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6 日,广汽本田新能源工厂落成典礼暨全新纯电车型 P7 下线仪式在广州举行。之所以选择这一天举办新车下线仪式,是因为 26 年前的同一天,第一台国产雅阁在广汽本田工厂下线。从燃油车工厂到新能源汽车工厂,从传统燃油车到智能电动汽车,此次新工厂落成和纯电车型 P7 的下线,标志着广汽本田这家老牌合资车企的彻底转型。
由于海外母公司 Honda 的电动化技术迭代速度难以匹配中国市场的激进需求,尽管 2022 年 3 月广汽本田也发布了全新电动品牌极湃(e:NP),并推出了 e:NP1 极湃、e:NP2 极湃 2 等纯电动车型,但因未完全摆脱 " 油电共生平台 " 的局限,未能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从 2021 年开始广汽本田遭遇连续四年销量下滑。
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市场已呈现明显的 " 纺锤形 " 结构,10 万— 20 万元区间陷入惨烈内卷,30 万元以上高端市场则由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和特斯拉把持。广汽本田的主力燃油车型如雅阁、皓影的市场份额正被比亚迪汉、Model 3 等新能源车侵蚀,因此广汽本田亟需通过高端化的新能源车实现品牌上攻。
目前本田打破技术单向依赖,通过 " 全球制造体系 + 中国本土创新 " 的融合来发展新能源汽车。本田中国从 2024 年起分别在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投建了两座新能源汽车工厂,并在 2024 年 4 月发布了专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电动品牌 " 烨 ",全球首发了 " 烨 GT CONCEPT"、" 烨 S7" 和 " 烨 P7" 三款车型,后两款车型分别由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投产销售。
在生产制造方面,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总投资 35 亿元、年产能 12 万辆,集合了 30 多项全球领先、50 多项国内领先、近 60 项 Honda 全球首次应用的技术工艺,以通过全球制造技术与中国本土化创新经验的融合,彻底改变其电动化落后的标签。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中国本部本部长五十岚雅行表示,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是 Honda 在中国推进电动化战略的重要基地,Honda 将融合全球经验与中国本土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加速开拓电动化市场。
在产品方面,当新能源汽车创新陷入智能与续航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广汽本田表示,品质信任将成为穿透周期的稀缺价值。广汽本田 P7 主打高品质,以 " 不同、不晕、不累、不慌、不悬、不卡、不怕、不糙 " 八方面的功能价值,切入竞争激烈的中高端市场。同时,广汽本田联合博世、松下等世界级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科大讯飞等中国企业,提供科技与品质的双重支撑。
P7 采用新开发的本田云驰智能高效纯电 W 架构,通过 150 万公里极端测试,扭转刚度达到 4 万牛 · 米 / 度,标配 13 个安全气囊,并采用 2K 清漆工艺、"120% 合格率 " 出场检验标准。此外 P7 还配备宁德时代 90 度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智能电子外后视镜、Honda CoPilot Pro 智驾辅助系统高速领航辅助、应用科大讯飞方案的 Honda Connect 4.0 智能 AI 语音助手、ADS 自适应电磁减震系统、前排双头枕 BOSE 音响、27 种 AI 智慧灯语、EV 专用静音胎等配置。
广汽本田认为,在内卷的市场环境中,制造根基和长期主义定力不可抛弃,也需要继续深化本土化,因此将燃油车时代的品控基因与智能制造结合,以 " 可靠 " 对抗新势力的 " 激进 ",并放弃对海外技术的绝对依赖,深度融入中国供应链与创新生态。
尽管战略已定,广汽本田要真正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突围仍存在多重考验,P7 需直面 Model Y、比亚迪唐、乐道 L60 等竞品,在新车定价和产品定义方面,广汽本田还需进一步打磨。此外,在城市 NOA、智能座舱和座舱生态方面,P7 仍需加大投入力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