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 04-08
“变革”一年,吴泳铭交出新答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来源:猎云精选;文 / 孙媛

" 变革 " 一年,昨日,吴泳铭带队的阿里交出了一份最新答卷。

首先就全年来看,阿里依然保持上升态势,2024 财年收入达 9411.68 亿元,同比增长 8%;经调整 EBITA 同比增长 12% 至 1650.28 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 11% 至 1574.79 亿元。

不过对比之下,四季度稍显逊色,虽然收入 2218.74 亿元,同比增长 7%,超市场预期;但经调整 EBITA(息税摊销前利润)和调整后净利润均出现了下滑,分别同比下滑 5% 至 239.69 亿元、同比下滑 11% 至 244.2 亿元。

而这样的下滑背后,是促进了业务加速发展的投入使然。

过去一年,阿里围绕 " 用户为先、AI 驱动 " 的战略方向,在淘宝天猫核心用户体验、核心公共云产品和 AI 基础设施、海外电商三大领域坚定投入。正由于加大对电商业务的投入,以及授予菜鸟员工的留任激励,同时投资的上市公司市值下降,四季度反映投资损益的净利润有所下降。

不过随之而来的收效也很显著,财报中本季度淘天 GMV、阿里云核心公共云产品收入、AI 相关收入三位数增长及海外电商均交出了增长的成绩单,也让吴泳铭在集团战略见效下看到了 " 阿里正在重回增长轨道 "。

电商依然扛把子,AI、大模型搭建增长引擎

在吴泳铭曾向外界披露新战略大图中,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 驱动的科技业务,全球化的商业网络,是阿里未来十年重要优先级的三个方向。

在四季度财报中,可以看到去年末吴泳铭兼任起淘天、阿里云智能 CEO 以来,在推动集团核心电商业务相关板块高效的战略协同和高强度资源投入上,他正加速带队以技术创新引领变革。

此前,吴泳铭为淘天定调:2024 年对于淘天集团是综合能力提升之年,也会是一个投入的大年。此次电话会上,他也直接表明淘天最核心的(工作)还是提升总体的用户电商购物体验,以及消费者体验提升带来的 GMV 增长。

吴泳铭表示,在投资客户体验,包括物流、客服等,针对不同的供给,淘天会用不同的产品组合去提升产品的效率与服务体验,在品牌商、渠道商和产业带工厂 / 白牌市场三个供给端,会用不同的产品形态或者不同的经营模式去提升其中商品的价格力以及转化效率,最终从总体上因商品力和服务,让客户回到淘宝购买。

此外,吴泳铭还强调市场整体的丰富性对淘宝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支撑。

" 所谓 ‘万能的淘宝’是现在中国电商市场竞争淘宝非常独特的价值。阿里在保持整个淘宝市场的丰富性基础上,再对一些核心的、动销率高的产品提供更高的商品效率。通过这两个维度的持续提升,从而建立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独特竞争优势。"

为此,去年 12 月底开始,淘宝先后推出了仅退款政策、新疆地区包邮服务、先用后付、规范上架预售时间及虚假发货问题、店铺体验评分系统升级、网页版全面改造等一系列措施,提升用户从售前、售中到售后的全程体验。

面对电商竞争纷纷打出 " 底价 " 标签,淘宝还在持续推进价格力建设,扩大优质低价供给,不仅年初淘工厂深入产业带进一步升级,4 月百亿补贴更首次启动 " 百亿秒杀节 "。商家端自 2024 年以来陆续发布了 10 款 AI 经营工具。

也正是这些投入,让淘宝天猫业绩表现全面超越市场预期,成为本季阿里财报的重要亮点。

本季度,淘天集团收入达到 932.16 亿元,同比增长 4%,其中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长 5%。

