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0 日,零跑汽车以一款定价 9.98 万元至 12.98 万元的紧凑型 SUV ——零跑 B10,再次搅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这款车型不仅以 " 入门即高配 " 的姿态将 600 公里续航、激光雷达、高通双旗舰芯片等配置拉入 10 万元级市场,更以覆盖全球 53 国法规的适应性设计,剑指海外 20 国市场。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少有的技术自研派,零跑通过 B10 的发布,向行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智能电动车的 " 价值革命 " 已进入深水区,而中国车企的全球化野心正在从 " 产品输出 " 升级为 " 技术标准输出 "。
技术普惠是撕掉 " 高价 " 标签的底气
在新能源市场陷入续航、智能配置与价格 " 不可能三角 " 的当下,零跑 B10 的定价策略堪称颠覆。其入门版车型以 9.98 万元提供 510 公里续航,顶配 12.98 万元的 600 公里续航版更搭载激光雷达与高通 8650+8295 双芯片组合,硬件规格直接对标 50 万元级豪华车型。这种 " 越级配置 " 背后,是零跑全域自研技术体系的支撑。从行业首创的 CTC2.0 Plus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到四叶草中央域控架构将整车线束缩短至 996 米,零跑通过高度集成化设计,将传统车企依赖供应商 " 拼积木 " 的供应链模式,转变为自主掌控核心技术的 " 造乐高 " 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自研比例达 65% 的零部件体系大幅降低边际成本;另一方面,软硬件深度协同带来的效率提升,让高阶智驾、智能座舱等功能无需为兼容性妥协。例如,其端到端大模型智驾系统从感知到执行的 200 毫秒级响应速度,正是全域自研闭环的产物。
零跑的技术普惠逻辑,本质上重构了智能电动车的价值标准。过去,激光雷达、城市领航辅助等功能被视为高端车型的专属符号,而零跑 B10 证明,通过垂直整合与规模化应用,这些技术完全可以成为大众市场的标配。这种 " 降维打击 " 或将迫使传统车企重新审视技术路线的选择——当智能配置的边际成本被中国品牌拉平,依赖供应商方案的车企将面临更大的定价压力。
全球化野望,从 " 借船出海 " 到 " 造船出海 "
零跑 B10 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其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车企全球化战略的进阶。与此前依靠性价比攻占海外低端市场的模式不同,零跑选择了一条更艰难但更具壁垒的路径:以全球统一标准定义产品。为适应从北欧极寒到中东高温的极端气候,B10 搭载的 27 合 1 超级热管理系统可在 -35 ℃至 55 ℃全场景下自适应切换,电池抗振性超出国标 3 倍;为满足欧盟环保法规,其座椅面料采用竹炭纤维并通过顶级认证;甚至车内甲醛含量控制也达到母婴级标准。这种 " 全球车 " 定位,与其说是产品力的彰显,不如说是零跑对国际市场竞争规则的深刻理解——只有本土化适配与品质可靠性双管齐下,才能避免沦为 " 出口特供车 " 的尴尬。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的全球化并非单打独斗。与 Stellantis 集团的合资公司让其直接接入后者在欧洲的 550 家服务网点,而与中国一汽的联合研发则打开了技术外供的想象空间。这种 " 产品先行 + 生态共建 " 的双轮驱动,既规避了自主品牌海外拓荒的高成本风险,又为技术输出预留了接口。从 T03、C10 在欧洲的试水,到 B10 的全球同步上市,零跑正在证明:中国车企的出海,可以跳过 " 低端倾销 " 阶段,直接参与中高端市场的规则制定。
智能电动车竞争进入 " 铁桶车 " 时代
零跑 B10 的发布,折射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两大趋势变化。其一,用户需求从 " 长板突出 " 转向 " 无短板体验 "。早期电动车用户可能为续航或加速性能买单,但当下消费者更追求续航、智能、安全、空间的全面均衡。零跑提出的 " 铁桶车 " 概念——即通过全域自研实现核心技术无短板,恰好契合了这一需求。以 B10 为例,其 36300N · m/deg 的车身扭转刚度媲美百万级豪车,LMC 一体化底盘控制技术可在 120km/h 爆胎时稳定车身,这些传统意义上的 " 隐性配置 " 开始成为用户的价值感知点。
其二,价格战的内涵正从 " 配置缩水式降价 " 升级为 " 技术驱动式降本 "。传统价格战往往伴随电池缩水、智驾减配,但零跑 B10 通过 CTC 技术将电池包体积减少 40%,通过四叶草架构将控制器从 50 个压缩至 22 个,这种 " 做减法 " 的集成创新反而提升了产品力。这种模式对行业的冲击在于:当中国车企能够以更低成本实现更高配置,合资品牌的溢价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2024 年零跑 C 系列车型 76.6% 的销量占比,以及 2025 年 50 万辆的销量目标,已显露出这种 " 技术降本 + 配置升维 " 策略的市场号召力。
结语:
零跑的选择或许代表了中国智能电动车产业的某种必然。当电动化转型进入下半场,智能化竞争的核心不再是单点技术突破,而是体系化能力的比拼。通过 B10,零跑正在探索一条差异化路径:以自研技术掌控成本,以全球标准定义产品,以生态合作扩大边界。这种模式若能跑通,将不仅为零跑打开增长空间,更会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 " 技术 - 市场 " 双循环的新范本。
零跑 B10 的上市,打破了 " 智能 = 高价 " 的认知惯性,重新定义了全球市场对中国电动车的期待,更预示着一个新竞争时代的到来:在这里,技术普惠与全球化不再是矛盾的命题,而是中国车企换道超车的双重引擎。正如零跑创始人朱江明所言:" 智能科技不应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应成为大众生活的标配。" 当更多中国品牌加入这场 " 价值革命 ",全球汽车产业的权力结构或将迎来更深远的重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