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司空见惯的水饺,竟然也能创造世界记录?
" 包非遗水饺,创世界纪录!"3 月 30 日,中国孝道文化世界纪录 " 喂长辈第一口水饺 " 在苏州高铁新城喜福里广场宣告诞生。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活动由中国水饺知名品牌喜家德发起。一家于 2002 年创立于黑龙江鹤岗的水饺连锁品牌,为何要挑战孝道文化世界纪录?
在《一点财经》看来,这场活动不仅是孝道文化的一次有效传播,也是中式餐饮行业的一场价值实验。当多数餐饮品牌沉迷于流量争夺与价格战,喜家德在对用户需求、商业逻辑与社会责任进行精准把控,并且验证了一个反常规的认知:
传统饮食品类,也能成为现代商业的超级载体。
从饱腹到传情——用户价值的升维
中国餐饮业的战场上,年轻人往往是被争抢的黄金资源,喜家德则锚定另一群人—— 30 岁以上家庭的人群,并且定位高于传统饺子馆。
这种差异化的定位,像一把精准的尺子丈量着中国家庭消费升级的脉搏。中国家庭消费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迁,摩根士丹利预测到 2030 年中国家庭人均收入将翻一番,而购买力将由 35-44 岁和 55 岁以上年龄段主导。
此次活动上,可以看到很多一家三口或者四口的大家庭,这些人群也是喜家德的主力消费客群。他们对价值的敏感度高于价格,而且更讲究品质和体验。不过,许多家庭也存在相似的三大焦虑:
双职工家庭的陪伴缺失,文化断层导致的认知缺失以及预制菜泛滥引发的信任缺失。
首先说陪伴缺失。
根据国家统计局 2023 年的数据,我国双职工家庭比例达 70% 以上。大多数家庭需要同时应对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对孩子的陪伴是缺失的。这种结构性矛盾也催生了 " 陪伴经济 " ——很多父母愿意参与能修复家庭关系的商业活动。
苏州张女士的儿子很调皮,老师曾建议她多参加亲子活动,陪伴孩子成长。在这次活动上,张女士惊讶地发现,让人头疼的孩子变得非常乖巧:擀皮、包馅,一招一式都做得有模有样,她不由地感慨:" 突然觉得孩子长大了。"
传统餐饮企业往往将 " 用户体验 " 局限在菜品与服务,而喜家德则把饺子变成了情感载体,将包饺子转化成了亲子互动体验,缓解了现代家庭的 " 陪伴焦虑 "。
据喜家德运营负责人介绍," 喂长辈第一口水饺 " 一直以来都是喜家德的特色亲子活动,2024 年在全国 45 座城市的商场、门店开办超过 1 万场,累计超过 10 万组家庭参与。可以说,这些活动让水饺实现了从饱腹到传情的升维。
其次是文化断层导致的认知缺失。
在肯德基与麦当劳席卷中国市场的三十年里,汉堡薯条不仅改变了年轻人的饮食结构,更悄然重塑了文化认知。很多小孩清楚地知道巨无霸的各种配料,却对饺子这样的中国传统美食了解甚少。
这种认知断层背后,是中国传统饮食符号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集体失语,无疑是让人遗憾的。
事实上,饺子不仅是一种食物,也是一种文化载体。此次活动现场,水饺均由民间传统非遗技艺(喜家德独创高氏传统水饺技艺)包制而成。不少小孩还学习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包括东汉张仲景的 " 祛寒娇耳汤 "、" 上车饺子下车面 " 里的游子情结等等。
饺子也是中外文化的一座桥梁,尝到女儿亲手喂上的第一口水饺,因撤侨定居中国农村的外国母亲卡佳非常激动。此时的她才明白,当家中老人笑着问孩子 " 第一口给谁吃 ",不是饥饿的催促,而是含蓄的亲情邀约。
另外,就是预制菜泛滥引发的信任缺失。
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超过 5000 亿元,且处在高速增长态势,但依然有不少消费者担忧其营养与安全。" 餐饮信任 " 正在成为一种稀缺品,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缓解消费者焦虑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所见即所得,将生产过程转化为 " 透明化剧场 "。在活动现场,喜家德的工作人员表示," 我们坚持‘当日现拌、新鲜现做、拒绝预制’,保证生产过程每个环节都看得见新鲜。"
