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商业航天迈入 " 数据为王 " 时代,如何破解遥感数据应用场景创新的行业困局?
在第四届南京新赛道大会上,航天驭星——这家来自北京海淀的未来独角兽,首次系统披露了中国商业航天基础设施建设的破局之道:从全球 60 套卫星地面站网构建的 " 星地高速公路 ",到正在宁夏建设的 3 万平米航天云 IDC;从服务国内 90% 商业卫星的头部企业实践,到破解数据孤岛的创新方案。
据长城战略咨询在会上发布的报告——《中国新赛道体系发展报告 2025》显示,今年商业航天赛道已形成卫星制造、发射服务、数据应用等完整产业链,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形成特色产业集群。航天驭星在其发射服务和在轨管理基础上,为报告又补充了在航天数据应用生态实践的关键案例——其构建的 " 测控 + 数据 + 应用 " 闭环,正在推动商业航天从技术突破期迈向产业化爆发期。
这篇演讲不仅展现了中国商业航天从跟跑到并跑的技术突围,更揭示了卫星数据产业化应用的关键路径。阅读本文,您将看到中国航天人如何用基础设施的 " 硬实力 " 撬动万亿级太空经济生态。
以下是航天驭星 CEO 董玮的演讲,由铅笔道编辑整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
大家下午好!我是航天驭星的董玮。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商业航天产业的一些观点,以及我们在航天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一些实践。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依赖于这个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依赖于 4G、5G 手机基站的建设。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卫星的地面站、发射场、定标场这些行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航天驭星给自己的定位是航天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和运营商。我们通过建设行业的基础设施去赋能卫星的应用。
在我们看来,商业卫星产业的本质是数据服务。我们发卫星是为了获取数据或者传输数据。遥感卫星获取的是地球的遥感影像数据,通讯卫星实现的是数据的传输,导航卫星采集的是位置和时间数据,科学实验卫星采集的是科学数据。从这个视角来看,火箭其实是一个基础保障条件,它负责把卫星送到预定的轨道。卫星制造其实制造的是数据采集的设备,地面设备制造其实是一个应用的终端。
我们航天驭星所从事的卫星测运控,其实是一个卫星数据的通道。我们通过建设全球化的卫星地面站网,提供卫星天地交互的这个链路。所以在数据视角下,商业航天产业链是这样的:首先是数据的采集,由卫星来实现,火箭提供保障条件;全球化的地面站网负责卫星数据的接收;IDC 设施提供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最后才有卫星数据的应用。
目前我们中国的卫星地面站网能力不足,导致大概只有 30% 的有效载荷数据能够被接收到地面,这严重制约了卫星遥感产业的发展。在卫星遥感领域里,卫星数据获取不便捷,时效性不足,重访问周期长,导致应用场景创新难,这是行业公认的一个痛点。主要体现在:
- 卫星地面站网资源不足,导致数据获取效率低,应急处置难度大,测控成本高;
- 缺少商业卫星数据标校体系和标准体系,卫星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 各家卫星数据融合统筹效率低,形成数据孤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全国多地政府在商业航天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建设遥感卫星共享平台,解决卫星遥感数据获取不便捷的问题,从而促进遥感应用场景的创新。其中北京市提出要建遥感数据大数据平台;上海提出要推动卫星数据协同共享;海南提出依托金砖国家遥感数据共离平台建设建商业遥感数据服务平台。
下面我介绍一下航天驭星在构建航天数据生态的情况,在此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下公司。我们成立于 2016 年,八年来一直引领国内商业测控行业发展。我们服务了国内第一个采购商业测控服务的卫星——北京八一中学的少年星,第一个拿到了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颁发的卫星测控站电台执照,第一个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卫星遥感接收站的核准,建成了国内第一个覆盖全球的商业卫星地面站网。
此外,公司完成了十轮融资,总金额接近十个亿。
目前我们是国内商业卫星测控行业的头部企业,服务了国内超过 90% 的商业卫星,建成了全球 60 多套天线设备的地面站网。我们累计服务了 463 星箭,目前在轨服务卫星超过 360 颗。
在产品方面,我们的地面站自研率超过 90%,是国内商业公司中极少数具备大口径天线研制能力的企业。公司面向高校、商业公司和地方政府等国内外客户已销售了超过 60 套卫星地面站设备。
航天驭星围绕数据开展商业航天基础设施建设:
在数据调度方面:建成了第三方商业航天测控指挥中心,负责卫星测控和任务规划;
在数据接收方面:全球 23 个站点,60 多套设备,低轨卫星每天可实现 24 次数传接收;
在数据标校方面:在宁夏中卫建设了商业化遥感卫星定标场,为各类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在轨定标服务。
在数据安全方面:我们投入大量资金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核心系统完成了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
在数据应用方面:我们正在建设 " 航天云 " 平台,帮助卫星运营商存储和处理卫星数据;帮助卫星遥感应用企业更快更便捷的获取卫星数据。
我们的目标是为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级的商业遥感数据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助力和加速各类卫星数据应用平台、交易平台的建设。目前在宁夏中卫建设的 3 万平米 IDC 设施,一期 1 万平米已封顶,预计今年 9 月投入使用。未来,我们计划协助数十家卫星数据运营商、上千家卫星数据应用商建设数据平台,形成我国最大的商业卫星数据服务平台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