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03-27
零售业IPO争议:没等到物美,等来了宏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文 | 斑马消费,作者 | 徐霁

2025 年以来最令人意外的 IPO,花落宏信超市。

3 月 20 日,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宏信超市 ")通过港交所 IPO 聆讯。时隔多年,连锁超市板块终于迎来了一家新的上市公司。

这是一个典型的地方零售品牌,绝大部分门店位于扬州,仅在隔壁的泰州市外拓了很少的几家超市和便利店。

按 2023 年销售额计,宏信超市在扬州超市运营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 9.1%;在苏中地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 2.3%;在苏州超市运营商中排名第二十,市场份额 0.4%。

宏信超市的定位,决定了它的规模很难做大。截至目前,公司在江苏省经营 51 家超市、109 家便利店。另外,还经营着江都商城和宏信龙购物中心,面积分别为 6000 平方米和 3000 平方米。

就业态层面而言,宏信超市杂而传统。除了零售业务,还涉足批发业务。2021 年,取得金龙鱼食用油在扬州地区的非独家分销权。这项业务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高,2024 年前三季度接近 57%。

这些特征叠加在一起,形成市场早先认为其难以上市的刻板印象。然而,一切皆有可能,零售业 IPO 的奇迹,发生在了宏信超市身上。

宏信超市的历史,可以追溯至 1994 年成立的江都商城,以及 2005 年成立的江都商城宏信超市。经过更名、合并、MBO(管路层收购)等一动作,这家原本由扬州市江都区国资控股的连锁企业,成为如今以高峰为实际控制人、管理层共同持股的准上市公司。

宏信进入连锁超市行业后,这个市场便进入水逆周期,一轮接一轮的关店潮后,多家原行业头部品牌,如新一佳、农工商、好又多等,消失于漫无终点的行业寒冬中。

如今,行业仍然处于转型升级的深水区中,除了零售之光胖东来、零售卖铲人多点数智,整体尚未看到复苏的大趋势。

所以,近些年,告别零售业的上市公司很多,新入局的头部玩家很少。试图冲击 IPO 的,除了宏信超市,也就只有张文中博士领衔的物美了。

近期,当张文中博士看到区域零售品牌宏信超市成功拿到港交所入场券,而自己的物美和麦德龙中国,贵为中国甚至全球知名连锁品牌,排队三四年仍然无功而返,内心恐怕会相当郁闷。

1994 年,系统学博士张文中意外进入连锁市场,那个年代,物美才是中国市场的零售之光,一度还成为超市的代名词。

2003 年,物美商业港股上市,比如今的超市龙头高鑫零售和永辉超市都要早得多。然而,张文中突遭意外,物美商业无奈退市。

2018 年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后,张文中重整山河,全面反击。最重要的动作,就是将物美商业资产重新推向港股市场。

2021 年,打包物美超市和麦德龙中国的物美科技,谋求港股 IPO;几年无果后,公司重组,剥离门店,保留供应链,麦德龙供应链于 2024 年 7 月继续冲击港交所上市。

然而,规模大得多、业态更新颖的物美,徘徊 4 年,上市仍未成功。这其中释放的首要信号是,规模已经不再是零售业的主要诉求了。

区域性零售品牌,这种定位造成的体量较小问题,在市场看来,并不致命。毕竟,当下的零售之光胖东来,A 股连锁超市中为数不多的优等生家家悦、红旗连锁,也都是区域玩家。

就经营区域而言,在租金、人工成本更高的一二线城市,连锁超市的压力更大。深圳的人人乐,上海的联华,都是教训。胖东来诞生在河南许昌,家家悦起步于威海,都是有共性的。物美如果不是早年囤积了大量自持物业,当下想必也不会如此轻松。

区域型连锁零售,虽然规模一般,但深耕本地,服务深化的空间更大。宏信超市看起来有点杂乱的多元化业务,比如批发、供餐等,同时让市场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未来很美好,现实,依然很骨感。宏信超市的业绩,也在去年陷入了下滑的窘境。2021 年 -2023 年,公司收入分别为 14.32 亿元、13.29 亿元、14.02 亿元,净利润 3508.0 万元、5106.5 万元、5106.2 万元;2024 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1.82% 至 10.06 亿元,净利润 2407.8 万元,同比下降 21.13%。

所以,宏信超市的挑战仍未结束。如何证明当下的业务价值以及未来的成长空间,避免联华超市、北京京客隆以及更早之前卜蜂莲花的仙股教训,才能最终实现有效上市。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物美 ipo 零售业 张文中 上市公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