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安徽高速公路事故被曝出后,新能源汽车碰撞后车门难以开启的问题再次引发热议。
目前,对于事发时涉事车辆车门是否被锁死仍未有定论,小米汽车方面也回应:" 我们尚未接触事故车辆,无法分析事故时车门是否可以打开。目前,就事故时车门是否能够打开,没有准确的结论。"
不过,新能源汽车发生严重碰撞事故后车门无法开的情况却并非个案。为何发生严重碰撞事故后车门会难以开启?车主如果不幸遇到碰撞事故又有哪些办法可以顺利开门?
严重碰撞后开门为何这么难?
在新能源汽车发生严重碰撞的事故中,除了电池安全问题,车门无法打开的问题也值得关注。此前,就有部分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发生碰撞事故后出现车门无法打开、隐藏式门把手没有弹出的问题。
实际上,这与新能源汽车自身的设计和制造特性密切相关——一是为了保护电池安全的全车断电机制,二是隐藏式门把手本身的设计缺陷。
由于发生严重碰撞事故时,动力电池可能会受损,从而引发动力电池起火、爆燃等危险后果,因此" 全车强制下电 " 往往是新能源汽车在突发情况下采用的紧急保护机制。不过,动力电池断电并不代表车门就一定无法控制和打开,还与更多因素相关。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接受《消费者报道》采访时表示:"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新能源车都有两套电池系统,除了动力电池以外,还有为车灯等提供电力的 12V 小电瓶,一般来说即使动力电池断电后,12V 小电瓶还是能正常工作的,如果车身受损严重或车门控制系统被损坏,或者 12V 电瓶没电了,那么 12V 电瓶就不能正常控制车门打开,加上车门因碰撞变形,也可能会导致无法开门。"
此外,除了车辆强制断电机制以外,不少新能源汽车热衷的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与传统机械式门把手相比,许多隐藏式门把手有着更复杂的机电结构,内含电机和传感器,需要车辆或小电瓶供应电力让其工作。
因此,如果发生严重碰撞事故,驾乘人员失能无法从内部开门,而车门又因碰撞变形导致隐藏式门把手卡住,或者在门把手弹出前电力供应被切断时,车门将很难从外部被正常打开,从而耽误救援。
与此同时,张翔指出,发生严重碰撞事故后车门无法打开并非只有在新能源车上才会出现,从目前汽车车门的普遍设计来看,燃油车或油电混合车型也同样可能会出现类似问题。
2022 年 7 月 28 日,一辆雷克萨斯 LM在贵港高速行驶时发生事故并起火,社交媒体流传的视频显示,涉事车辆无法开门,车外多人用钢管撬门也无法打开车门,最终事故造成车上人员一死两伤。
2012 年 1 月 11 日上午,广深高速东莞长安出口路段一辆宝马汽车撞上护栏后发生自燃,由于碰撞导致电路短路,电子门锁系统失效,加上车身变形挤压车门框架,机械解锁装置无法操作,车门无法打开,造成车上 6 人遇难。
遇事故可以这样紧急开门
那么,当遭遇突发情况而车门又无法正常打开时,车内人员应该如何自救?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车辆普遍有应急机械开门功能。小米用户手册显示:" 当全车上锁后,如车门内解锁按钮失效或遇紧急情况需要开启车门时,您可以拉动车门内应急机械拉手,应急开启车门。"
以小米 SU7 为例,应急机械拉手位于车门内饰板的下方、储物格附近,拉动该装置即可打开车门。
▲小米 SU7 的应急机械拉手
如果是 MPV 车型的侧滑门,同样在车门内饰板的下方配备应急机械拉手装置。以小鹏 X9 为例,可以先按压该装置上面的盖板,找到里面的黄色拉环并拉动,即可开门。
▲小鹏 X9 侧滑门的应急机械拉手
此外,目前部分车型还有紧急破窗功能。以极氪 7X 为例,除了应急开门拉手以外,还配备紧急破窗功能,上述装置均在车门把手下方位置。
▲极氪 7X 的应急机械拉手和应急破窗装置
然而,上述情况均是在车内乘员意识清醒和具备活动能力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如果只能依靠车外力量救援,则可以在破除车窗后,拉动上述应急机械拉手开门。
▲小米 SU7 用户手册
《消费者报道》注意到,小米汽车的车辆说明书上虽然说明有紧急开门功能,但是未在手册内明确标明机械拉手的具体位置。
不要把生命交给汽车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汽车在出厂前均经过严格的碰撞测试。不过,这些碰撞测试一般是在时速 40km~60km 的条件下进行,而严重的碰撞事故时速往往超过 100km,会对车辆造成严重损伤,对车内人员逃生和车外人员救援都是一大考验。
因此,面对屡屡发生的交通事故和救援难题,汽车行业亟需建立统一的电动车门安全标准,尤其在传感器灵敏度、应急解锁等环节设置强制规范。
实际上,对于车门的安全,我国在这方面早有强制性规定:车辆碰撞后必须能够自动解锁。国标 GB 11551-2014《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规定:车辆在碰撞过程中,车门应关闭但不锁止;国标 GB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规定:车辆在碰撞试验后必须能够打开足够数量的车门,以便乘员能够正常进出。此外,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明确要求:碰撞发生后无需使用工具就可开启车门。
目前,汽车产品更新迭代速度较快,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日新月异,这些新的技术和功能仍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因此,高速发展的汽车工业,需要各方努力来避免粗放式发展。
有业内人士指出:" 对于车主来说,开车的时候一定要安全驾驶,尤其是在路况复杂的路段,切忌快速行驶和盲目相信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平时用车前要充分阅读使用说明书和用户手册。对于车企来说,应避免夸大宣传部分功能配置,汽车制造应该安全至上,并加强对用户的风险提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