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故事 20小时前
“自律独处30天赢取20万”,现实版的“鱿鱼游戏”正在上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只需要在一个房间里,自律打卡 30 天,就能拿到 20 万奖金。"

这样的自律挑战工作室在短视频平台层出不穷。

如果是你,你会参加吗?在这场挑战的背后,是突破自我限制、挑战自我成长的人生训练,还是交钱被骗、耍得团团转的一场精心骗局?

本期显微故事带你走进这些自律挑战工作室,看看他们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

文 | 马孔多

编辑 | 卓然

" 给你一个房间,只要你能够自律独处 30 天,就能拿走 20 万现金。"

这样的条件,谁不会心动?

然而,你必须遵守一些规则。例如," 每天晚上 10 点前睡觉,早上 6 点前必须亮灯起床,不得午睡;每天只能在晚上 9 点开始,玩 3 分钟手机;全程要呆在摄像头下,不得遮挡脸部超过 3 秒钟;房间内酒水饮料、零食不得动用…… "

王海潮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这样的挑战,决定去试一把。

普通人的 30 天,可能是月薪五六千元,王海潮的 30 天,却只有 3000 元,而现在只要参加这个挑战,他可以用 30 天换来 20 万元。

王海潮今年只有四十来岁,在一家物业公司做保安。在这之前,他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不景气,赔了很多钱。当保安这两年,王海潮一直想着辞职,想重操旧业,去开个什么店,赚大钱。

家里人一直说王海潮爱折腾,但又没那个资本来折腾。几句话怼得王海潮哑口无言,只能在保安亭里一直做下去。

他每天的工作很轻松,几乎没啥活,没事就刷短视频。直到他刷到这样一则挑战,他仿佛看到了希望,仿佛有一只大手要将他从生活的泥沼中拉上来。

图 | 一些自律挑战视频

他在平台上搜索这样的视频,想要继续了解项目规则。在这些视频里,参与者大多是负债 20 万以上的中年人,主办方声称只要按照规定完成一定时限的自律挑战,就可以帮助他们偿清债务。

他晚上回到家,在饭桌上告诉家人。老实本分的妻子告诉他,这肯定是个骗局,天上不会掉馅饼。儿子告诉他,这不就是鱿鱼游戏吗?纯粹忽悠人。

图 | 《鱿鱼游戏》剧照

王海潮不懂什么是鱿鱼游戏。他心里痒痒的,总觉得这个挑战不是骗人的,因为有游戏规则摆在那,只要按照规则执行完成,不就是可以赚到大钱了吗?又没有让你去投资、去理财。

他瞒着家人,加了账号里的客服微信,详细了解参与方式。客服打来语音电话,跟他讲解游戏规则。最后告诉他,只要独处 30 天,就可以拿走 20 万。王海潮听着热血澎湃,仿佛中了彩票一般。

他问客服,能不能多次参加?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王海潮盘算着,一年参加 3 次,就可以赚到 60 万。

当得知活动需要缴纳 9000 元报名费时,王海潮稍微有点泄气。

一是因为这相当于他三个月的工资,他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二是因为让他拿钱,他就开始怀疑这是不是跟家里人说的那样,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客服似乎看出了王海潮的顾虑,讲了很多成功案例,很多人 30 天前负债累累,30 天后在这里翻身。

客服又告诉王海潮,就算挑战失败了,9000 元就当在外面旅游了 30 天,在哪住宿单人间不要个三四百的?

图 | 来挑战的人很多

王海潮说服家人,凑足 9000 元,只身前往武汉。他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坐高铁,一张车票就要四五百元。

他对自己的能力 " 迷之自信 ",他认为自己就是干保安的,一动不动坐着就能度过 24 小时,这点挑战对自己来说家常便饭、小菜一碟。

殊不知他已经掉进了对方的 " 陷阱 "。

王海潮入住第一天,就违反了规定。

规则写明,脸部要全程暴露在摄像头之下。王海潮入住时,床上的被子乱了,很明显是刚刚有挑战者离开了,他被无缝连接地安排住进去。

就在他转身叠被子的时候,被管理员告知他违反了规定,因为摄像头只拍到了他的背部,看不见他的脸。

王海潮败北,这意味着 9000 元打了水漂。他不甘心,在主办方的建议下,又去线上金融平台申请了一笔个人贷款,开始了第二次挑战。

图 | 合同协议中的活动规则

他深刻汲取第一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每时每刻都想着摄像头,就连睡觉也要把头朝着镜头这边睡。起初他很不习惯,熟睡中不经意翻了个身,立马惊醒,在三秒钟内盯住了摄像头。

每天晚上 9 点,王海潮可以使用手机。主办方告诉他,使用手机时间只有 3 分钟。王海潮觉得这个规则时间虽短,但并不那么难。

入住前几天,王海潮每天与外界连通的 3 分钟权利,他都用来和家里人通话。他打开计时器,一旦时间到了 2 分 55 秒,他果断挂掉电话,哪怕电话那头老婆儿子的话还没讲完。