总体从这次活动来看,喜家德重构了一种新的饮食体验,即 " 食物 + 情感 + 文化 " 的复合体验,在餐饮行业创造出新的用户价值。
商业价值的 " 双链 " 支撑——思维链和供应链
饺子赛道看似红海,实则暗藏结构性机会。
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3 月,全国饺子馄饨门店数约 16 万家,其中饺子门店占比近七成,预测 2025 年饺子馄饨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但长期以来,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集中度较低,饺子馄饨行业存在 " 强品类、弱品牌 " 的痛点。
说白了,水饺品牌需要在市场中找到更多 " 存在感 ",《一点财经》认为需要从两方面进行。
首先是差异化的定位。
根据《定位》理论的核心原理 " 第一法则 ",品牌要在预期顾客头脑里区隔于其他品牌,真正占据有价值的地位,成为某领域的第一,以此赢得更好的长期发展。
就像喜家德避开热门人群,聚焦 30 岁 + 人群,定位中高端。这能让喜家德在同质化严重的水饺市场中更容易获得关注度。同时,它也能凭借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收获更高的品牌溢价,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其次,就是要跳开商业边界的思维桎梏。
如果你问迪士尼是什么企业,很多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有人说是影视公司巨头,也有人说是主题乐园扛把子。事实上,如果你去迪士尼总部大楼参观,他们会给你展示一张宣传画,上面写着一句话:" 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是生产快乐的。"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迪士尼没有把自己锁死在某一个领域,而是在 " 为人类制造快乐 " 的使命的牵引下,延伸出影视、主题乐园、IP 授权等各项业务,从而极大程度上延伸了商业边界,创造了更大的商业价值。
同样,如果餐饮企业只是把视线局限在餐厅,那么也就限制了品牌的商业价值,喜家德显然深谙此道。
喜家德名字中的 " 喜 " 取自于喜庆,因为中国人习惯在喜庆日子吃饺子。" 家 " 则是 " 家文化 ",即为顾客营造家的氛围,就像在家吃饺子一样放心。
可以看到,喜家德就将用餐场景进一步延伸为 " 情感消费 ",给消费者带来开心体验的同时,也为自己打开了商业空间。比如,在这次活动的现场,投壶、捶丸游戏与非遗包饺体验交织,家长带着孩子边玩边学 " 四杖擀皮法 ",如同创造了一个亲子乐园,也提升了喜家德的商业潜力。
喜家德的商业版图,建立在一个看似矛盾的命题上:如何让一碗手工水饺既保留 " 妈妈的味道 ",又能征服全国消费者的味蕾?支撑这一切的,是深厚的 " 供应链功夫 "。
2006 年,喜家德就建立了城市中央厨房模式。在每一个有喜家德门店的城市,喜家德都会设立专业配送食材的城市中央厨房,实施标准化统一管理。
如今,每天凌晨 4:00 喜家德位于全国的 35 座中央厨房就开始运转,每个环节明确工艺流程和加工标准,6:00 开始冷链配送,7:30 送达到店,放入店内冷藏柜 0 ℃保鲜。10:00 门店开始营业,每天新鲜现做,15:30 则检查馅料,当天食材当天用。
这种食材全程冷链配送与智能恒温管理,能够保障品质的稳定性,也让喜家德真正做到现包现卖、拒绝预制,支撑起 " 新鲜现做 " 的承诺,打破中式餐饮 " 难以标准化 " 的魔咒。
