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竞逐固态电池这一 " 黄金赛道 " 的关键时刻,中国新材料企业再次实现关键突破。近日,有着全球 " 尼龙膜王 " 之称的中仑新材(301565)对外宣布,旗下长塑实业成功研发出固态电池专用 BOPA(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该款产品可用于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封装材料的最外层,起到保护固态电池内部电极、电解质等组件安全的作用。
据了解,固态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显著优势,已成为新能源领域全球竞相争夺的焦点赛道,也是当前最活跃的新材料创新领域之一。而中仑新材作为全球领先的膜产业生态一体化科技公司,已全面构建了行业首个 "PA6-BOPA" 一体化产业链,BOPA 产销量更占据了全球市场超 20% 的份额,是全球该领域的龙头企业。此次中仑新材重磅推出固态电池专用 BOPA,不仅是其在高性能膜材领域的又一次关键技术突破,更是其抢占新能源未来赛道、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战略级落子。
固态电池的 " 硬核铠甲 "
攻克封装材料技术难题
有业内人士表示,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其不易自燃且热稳定性高,大大降低了电池起火、爆炸的风险,并且能量密度能到达 500-1000Wh/kg,续航里程约为传统动力电池的 1.5 至 3 倍。未来,一台装载了固态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可以轻松突破 1000 公里。
而据了解,目前固态电池产业化仍然面临着材料技术、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三大挑战。封装材料作为固态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物理保护、电气绝缘、外部物质阻隔等功能。而特种功能 BOPA 则扮演着固态电池 " 铠甲 " 的角色,负责抵御外力的冲击、挤压和摩擦,保护电池内部的电极、电解质等组件,因此对材料的柔韧性、抗穿刺、耐冲击性等要求极高。
据介绍,中仑新材研发的固态电池专用 BOPA 前后历时两年,针对固态电解质本身的变化、运行环境和使用要求,通过工艺优化、配方研发等创新,在材料柔韧性、抗穿刺、抗冲击等关键性能上实现了突破,力学性能尤为突出,可满足固态电池对封装材料的严苛要求。
进击的 " 膜王 " ——抢占高附加值、高增长黄金赛道
据中信证券测算,2030 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642.6GWh,2024-2030 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33%。除新能源汽车外,固态电池在储能、eVTOL、人形机器人等万亿级赛道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国家也不断出台支持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的政策。2021 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 — 2035 年)》,其中 " 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 被列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而且有消息称我国计划投入 60 亿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今年 2 月,国家工信部等八部门更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布局储能用固态电池。
得益于政策支持的持续完善、产业生态的日益成熟和创新动能的加速释放,我国科技企业正持续突破固态电池领域关键技术瓶颈。随着中仑新材固态电池专用 BOPA 的推出,将实现核心材料国产化,为固态电池未来大规模产业化提供稳定的材料供应保障,助力新能源产业链向技术纵深与价值链高端实现升级。
多箭齐发构建战略护城河
硬核科技造就成长新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仑新材在新能源材料赛道领域可以说是动作频频。
此前,中仑新材旗下长塑实业推出的长塑锂电膜突破了 " 卡脖子 " 技术难题,推动了锂电池关键封装材料的国产化进程,成为了国内该领域的主要供应商。2024 年,又投资 25 亿元建设全新的新能源材料项目。
从战略角度看,中仑新材此次布局的固态电池专用 BOPA 与之前的逻辑如出一辙,即瞄准了新能源领域那些市场空间大、应用领域广、技术难度高的 " 高精尖 " 材料。
显著的技术优势、超高的研发效率、无法替代的硬核产品以及快速推进产品产业化的能力,已成为中仑新材最坚固的一道护城河。当固态电池产业化浪潮来临,这家手握核心材料密码的 " 隐形冠军 ",或将成为新材料赛道最具爆发力的价值标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