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黄宇昆
行长空缺近 8 个月后,浙商银行(601916.SH;02016.HK)迎来新任行长人选。
4 月 2 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决定,陈海强任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并提名陈海强任浙商银行行长。
" 陈海强曾长期在一线工作,担任过浙商银行两家重要分行的行长,还担任过总行的首席风险官,分管过多条业务线,是我们行里自己培养起来的干部,具有丰富的银行经营管理经验,此次提名为行长,也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界对浙商银行工作的重视和肯定。"4 月 3 日下午,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在该行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过去一年,浙商银行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双实现增长,资产规模达到 3.3 万亿元。" 双强 " 组合到位后,业内对于这家万亿规模的全国性股份行未来的经营战略也颇为关注。
" 时代不会辜负长期主义者,只有坚持长期主义才能成功穿越周期。" 陈海强在业绩会上表示,浙商银行不会一味追求规模情节,不走垒大户的老路,不会关注短期业绩、挣快钱,这些都是浙商银行追求长期价值的选择方向。
来源:图虫创意
原行长辞任近 8 个月,副行长补位行长
2024 年 8 月 18 日,浙商银行原行长张荣森因个人原因辞去该行执行董事、行长职务。张荣森于 2021 年 6 月获聘为浙商银行行长,彼时辞任也较为突然。去年 8 月 9 日,浙商银行董事会刚刚完成换届,张荣森成功连任行长,至公告辞职日不到 10 天。
当时浙商银行表示,在董事会聘任的新行长任职资格获金融监管总局核准之日前,由董事长陆建强代为履行行长职责。
时隔近 8 个月,浙商银行新任行长人选落定。今年 4 月 2 日,浙商银行公告称,陈海强出任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并获提名为浙商银行行长。
公开信息显示,陈海强出生于 1974 年 10 月,浙江宁海人,硕士学位、正高级经济师。曾任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副主任科员,招商银行宁波北仑分理处副主任(主持工作)、宁波北仑支行行长、宁波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副行长等职。
2015 年,陈海强加入浙商银行,历任浙商银行宁波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浙商银行杭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浙商银行行长助理、首席风险官等职,2020 年 7 月任浙商银行副行长。
" 陈海强曾在多家银行业务和重要管理岗位任职,专业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比较强;在浙商银行两家分行担任一把手期间,重大局、善沟通,能够倾听和包容不同观点,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综合协调能力较强。" 熟悉陈海强的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待陈海强正式出任浙商银行行长后,该行的的高管架构将呈现 " 一正三副 " 的格局,包括行长陈海强在内,副行长景峰、骆峰、林静然均为 "70 后 ",主要高管较为年轻化。
年报数据显示,陈海强(作为执行董事、副行长)、景峰、骆峰、林静然四人 2024 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分别为 131.90 万元、131.90 万元、131.90 万元、135.86 万元。不过,年报中并未披露原行长张荣森的薪酬情况。
" 接下来我们会尽快召开董事会,按照相关程序完成聘任工作,并报送监管部门核准,期待浙商银行的日常经营在陈海强的带领下行稳致远,向市场交出满意的答卷。" 陆建强表示。
有银行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陈海强是实干派,管理经验丰富,重视风险处置和风控合规管理,有经营思路有想法,对宏观形势、金融市场和银行业发展都有独到的见解,相信他会带领经营班子为浙商银行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非息收入占比增长,历史包袱基本出清
陈海强在业绩会上介绍,近年来,浙商银行及时优化调整风险偏好,推动授信风控逻辑,从重视财务指标向重视社会口碑转变,从门槛式审批向陪伴式服务转变,从把关式静态风控向过程式动态风控转变。
" 面对净息差的持续收窄,股份行两头受挤等问题,我们从战略层面提出了智慧经营的理念,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快数字化转型,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陈海强表示。
来源:浙商银行业绩会
年报显示,2024 年,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676.50 亿元,较上年增加 39.46 亿元,增长 6.19%,其中利息净收入 451.57 亿元,较上年减少 23.71 亿元,下降 4.99%;非利息净收入 224.93 亿元,较上年增加 63.17 亿元,增长 39.05%。归母净利润 151.86 亿元,较上年增加 1.38 亿元,增长 0.92%。截至 2024 年末,浙商银行总资产 3.33 万亿元,增长 5.78%。
从营收结构来看,浙商银行 2024 年非利息净收入占比达到 33.25%,较 2023 年上升 7.86 个百分点。非息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 44.87 亿元,较上年减少 5.53 亿元,下降 10.97%;投资收益为 113.38 亿元,较上年增加 24.95 亿元,同比增长 28.21%;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 35.16 亿元,较上年增加 32.22 亿元,同比增长 1095.92%。
浙商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其他非息净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是该行加强市场研判和专业能力建设,把握债市收益率下行机会,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收益较好。
" 过去两年,在代销保险和基金等减费让利的背景下,整个行业的手续费净收入都是下降的,我们通过扩大客群基础,丰富产品货架,强化专业服务,虽然手续费净收入较 2023 年也有所下降,但是降幅是明显小于同业的。" 浙商银行行长助理侯波在业绩会上表示。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 2024 年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为 254.94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8.98 亿元,不良贷款率 1.38%,比上年末下降 0.06 个百分点。
近年来,浙商银行保持较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年报显示,2024 年,该行向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不良贷款 201.44 亿元,较 2023 年度的 53.75 亿元增长 274.77%。全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281.95 亿元,较上年提升 7.97%。
分业务类型来看,截至 2024 年末,浙商银行的公司不良贷款为 169.96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14.86 亿元;不良贷款率 1.36%,比上年末下降 0.01 个百分点。个人不良贷款 84.98 亿元,比上年末减少 5.88 亿元;不良贷款率 1.78%,比上年末下降 0.13 个百分点。
陆建强坦言," 做金融真的要坚守合规,宁可少挣一点钱没事的,慢一点没事的。如果冒进,冲破合规,看上去增长很快,到后面一地鸡毛。这就是浙商银行前几年的画像。"
其进一步表示,近三年来,浙商银行始终把风险化解作为头等大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化解处置风险,浙商银行的历史包袱基本出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