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乐居财经 曾树佳
大开大合的房地产时代,已成为过去式,眼下在深度调整期里,能稳住基本盘并谋求增长,才是可持续的经营思路。
行业里,仍有不少房企,可以作为当下地产商生存发展的样本。比如老牌房企合生创展,其去年实现了营收、核心利润的双增。
3 月 28 日,合生创展发布 2024 年财报。报告期内,该公司营业收入为 378 亿港元,同比上升 10%;其中房地产板块交楼收入为 296.4 亿港元,同比上涨 13%。核心利润为 42.45 亿港元,同比上涨 49%。
合生创展优化债务结构、凭借轻资产输出构筑现金流的护城河、用高品质交付夯实穿越周期的基础,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模式。
债务压降,夯实财务基本面
合生创展向来秉承的是审慎的投资策略,对于财务的风险控制,也颇为注重。
在许多房企仍为化债奔忙的当下,合生创展的境外公开市场债务已清零,境内公开市场存量仅剩一单有商业物业资产抵押的 CMBS。这样的债务水平,远低于同业。
归根结底,合生创展原本就不是一家依靠杠杆推动发展的房企,而且,从 2022 年开始,它便有计划地下调负债总额。
据其披露,该公司的负债额,已从 2021 年底的 1152 亿港元,缩减至 2024 年底的 751 亿港元,连续三年压降负债 401 亿港元,累计降幅约 35%,年均降幅超过 10%。
而其债务成本也持续降低,约 320 亿港元贷款通过主动谈判降低了合同利率,新增贷款严格控制成本。
截至 2024 年末,合生创展总资产约为 2570 亿港元,流动资产总额约为 1470 亿港元,剔除合约负债后的资产负债率为 57%,负债水平较为合理,保持着较为充裕的流动性。
轻资产输出,构筑现金流护城河
拿地、盖楼,再到卖楼的重资产逻辑,已成为旧有模式,当下的房企,更多注重的是轻重结合,尤其是通过轻资产输出,来保证现金流的细水长流,以及经营的稳健。
从目前来看,合生创展已通过地产、商业、基建、合生活、投资五大板块协同发展,构成了其完整的商业生态,可谓是 " 多点开花 "。
在这其中,商业板块的表现,以及高端住宅项目的代建代售,尤为值得关注。
合生创展的商业板块业务,遍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无锡等城市,拥有 100 余个商业地产项目,已建成运营的项目面积超过 500 万平方米,超过 80% 的项目分布在 " 北上广深 " 四大一线城市。
财报显示,该公司的商业板块在去年保持增长,总营业收入达 50.8 亿港元,较同期上涨 3%,
合生创展自有核心品牌合生汇,多年来持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动力。北京朝阳合生汇、上海五角场合生汇、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等,均在 2024 年有着不错的表现。而 2025 年,合生创展预计将有两个重量商业项目推入市场。
多年的商业经营经验备受认可,使得合生创展的品牌输出,得以实现。
经过三年的轻资产管理输出拓展,合生创展已跑通了该模式。截至 2024 年底,其独立第三方的签约管理面积已达 186 万平方米,较去年年底 109 万平方米,上涨 70%。
而由于高端住宅缦系逆市高去化率,合生创展的代建代售生意,也开始崭露头角。
据合生创展方面透露,公司的代建代售,同样聚焦承接一线城市高端项目,以缦系产品标准重塑合作方资产价值。
据统计,2024 年,合生创展的代建代售业务贡献销售额 48.21 亿元。以北京 " 缦云 ONE" 为代表,2024 年实现 27.37 亿元销售额,巩固其在高端市场的品牌壁垒与客户粘性。
高品质交付,坚守穿越周期的底层逻辑
今年 3 月,两会定调全年方向," 稳住楼市股市 " 首次写入总体要求,并明确 " 建设好房子 " 作为产业转型方向。这表明,对于楼市的调控,以及房子质量的要求,将进入新的阶段。
近年来,消费者更为注重房子的品质,而当行业沉淀下来,房企也意识到,只有把产品做好,获得好的口碑,才能打好穿越周期的基础。
眼下,楼市优化政策持续推进,楼市的回暖在高能级城市中开始展现。
而合生创展作为老牌房企,对于高端产品的打造已较为成熟,其在重点布局的一线城市与二线核心城市里,获得了较高的去化率。
尤其是高端住宅缦系品牌,诞生六年来,品牌溢价能力快速提升,如今已成合生创展的拳头产品。如今,合生创展的房地产销售收入中 70% 以上,来自于缦系产品。
去年,合生创展年内交付总建筑面积达 80 万平方米。财报显示,截至 2024 年底,合生创展地产板块交楼收入为 296.4 亿港元,同比上涨 13%;平均交楼价格 36702 港元,同比上涨 100%。
得益于高额的交楼收入和高毛利率,合生创展 2024 年未扣除少数股东权益下的核心利润约为 42 亿港元,同比大涨 49%。
相关公司:合生创展 hk00754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