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 03-26
净利大增142.7%:从技术生态构建到跨领域复用,看瑞声科技(02018.HK)底层增长逻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瑞声科技 ( 02018.HK ) 日前正式公布其 2024 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2024 年瑞声科技实现营收 273.3 亿元人民币,刷新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为 17.97 亿元,同比增长 142.7%。

这些数字背后,折射着一场历时多年的战略跃迁。当资本市场仍惯性使用 " 声学元件商 " 的认知标签时,瑞声科技早已完成底层技术重构——通过微型声学、光学成像、触觉反馈及环境感知等多技术域的交叉融合,构建起横跨消费电子、智能汽车、AI 眼镜、机器人等场景的感知解决方案生态,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唯一的整体感知解决方案供应商。

一、光学成超预期的核心驱动力

光学业务在 2024 年上演绝地逆袭。

该板块全年收入同比增长 37.9%,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暴增 19.5 个百分点,成为利润超预期的核心驱动力。这场蜕变源于双重突破:一方面,6P 及以上高端镜头出货占比上升;另一方面,全球独家的 WLG ( 晶圆级玻璃 ) 技术实现良率与产能的质变。这项革新性技术以颠覆性优势,解决了智能手机影像进化与机身轻薄的矛盾,在智能手机中的采用正转向主流手机品牌的重点机型。

据产业链消息,2025 年 WLG 玻塑混合镜头出货量将超千万颗,相比去年激增数倍。多家主流客户的旗舰机型已锁定该方案,部分机型即将上市应用,这在安卓市场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汇丰进一步做出预测,认为瑞声科技光学镜头和模组产品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将延续至 2025 年和 2026 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光学引擎的轰鸣声中,传统业务并未黯然失色。瑞声科技在声学领域持续深耕,市场份额继续稳步攀升,2024 年收入 82.1 亿元,同比增长 9.5%;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等业务合并分部收入同比增长 31.3% 至 60.7 亿元,环比上升 67.0%。其中,精密结构件业务中的金属中框产品导入更多中高端机型和折叠机,公司目前已成为安卓阵营手机金属结构件头部供应商,且在安卓端散热市场占有约一半的份额。

尽管从传统财务视角对瑞声科技的业务进行拆分仍具有一定的分析价值,但单一维度的审视已难以透视其战略增长逻辑。一些投资者对其声学器件或光学模组供应商的惯性认知,已严重滞后于其真实的战略演进。

从技术哲学层面解构,瑞声科技已构建起 " 感知体验生态系统 " 的底层逻辑——通过声学 ( 声波感知 ) 、光学 ( 视觉感知 ) 、触觉反馈 ( 力学感知 ) 及 MEMS 传感器 ( 环境感知 ) 等技术域的深度融合,形成具备自我迭代能力的多模态感知矩阵。这种技术生态的一大优势,在于跨领域技术复用能力。

二、开启智能汽车第二增长极

瑞声科技成功将手机领域的系统整合能力延伸至汽车领域,推动车载业务协同效应持续释放,成为公司增长的第二引擎。通过与 Premium Sound Solutions ( PSS ) 的战略合作,其全球车载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软硬件整合的系统级解决方案获得客户高度认可,硬件产品实现快速量产出货,核心算法成功定点全球标杆客户。2024 年,瑞声科技的车载声学业务收入为 35.2 亿元,毛利率为 24.8%。

据悉,瑞声科技及旗下 PSS 的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传统车企品牌与国际豪华品牌,还规模化应用于小米、小鹏、问界、理想等新势力品牌。

在全套扬声器领域,瑞声科技成功实现了量产出货并持续加量,为小米 SU7 供应全套扬声器产品。其首条产线产能快速爬坡,即便在客户加量后,也能及时保供。在功放领域,瑞声科技的自研功放产品助力吉利银河 E5 打造出 " 无界之声 " 的卓越体验。瑞声科技的相关功放产品上市仅 4 个月便交付 6 万台,首条产线产能利用率迅速爬升。

此外,在品牌音响系统方面,瑞声科技与客户进行了深度合作,并即将获得定点。独立声学算法 NLC PRO 算法已成功获得定点。根据公开数据,该算法使整车声学体验大幅提升,低音增强 2 倍,低音下潜拓宽 50%,低音清晰度提升 2 倍。据悉,该算法获得某全球汽车头部豪华品牌旗舰车系的首次定点。

而麦克风模组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首个车规级 A2B 麦克风模组项目成功出货国内高端新能源客户,并通过全球豪华汽车品牌的 PA 审核。

