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04-02
五大上市险企高管谈AI:紧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做好AI的合规风险管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数字革命浪潮汹涌而来⋯⋯如何在 AI 驱动的产业变革中,进一步全面巩固、加速提升数字化能力和水平,加力发展新动能?" 在最新的年报致辞中,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抛出了这样一个命题。

"AI+ 保险 " 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头部险企在 AI 领域的布局进展值得关注。保通社注意到,在 2024 年中国平安的年报中,"AI" 出现了 20 余次、" 人工智能 " 出现了十次。中国太保将 "AI" 提上战略高度,包括 "AI+" 在内三大战略启动受到市场关注。

近日,五大上市险企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谈及对 AI 的看法,人工智能作为前沿科技力量,正逐渐渗透至保险行业的各个关键环节,改变客服、营销、精算、理赔、风控等作业环节,推动业务流程优化和生产效率提升,并将重塑行业及服务竞争格局。

降本增效、模式创新,AI 创造价值

"2024 年,平安 AI 坐席服务量约 18.4 亿次,覆盖平安 80% 的客服总量。通过智能核保、智能理赔、智能续期,实现 93% 的寿险保单秒级核保,寿险保单闪赔占比达 56%。针对车险定损管理难,研发并上线了全球首个图像识别车险闪赔系统,实现拍照上传秒级定损,定损速度提升 4000 倍。持续提升风控水平,平安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 119.4 亿元,同比增长 10.4%。"

这是平安年报中,展现科技赋能成果的一组数据。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在受访时表示:" 多年来,平安持续进行科技投入,在效率提升、服务、成本优化等方面取得非常大的进展。" 以前人工智能停留在研究和探索阶段,现在人工智能在销售、服务、经营管理等方面持续创造价值,人工智能将会带来保险业的巨大变化。

" 我们的数字员工,既可化身全天候实时响应的客服专员,又能成为经营管理中的得力助手。" 中国太保在年报中表示,中国太保用大模型技术打造了一支数字劳动力矩阵,覆盖审计、产险、寿险、健康险等多个核心业务板块。

数字劳动力落地背后,体现的是中国太保数智化能力的长期积累。据悉,通过建设行业首个自主可控的支撑千亿级大模型的全信创基础设施,中国太保不断提升大模型平台训练和推理效率,将大模型训练成为保险产品专家、数学专家、医疗专家、财富规划专家,在保险营销、客户服务、理赔运营、风险管理等保险经营价值链上打造一系列数字劳动力,促进降本增效和模式创新。

中国人保副总裁张金海介绍称,人保集团紧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应用探索,在风控、销售、承保、理赔等主要场景持续构建智能应用体系,实现保险服务能力、产品创新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近年来,人保集团持续推动集团统一智能平台能力建设,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建设了 AI 能力丰富、功能完善的人工智能中台。

具体而言,为财险提供提供人脸识别、图像质检、AI 中台、智能陪练等多场景 AI 能力及产品服务;为寿险提供人脸识别、智能文本客服、智能陪练、数据建模、医疗影像识别、大模型产品等多种 AI 能力及产品服务;为健康险提供智能文本客服、OCR 识别(光学字符识别)、人脸识别、智能陪练等多种 AI 服务;为资本、资产、人保再等其他主业公司提供大模型产品、OCR 识别等多种 AI 能力及产品服务。

提升至战略高度,上市险企竞逐 AI

" 随着新一代大模型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给新华保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动力。" 新华保险副总裁秦泓波表示,今年是新华保险战略确定 " 数字新华、科技新华 " 重中之重的一年,承接新的技术浪潮,刚好能够给 " 科技新华、数字新华 " 发展提供非常好的契机。