后来,王海潮每天用这三分钟时间来刷视频,娱乐放松一下。计时器一旦响了,他就立马关机。

第六天的时候,王海潮忘了开计时器,自己陷入了一条长达 5 分钟的电影解说视频,忘乎所以。等到第 4 分钟,管理员打开房门告诉他挑战失败,他才猛然想起自己目前身在挑战中,他还以为自己还在岗亭里上班。

王海潮再次挑战失败,至此,他已经花费了一万八千元,相当于他半年的工资,而他来到武汉才不过 10 天。

主办方问他要不要继续接受挑战。王海潮受到了精神打击,想起家里人的话,这是不是一场骗局?但他确实是自己犯了错误,违反了规定,错在自己。

王海潮决定回家去,不再参加这个挑战。眼下的问题是,王海潮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连回去的车票,他都买不起。

主办方为了让他继续参加挑战,故意放松了规则,允许他每日使用手机 30 分钟,睡觉时脸可以回避摄像头,并且 30 天时长降为 20 天,报名费还是 9000 元。

被他们这么一说,王海潮顿时觉得难度小了不少,决定再来一次,他想回本。他又去金融平台借款,开启了第三次挑战。

毫无疑问,王海潮的第三次也失败了,原因是他触碰了自己的私密部位。活动规则明确指出,挑战者不能在镜头前接触自己的隐私部位。

当管理员进来通知王海潮挑战失败时,他还一脸懵,不清楚自己哪里触犯了规定。管理员向他解释,王海潮瞬间火冒三丈,抡起拳头想要打人。

也是在这一刻,王海潮才彻底明白,这些规则已经突破了人类的本能和人性,根本是无法完成的。

这些公司完全是为了骗取报名费。王海潮和他们有着白纸黑字的合同,他一时间感到有点 " 有理说不清 ",只能灰溜溜地借钱买票回家。

近年来,这些公司在自媒体平台上如雨后春笋,他们发布招募启事和发放奖金的视频来吸引人气。

在报名时,这些公司都会详细询问挑战者的年龄、职业和所在城市,电子合同里的每一条规则清楚写明。

报名费大多在 6000 元到 9000 元之间。为了吸引人参与,有些公司还设置了阶段性奖励,例如完成 7 天赢取 10 万元,完成 10 天赢取 15 万元等等。

为了让这项活动更具真实性,几乎所有的公司都会把这种挑战进行 " 美化粉饰 "。

他们宣称,这是为了唤醒现代人的自律意识,让那些内心深处渴望改变自我的人,拥有一次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在这样的宣传手段下,这些挑战的参与者几乎都是现实生活中一些极度缺钱的社会底层,他们学历不高、收入微薄,大多是一些体力劳动者,甚至有一部分是失业中年,他们渴望金钱,更渴望成功。

有些人认为规则简单,就想当然地报名交费参加了。这些规则虽然看着简单,但背后的底层逻辑却是 " 反人类 " 的。

可以说,只要是肉体凡胎的人类,就免不了会触碰规则。

图 | 报名需要发送身份证

这些公司很会操控人的 " 赌徒心理 "。

有些公司,在挑战者第一次失败后,会退还报名费,这时大多数挑战者都会选择继续挑战,等到第二次失败后,报名费就要不回来了,但是挑战者会想着是自己犯了错误,继续交钱开始第三次挑战。

等到第三次挑战失败了,主办方又会刻意降低规则难度,让挑战者继续报名第四次挑战。

为了让挑战者更方便地交钱,主办方还提前做了很多功课。

他们把一些市面上的小额贷平台,例如叫什么名字、怎么贷、能贷多少搞得明明白白,梳理成一张清单。在挑战者动了 " 再来一次吧 " 这样的念头时,让他们能够丝滑顺畅、极其方便、无脑地贷到钱继续参加挑战。

等到挑战者再次失败了,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从哪个平台贷款了,直到下个月接到催债电话。

这有点类似在赌场上赌博。只要人有 " 想赢 " 的贪欲,就会掉进他们设置的陷阱里。

图 | 所谓的 " 挑战成功者 "

李智明挑战了两次,皆以失败告终。但他和王海潮不同,他开始了自己的维权之路。

他在第二次失败后,立马报警,然后又去联系律师,去法院起诉。那家位于浙江的小公司实在拗不过这样头铁的人,给他全额退款。

李智明拿到钱后,有段时间专门在短视频平台相关视频下面留言,告诉大家,这是个骗局,根本不可能挑战成功,你想的是别人的奖金,别人想的是你的报名费。

结果,还是有很多人私信问他,挑战难度大不大?成功率如何?怎么参加才能赢?

李智明在私信箱里感受到了人类贪欲的无穷无尽。总有那么一群人信奉着天上能够掉馅饼,以至于 " 天下无诈 " 永远是个梦想。

这种挑战的本质就是通过 " 反人类 " 规定来达到骗钱的目的。

试想一下,如果某个人真有那个自律,那么他做任何事都能成功,都能赚大钱,他又怎会参加这个破游戏呢?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均采用化名)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短视频 理财 微信 普通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