光学业务领域,瑞声科技 WLG 玻塑混合镜头加速导入车载镜头客户群。目前正在与主要客户定点推进一个平台型项目,相较于传统平台所用的镜头精度将提升一倍。根据花旗研究报告,全球汽车摄像头需求预计在 2027 年前保持 16% 的年复合增长率。2025 年是 " 智驾平权 " 元年,单车摄像头搭载量显著提升。以比亚迪 " 天神之眼 " 平台为例,其 DiPilot100 系统需配置 12 个摄像头 ( 含 3 个 800 万像素前视摄像头 ) ,预计 2025 年比亚迪新增 300-350 万辆 ADAS 车型,将产生约 1000 万个 800 万像素摄像头及 3000 万个 300 万像素摄像头需求,为瑞声科技创造可观市场空间。

三、感知技术撬动 AI 眼镜与机器人新支点

在技术生态持续迭代的浪潮中,瑞声科技正以感知体验为战略支点,开启虚实融合与物理 AI 的新纪元。公司通过全链路技术布局构建起 " 声光触 " 协同的产业护城河,在 AI 眼镜与人形机器人两大战略领域形成独特穿透力。

AI 眼镜领域,瑞声科技打造的全栈式技术闭环已实现产业化突破:声学方面,瑞声推出的 AAC AI 眼镜立体声方案通过定向声场技术实现隐私保护,这一创新技术已经使其成为国内外多家头部 AR/AI 眼镜厂商扬声器及麦克风的独供或大份额供应商。而光学的技术储备使瑞声科技轻易地拥有了 2P 及 3P Pancake 的量产能力,Pancake 系列光学模组正在稳步推出。公司的首个显示模组项目的量产交付,以及获得首个波导与光引擎模组组装业务的定点,标志着公司的 XR 光学布局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公司的触觉反馈系统已稳定供应海外头部客户。此外,公司在系统级设计中实现声、光、触三感协同,构建起 AI 眼镜的感知中枢,已成功交付国内头部大客户项目。

当前,AI 大模型与眼镜载体深度融合,这个曾被视为极客玩具的产品正经历质变。有分析师指出,作为人类感官的终极延伸载体,AI 眼镜正站在 AI 硬件革命的战略制高点。它与听觉、视觉、语言三大核心感官的天然融合,使其成为首个能够实现无感化多模态交互的消费电子形态。随着 Ray-Ban Meta 等产品的成功引爆市场,叠加 AI 大模型技术的持续迭代以及科技巨头的纷纷入局,AI 眼镜正从极客玩具逐渐蜕变为大众刚需,其市场前景令人期待。

在机器人领域,瑞声科技正加速从零部件供应商向系统级感知方案商转型升级,延续其 " 声学起家—多领域延伸 " 的战略路径——这一路径在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领域已得到成功验证。目前,该公司已为行业头部机器人厂商提供核心声学传感器及微型驱动模块,并计划未来三年重点突破人形机器人赛道,依托扬声器阵列、高精度麦克风模组、高效散热系统及光学摄像头等多元技术储备,构建更完整的感知解决方案版图。在 2025 年 CES 国际消费电子展上,瑞声科技首次公开展示其微型电机产品矩阵,涵盖高性能旋转电机、创新复合驱动模组等核心技术,这些组件已成功应用于机器人灵巧手的手指执行器及关节运动部件,标志着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

瑞声科技致力于打造包含零部件、系统级大模组和软件算法在内的垂直一体化能力,以满足人形机器人市场对灵巧手的迫切需求。据民生证券研究所指出,2025 年人形机器人将进入量产元年,作为核心部件的灵巧手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多代际更迭中最受益的环节。参照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4 年全球机器人灵巧手市场规模约为 76 万只 /17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全球机器人灵巧手市场规模将突破 141 万只 /30 亿美元。这一市场前景为瑞声科技提供了明确的增长锚点。

结语

站在 2024 年的业绩高点上回望,瑞声科技的蜕变轨迹清晰可见:从依赖单一技术的零部件商,进化为感知体验技术的系统整合者。

这家深耕感知领域三十年的企业,正以生态级创新重新描画产业疆界。这不是某个业务线的偶然爆发,而是一个技术平台型企业厚积薄发的必然——在感知体验成为人机交互核心战场的今天,瑞声科技的战略纵深,或许才刚刚显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瑞声科技 供应商 安卓 智能手机 机器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