截止 3 月 31 日季度内,淘宝天猫商品交易总额(GMV)、订单数均取得同比两位数增长,88VIP 会员数量突破 3500 万人,同样保持双位数增长。

与此同时,阿里海外业务表现同样不俗,本季度该集团收入同比增长 45%,达到 274.48 亿元,旗下零售平台的季度整体订单同比增长 20%。

其中,国际零售商业收入为 222.78 亿元,同比增长 56%;国际批发商业收入为 51.70 亿元,同比增长 11%。财报显示,阿里海外电商强劲的业绩主要由跨境业务增长驱动,尤其是速卖通平台的 Choice 业务。

从收入占比上,国内的淘天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 54.38%,可以说是阿里电商基本盘稳中求盈的两驾马车。

同时,受国内外电商业务增强协同作用,阿里本季度持续支持菜鸟推进全球智能物流网络建设下,3 月撤回 IPO 的菜鸟,受益于支持速卖通的跨境物流履约服务收入带动,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30% 至 245.57 亿元,并于季度内,将 5 日至 10 日达优质物流服务覆盖范围新增 4 个国家,累计覆盖 14 个国家。

而阿里云作为阿里系产品的技术底座,在吴泳铭确定实施 AI 驱动、公共云优先的策略下,在公共云产品和 AI 收入上也收效颇丰。

本季度,阿里云收入为 255.95 亿元,同比增长 3%,其中核心公共云产品收入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AI 相关收入持续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同时,阿里云持续盈利,经调整 EBITA 同比增长 45%,达到 14.31 亿元。

基于规模化的基础设施和先进技术带来的成本优势,今年 2 月,阿里云先是宣布史上最大力度降价,在 4 月又把降价举措进一步扩大至海外公共云产品,提升其全球市场的竞争力。AI 相关收入来自基础模型公司、互联网公司,以及如金融服务、汽车等不同行业客户。

日前,阿里云发布了通义千问 2.5 版本。数据显示,通义大模型通过阿里云服务企业超过 9 万、通过钉钉服务企业超过 220 万。同时,阿里云也正在布局闭源模型,全面推进 AI 大模型产业应用,已与大部分头部中国大模型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

吴泳铭曾表示,成功的科技公司必须具备穿越科技周期的能力。而他也认为,大模型及 AI 就是解法。财报会上,吴泳铭的回复又再次证明了阿里对 AI 和大模型的重望,并归结于三个目标。

一是通用人工智能的探索;二是通义大模型与阿里的商业模式天然匹配,把通义大模型与阿里云的基础设施进行软硬件协同优化,来为中国企业提供大模型推理服务,同时提供云服务和大模型;三是为阿里巴巴其他 AI 业务提供基础模型的支撑,比如钉钉、夸克、淘宝能够拥有一个更好的底层开发平台。

吴泳铭认为,当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使用阿里开源模型时、当他应用部署到线上时,他会非常自然地选用阿里云的服务,因为阿里云上 " 通义千问 " 开源模型提供的性价比最好、对他来说最熟悉。而这就是 " 通义千问 " 大模型与阿里云生态以及阿里云商业模式可相结合的简单例子。

于阿里云的未来,吴泳铭有信心,其商业化营收在 2025 财年下半年重返双位数增长。

从四季度财报来看,通过对电商和云两大战略重心的统一指挥和高强度持续投入,阿里已将变革确定落实到淘天、云、海外、AI 四大核心方向,并开始收效。

" 重拾增长 "2024,吴泳铭担子不轻

纵观过去的 2023,阿里变化和调整不断。

从启动史上最为重大的 "1+6+N" 组织变革,再到现在,阿里可谓新的战略重点和发展路径已经清晰呈现。

蔡崇信和吴泳铭先于去年 9 月份正式接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和 CEO。随后,吴泳铭宣布确立 " 用户为先、AI 驱动 " 两大战略重心,并围绕这两大重心进行业务梳理,重塑业务战略优先级。