在 2024 年业绩发布会上,新华保险管理层在提及 2025 年工作重点和举措时表示,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加强 " 数字新华、科技新华 " 建设,推进大模型新技术的应用,探索新科技与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相融合的新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太保集团副总裁俞斌介绍称,中国太保的对 AI 的布局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 2020 年— 2022 年,自主研发的 AI 服务中台形成了上百个原始能力。AI 服务的调用次数从 2021 年的 2.12 亿次到 2022 年的 4.14 亿次,再到 2023 年的 6.77 亿次,2024 年更是达到了 15 亿次;第二阶段是保险大模型的建设,从 2023 年开始,太保搭建了保险业首个全信创的大模型底座,大模型目前的业务应用超过了 30 个,数字劳动力覆盖了数千名太保的员工。

在新形势、新要求下,中国太保启动了大康养、"AI+" 和国际化三大战略。俞斌表示,面向未来的 "AI+" 战略,是太保三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AI 将深刻影响未来的客户行为、商业逻辑和竞争态势。"AI+" 规划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一是新商业模式的探索,特别是运营形态及组织模式可能带来的改变;二是伴生风险的研究;三是企业本身的数字金融层面,主要是提升整体经营管理的效率。

" 人工智能的赋能不是一种简单的替代。" 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表示,人工智能除了带来智能之外,还能给保险行业带来更多的业务场景和业务机会。太保将加快研究 AI 应用伴生风险的保障产品,比如说网络安全保险。目前,全球网络安全保险的保费收入约 180 亿美元,70% 以上都来自于美国,而中国的保费相对较低。" 这就给保险业提供了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因为我们有更大体量的活跃用户和应用场景。"

2022 年,中国人寿获评国家最高等级的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DCMM5),是保险行业首家获评单位。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介绍称,中国人寿 2017 年就开始引入深度学习技术,目前已经构建了多能力融合的人工智能平台,能够提供 14 项 AI 基础能力,深度应用于 200 多个业务场景,目前还支持 77 项面向未来的业务场景的探索。

下一步如何走?头部险企应对举措有这些

"AI 应用奇点来临,将会对整个保险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产生重大的影响。" 郭晓涛表示,AI 创造价值体现在效率和智慧两个方面:" 效率 " 能够持续地让平安的运营、作业、服务持续提高效率,进一步优化成本;" 智慧 " 让平安在经营决策过程中,从传统的靠 " 经验 " 拍脑袋做决策转变为靠 " 数据 " 智能化做决策。平安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顺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从生成式到代理式 AI 发展,从 " 有脑有嘴 " 到 " 有手有脚 ",可以执行动作。

基于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秦泓波表示,新华保险已经在保险业率先第一批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为公司内部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平台。下一步准备在代理人赋能、客户体验提升、内勤办公方面全面推进大模型落地。比如,代理人赋能方面,尽快推出公司智能营销助手、智能化陪练 AI 工具;在客户体验升级方面,推出更优的客户服务智能体,在内勤办公方面推出一系列 AI 助手。

人工智能到底由谁来驾驭?阮琦表示,中国人寿现在已经重新定位了公司的科技,要求科技人员要深度参与一线的业务经营活动,现在中国人寿的寿险 App,其日常的运营就是由科技来主导。这是中国人寿面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基本应对和准备。

太保管理层表示,从当前来看,一是提高 AI 的普惠性,通过 AI 赋能内外勤员工,帮助大家突破能力的上限;二是加快全员 AI 素养的培养,通过自下而上的 AI 微应用解决业务末梢的痛点,通过自上而下的 AI 流程创新、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驱动保险经营价值链转型升级;三是形成 AI 的创新组织和治理体系,未来还是要继续加深业务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构筑 AI 供给端和需求端之间的新型生产关系,同时对照监管要求,严格做好 AI 的合规风险管理。

" 保险行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风险评估精准度、优化核保和理赔流程、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促进保险产品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有力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人保管理层还指出,保险行业数据敏感性极高,关乎客户隐私与行业稳定,因此要高度关注并正确认识国产大模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监管有关要求,确保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人工智能 中国太保 平安 车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