析工具,还要具备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来支持决策的能力;三是跨界创新与系统思维能力,即能够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勇于探索未知领域,能够在不同领域之间游刃有余,将看似毫不相干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创造出新价值的能力;四是持续进化的学习适应力,即具备通过持续学习实现知识保鲜,以不断适应新的技术环境和商业模式的能力;五是伦理素养与人文关怀,即具备构建伦理框架、践行技术向善的人文领导力,确保 AI 应用合规并维护人类价值。

为塑造商科人才的上述能力,培养适应 AI 时代的管理人才,上海师范大学采取了课程内容重塑、跨学科平台建设、教学方法革新、教师角色转型及人文精神融合等五大策略。

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商科人才

在新时代商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是如何培养即具备创新精神又具备社会责任感的高级人才 ?

刘江会:创新是上海的三大城市品格之一,我们强调 " 韧性 - 才智 - 能力和道德 " 四维人才培养理念,尤其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养成。充分利用业界资源,联合打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例如我们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和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联合开发打造 " 企业开放创新与技术市场发展 " 课程、与德勤中国共同发起成立了 " 卓越技术创新与商业应用实验室 ",联合打造 " 管理领先案例实践 " 课程。同时我们积极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变革挑战,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入专业教学,并构建了贯穿 " 意识培养 - 能力训练 - 成果产出 " 的创新人才培养链,有效回应了数智时代对商科人才的创新需求。

我们深知社会责任感是企业和个人长期成长的核心驱动力,因此我们坚持将社会责任融入 MBA 培养全过程,通过开设《商业伦理与社会价值》、与巴黎理工大学联合打造《ESG 与气候投资》等课程、开发《香樟园远程教育》和《老字号新活力》等公益实践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塑造学生商业伦理观,以 " 责任基因 " 赋能管理者,推动个人、企业和社会价值共创。

对于怀揣梦想、有意向报考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MBA 申请者,您有什么寄语与大家分享?

刘江会:成长需要破界勇气,成功需要责任担当!

上师大 MBA 将以人文与教育基因重塑商业逻辑,助你在 AI 浪潮中锚定坐标,成就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生共赢。

享受学习,成就最好的自己——上海师范大学 MBA 欢迎您!

图文 | MBAChina

转载请留言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商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mba 教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