从分拆上市再到 " 生变 ",吴泳铭在业务集团的独立性和协同性之间着力取得平衡,实现发展的最大合力。伴随着去年底他对淘天和阿里云 " 两手抓 ",阿里巴巴专注战略核心业务发展的阵型已基本形成,并开启了新一轮创业征途,也带来了管理团队的年轻化改革。

但 " 身兼多职 " 的吴泳铭,着实担子不轻。

就拿吴泳铭带队的淘天跟阿里云来说,本季度增速分别为 4% 和 3%,相对于上一季度的 2% 和 3% 增速有所上涨,但依然趋缓,增速分别排在六大集团的倒数第三、第二位。

至于高速增长的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和菜鸟,更是仍还处于以高投入换高增长的阶段。

由于对包括速卖通 Choice 和 Trendyol 的跨境业务等业务的投入增加,国际零售商业集团其经调整 EBITA 从去年同期的亏损 21.71 亿元,拉大到本季度的亏损 40.85 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88%。

对此,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联席董事长兼 CEO 蒋凡在业绩会上表示,一方面在新兴市场尤其是在中东投入比较激进,另一方面就是 AE Choice 商业模式的占比一直在爬升,而这种商业模式在切换的过程中,本身盈利能力还需要时间。但随着新模式的逐渐稳定,在追求增长的同时,也会更多地关注商业模式效率。

而菜鸟 3 月撤回 IPO,为安抚内部,阿里巴巴也主动进行了不少投入,向内部授予了一大笔激励费用。本季度,菜鸟经调整 EBITA 为亏损人民币 13.42 亿元,而 2023 同期为亏损 3.19 亿元。对比显示,多出来的约 10 亿元亏损,正是授予菜鸟员工的留任激励。

同时,淘宝天猫和速卖通是菜鸟的最大客户,更是与菜鸟的发展强关联。而吴泳铭在财报电话会上也表示,撤回了菜鸟的 IPO 申请,就是希望加强与电商业务协同,集团将继续支持菜鸟扩大全球物流网络。

这边投入不能停,那边原有计划售出的非主营业务部分仍在持续消耗阿里净利润。

本季度内,主要是由于高鑫零售及阿里健康的收入下降,所有其他分部收入(含高鑫零售、盒马、阿里健康、银泰、飞猪、钉钉等)实现营收 514.58 亿元,同比下降 3%。

该部分经调整 EBITA 亏损达 28.18 亿元,同比 2023 年的亏损 18.55 亿元扩大了 55.31%,阿里方面表示主要是由于盒马的亏损增加以及灵犀互娱(UC、夸克)盈利水平下滑所致。

此外,本地生活集团和大文娱集团本季度虽收入同比增长 19% 和 15%,但依然处于亏损收窄的状态。

在电商、AI、出海、本地零售等更多领域的全力投入下,重拾增长的阿里也需要更多投资信心和外界助力。

本次财报对外释放了两个信息,一是继 2023 财年年度股息派发约 25 亿美元后,2024 年派息总额约为 40 亿美元(约近 300 亿元);二是阿里巴巴预计于 2024 年 8 月底完成香港主要上市转换。

对于股东回报计划,吴泳铭表示这是长期计划,而且一直在执行,也会继续执行,把回购与股利作为统一来看,将其视作股东回报的两种方法,并透露 2023 财年公司回报了约 130 亿美元,到 2024 财年则增至 165 亿美元。

就持续提升股东回报这一动作,可以看出吴泳铭及阿里对未来长期发展充满信心,而完成香港主要上市转换则是希望让更广泛多元的投资者,来为阿里后续持续投入添砖加瓦。

过去一年,是阿里巴巴自我转型的一年,吴泳铭很高兴阿里的业务和组织调整已经取得了成果。但于未来,他也深知这场 " 转型之旅无疑会面临挑战 ",并给出了 " 新的财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 的答复。

吴泳铭带队的阿里,俨然已在重启创业征途的路上。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吴泳铭 淘宝 阿里 ai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