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生活 昨天
奋斗十余年后,微博终究还是难圆电商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鲜有关注的角落里,微博电商仍在苦苦挣扎。

近日,京东物流与微博电商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号称将双向赋能撬动社交电商新增量。据了解,此前京东物流与微博电商就已落地逆向退货的取件服务,成为后者唯一的总对总逆向退货服务商。在此次合作升级后,京东物流将深度嵌入微博电商生态,从物流服务展示、商家赋能到流量互通,构建全链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以物流服务展示为例,京东物流的服务能力将全面呈现在微博电商的前端场景。换而言之,消费者在商品详情页就可以直观的看到 " 京东物流 " 品牌标识以及 " 送货上门 " 标签。而微博电商此举,显然是希望借助京东物流的高效履约体验,来缩短用户的下单决策时间,提高用户转化率与复购率。

众所周知,盈利模式单一、过度依赖广告业务,是微博一直以来都饱受质疑的一点。但事实上微博从未停止对第二增长曲线的追求,其中就包括电商业务,毕竟广告、电商和游戏历来都是互联网厂商变现的三驾马车。

而且属于微博、或者说新浪的电商梦,其实由来已久。早在 2011 年 3 月,新浪方面就曾斥资 6600 万美元购入麦考林 19% 的股份。尽管如今回过头来看,这一投资并未让新浪从中获益。但正如新浪 CEO 曹国伟所说的那样," 入股麦考林只是新浪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第一步 "。随后在多年的发展中,微博电商就先后经历了向外导流、闭环探索、折中妥协等不同的阶段。

但遗憾的是,尽管微博的入局并不算晚,却错过了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风口,至今在电商行业仍是 " 小透明 "。毕竟在此次与京东物流升级合作之前,已经许久没有微博电商的消息传出,甚至现在百度指数都没有收录 " 微博电商 " 这个关键词。即便微博自己,近年来对于电商业务也鲜有提及。

从更直观的带货数据层面来看,以美食博主蜀中桃子姐所创同名品牌旗下的一款 " 三色叶儿粑 " 为例,同样是在官旗店,同规格产品在抖音的销量已经达到了 9.5 万单,而在微博则仅有 3 单。

至于微博电商至今没能走上牌桌的原因,显然与其在定位上的反复变化,以及决策失误有着直接的关联。

例如此前在微博向外导流时代,虽然凭借与阿里的合作赚得盆满钵满,甚至喊出了 " 请忘记自己是社交产品 " 这样的口号。但说到底,彼时微博电商做的是淘宝客的工作,并没有搭建起真正属于自己的业务基础。在结束与阿里方面的合作后,微博电商便基本处于放养状态,将重心放在了其他更有益于流量变现的业务上,没能继续培养用户的购物心智。

直到 2020 年,或许是受到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短视频平台的冲击,微博方面上线微博小店,标志着其电商业务从原有的引流为主,转向了闭环探索。但由于此前更多担任的是 " 流量供给 " 这一角色,所以此时微博电商既没有商家资源,更缺乏完善的品控体系和服务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社交媒体 " 热点驱动 " 的内容分发模式和逻辑,与电商的交易转化本身便存在一定冲突。而且微博又选择了将流量分发与娱乐话题高度捆绑,这不仅养成了用户 " 吃瓜 " 的心智,也使得内容生态走向了这个方向。最终的结果,就是错过短视频风口的微博,同样也没有赶上直播电商。

随着往事成烟,尽管电商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更为广阔,但市场竞争也要比当年更加激烈。而且面对一众内容平台对用户使用时间的抢夺,微博更是俨然步入了 " 中年危机 "。如今,月活用户下降已经是写在微博财报中的事实。而在创作者生态方面,抛开商业化难题不说,尽管近年来微博并未披露创作者数量的增减,但一系列的举动或许从侧面表明他们的处境并不乐观。

不久前,微博方面宣布下调橙 V 认证门槛 ,包括将近 30 天阅读量指标由 100 万调至 30 万。对此其表示,此举是为了让更多内容优质的中小创作者有机会进入金橙 V 体系,获得更多平台权益的支持。但试想一下,如果创作者数量充沛,微博要做的或许就是设法提高门槛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说曾经微博电商还处于 " 流量富矿 " 与 " 商业变现 " 的夹缝之中,那么现在可能就连流量都难以再称得上是优势了。

总而言之,深化与京东物流的合作或许能为微博电商带来履约体验的局部改善,但如果不能解决 " 用户为什么要在微博购物 " 这个本质问题,所有努力依旧还仅仅只是在做表面文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浪 麦考 阿里 京东物流 抖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