除了现代化的中央厨房,传统的非遗也在为美食注入新的时代活力。比如,喜家德的招牌产品为 " 虾三鲜 " 水饺,采用 " 一字型长条 " 设计(长约 9 厘米)。这种独特工艺让真材实料看得见,方便消费者直观观察馅料方便两口食用,增强卫生信任感。
这家始于东北的水饺小馆,正在验证最传统的饮食载体,也能讲述最现代的商业故事。眼下,喜家德已经入驻了 40 多座城市,拥有 800 多家直营店和 2700 多万会员,并且获得 "2024 年胡润中国餐饮品牌 TOP100" 等称号,向外界证明了自己的商业价值和潜力。
社会价值的 " 隐性杠杆 " ——文化传承与责任担当
按照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说法:企业是社会的器官,任何企业得以生存,都是因为它满足了社会某一方面的需要,实现了某种特殊的社会目的。
说白了,商业价值的更高阶形态,是成为社会的毛细血管。
" 喜家德 " 中的 " 德 " 不仅来自创始人的名字,更是取义 " 百事德为先 " ,强调品质与企业的责任感。喜家德能够创造不俗的商业价值,除了满足中国家庭对高品质水饺的需求,也在于将商业行为融入到社会发展当中,用企业责任创造了良好口碑。
首先,就是它将非遗传承融入到企业化实践。
多数非遗项目受限于博物馆的静态展示,成为被遗忘的那一个。要真正做到非遗工艺的传承,首先需要做到传播,即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这需要发挥社会多方的力量,毕竟 " 众人拾柴火焰高 "。
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商业的力量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各种活动 IP,扩大非遗的声量,实现非遗 " 保护—传播—加大保护 " 的闭环。此次喜家德的吉尼斯记录就是一个典型,它通过商业化场景激活非遗文化的生命力,让更多人关注和重视非遗,同时它也在更多人群中创造了优质口碑,提升了品牌价值。
其次,就是它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文化输出,已经成为中国的时代主题。《哪吒 2》和《黑神话:悟空》的爆火,都在向全球秀出中国文化的魅力。事实上,文化输出的载体可以是电影,可以是游戏,也可以是水饺。
喜家德连续 6 年为达沃斯论坛提供晚宴,这不仅提升了品牌调性,也让中国水饺登上国际舞台成为 " 东方饮食符号 ",以美食为纽带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去年,喜家德开启全球化战略,目前也已经开出巴塞罗那首店、纽约首店,让中国水饺走向更遥远的海外。
今年喜家德的吉尼斯挑战活动,并非二者的首次结缘。早在 2015 年,喜家德就参与发起了 " 最大规模烹饪课,最多人包饺子 " 活动,共有 6334 人挑战成功,创下 " 史上最多人包饺子 " 世界纪录。十年后喜家德再次挑战吉尼斯,不仅是对传承中国文化的坚持,也显露出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初心。
当然,中餐品牌要真正走出国门,还需要重视供应链和品质,要用国际化视野打造品牌,让全球品尝独具特色的中国美食。
放眼全球,国内依然是饺子最大的大市场,海外市场相对较小。这意味着,喜家德等中国水饺品牌进军海外市场会是一个长周期,可能需要长期主义的精神才能看到效果。
结语
喜家德的吉尼斯挑战,本质是一场在 " 用户、商业、社会 " 的三重维度上创造价值的实践。
它证明中式餐饮品牌如果能将用户价值锚定情感与文化,商业价值根植供应链与场景创新,社会价值绑定非遗与责任,便能在红海市场中开辟增长路径。
随着海外扩张加速,喜家德需直面 " 文化适配性 " 挑战,比如欧美对饺子认知局限,但其 " 用中国味道讲世界故事 " 的思路,已然为中式餐饮全球化提供了新范式。
欢迎在留言区评论。我们会在每周留言点赞前三名(统计周期为 7 天)的评论中选出 1 位网友,送出德鲁克管理书籍套装一套。
▽ " 点赞 " 是喜欢,
" 在看分享 " 是真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