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网 03-25
携手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宁德时代发起全球能源循环计划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撰文 | 白丽

出品 | 勇砺商业评论 阿桶观察

一个关于电动汽车的 " 八年之约 " 即将到期。

此前,工信部等相关部门牵头,由乘用车制造商为电池等核心部件许下 " 八年之约 " ——从 2016 年起,后者需承诺为用户提供 8 年或 12 万公里的质保。

如今,承诺 " 八年之约 " 的电动汽车陆续到期,已经度过 6-8 年生命周期的动力电池也陆续面临 " 性能断崖 ",容量衰减、续航缩水、故障率上升,部分车辆已经无法通过年检。大批车载动力电池开始面对 " 退役下岗 " 的日子。

与此同时,一场变革大幕已被悄然揭开。

摒弃 " 各自为政 ",宁德踏上破局之旅

3 月 18 日,荷兰,阿姆斯特丹。

在这个美丽的 " 北方威尼斯 ",宁德时代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一起给彼此一个深深的拥抱。双方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起全球能源循环计划。

" 对宁德时代而言,循环经济不仅是责任,更是驱动创新的动力。" 宁德时代循环经济项目负责人宋丹表示," 每块电池都应是能源循环的起点而非终点,这需要全球产业伙伴的协同创新。"

在这一天,宁德时代就此成为首个加入该基金会战略合作网络的新能源创新科技企业,同时,全球首个由中国企业发起的循环经济公益项目正式建立。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循环经济成为必然趋势,新能源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尤为关键。而对于能源转型和电动化的核心载体——电池产业而言,自身能否迅速升级,已然成为破局关键。

电池循环经济理念的全球推广存在诸多难点。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电池循环经济领域的参与主体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这需要新能源车厂家和电池厂家之间形成密切合作,甚至共同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供应链体系,共同研发新的电池技术才能解决。

作为全球锂电行业中唯一拥有 " 灯塔工厂 " 的企业,截至 2024 年底,宁德时代已拥有 9 座 " 碳中和工厂 "。在此前提下,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和废弃物的产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将成为宁德时代将同行远远抛在身后的加速器。

在产业链上游,宁德时代将推动电池原材料供应商更加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和供应,同时促进新型环保原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例如,促使钴、镍、锂等关键金属供应商采用更环保、高效的开采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鼓励研发人员探索新型电池材料,降低对稀缺资源的依赖。

在产业链中游,宁德时代自身的示范效应将激励更多电池生产企业加大在循环经济方面的投入。一方面,推动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电池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引导企业积极布局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业务,完善自身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产业链下游,宁德时代将带动新能源汽车企业、储能系统运营商等用户端更加重视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

据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产业研究部预测,2025 年,中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 82 万吨,自 2028 年起,退役量将超过 400 万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产值将超过 2800 亿元。全球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不过,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比例仅仅为 50% 左右,相当一部分废旧电池流转进了难以被统计的小作坊或者一些不具备生产能力的 " 电池黄牛 " 手中。

而掌握着先进的电池回收技术的宁德时代,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电池,选择最合适的回收方法。其建立的完善电池回收体系,通过与车企、电池租赁企业等广泛合作,高效回收退役动力电池,并对其进行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

推开门的宁德需要跨过三道坎

" 日本人发明了锂电池,韩国人把它做大,中国人把它做到世界第一。假如我们不是世界第一,我们没有存在的价值。" 曾毓群曾经这样表示。

在笔者看来," 走出去 " 已经成为宁德时代下一步的必然动作。

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发起全球能源循环计划,只是该动作中的一个重要得分项。

世界级别的品牌、国际化的通路、全球水平的行业标准……都将是宁德时代已然开始抵达的目标。

作为与宁德时代最新牵手的合作者,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公益机构,由艾伦・麦克阿瑟女爵于 2010 年建立。数十年来,其一直致力于推广循环经济理念,积极联动包括谷歌、飞利浦、可口可乐、雀巢、沃尔玛在内的众多全球知名企业、学术单位、政策制定者、研究机构参与到循环经济转型中,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严峻挑战。

而其拥有的行业背景和行业资源,恰恰是宁德时代可以走向海外市场的绿色通道。

宁德时代作为新能源行业的头部企业,在电池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以及市场应用等方面早已成绩斐然。其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类电池市占率分别连续多年排名全球第一,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

除了在研发、生产与制造等环节拥有推动锂电池的循环经济外,宁德时代也正在积极与产业下游终端企业携手,通过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推动碳减排的数字化工具,共同完成中国锂电产业的循环经济链条。

笔者注意到,在宁德时代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联手的前一天。3 月 17 日,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刚刚与蔚来创始人李斌一起在福建宁德签署了一份重要的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此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换电服务网络,以后不管是几万还是几百万的电动车,都可以无差别换电。从此,换电也将真正从 " 车企自营 " 迈向 " 行业共建 "。

目前,蔚来已经在全国布局建立 3000 多座换电站,建成 9 纵 9 横 14 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布局近 1000 座高速公路换电站,连通全国超 700 个城市,实现全国主要城市间高速换电网络建设。而宁德时代也宣布在 2025 年自建 1000 座巧克力换电站,与各方合作伙伴共建站点一万个,更远期的目标则是实现全国三万个换电站。

宁德时代在国内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地位,也由此再次提升,并为自己走向海外市场新增了一个背书。

除了上述市场因素,资本市场也是宁德时代迫切需要 " 走出去 " 的理由之一。

随着国内新能源行业整体竞争的加剧,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所有知名企业都将面临营收压力加大和产能利用率下降的局面,在此时此刻,想要将自身营收再次拉至高位,拓展海外业务,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早在 2024 年 12 月 27 日,宁德时代便曾发布公告,公司拟申请在香港挂牌上市。在这条公告中,宁德时代给出的理由是 " 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在中国 A 股 5000 多家上市公司中,宁德时代的总市值位居第十位,而在市值前十的公司中,宁德时代是唯一的民营企业。

根据 SNE Research 数据统计,2024 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达 37.9%,稳居榜首。2017-2024 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 8 年排名全球第一;在储能领域,2024 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市占率为 36.5%,2021-2024 年连续 4 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

加大国际市场布局,不单单是融资的问题,也不单单是抢人才、抢客户的问题,更是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必然举措,也是宁德时代下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

行业领跑者首先要努力成为标准制定者。" 标准 " 则是宁德时代走出国门的第三个理由。

2023 年 8 月,新的《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正式生效,并于 2024 年 2 月 18 日起实施。

新《欧盟电池法》的核心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 " 生产谁回收、谁进口谁回收。"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重要市场,欧盟新条款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企业都架设起不可小觑的行业壁垒,也都会对国内相对落后的电池回收体系和国内绿色产业链形成倒逼升级的作用。所有将欧盟市场作为目标的出口企业将面临护照数据库建设、护照管理系统维护及国际统一标准构建等挑战。

作为先行者,宁德时代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携手将打破这种局面,提前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企业出海铺路。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提供的数据,从 2018 年至今,国内已经有超过 400 家新能源车企宣告破产,涉及超 16 万存量车主。这些车主的车早已经没有了 " 质保 ",他们如果想要更换电池,已经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了。

而宁德时代在电池循环实践方面成绩突出,已建立了完善的电池回收体系,与车企等合作回收退役电池,梯次利用于储能等领域,并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实现拆解回收 , 高效从废旧电池提取可再利用资源用于原生制造,凭定向循环技术实现自动化拆解与全组分回收,资源回收率领先。

" 宁德时代在循环经济领域积极布局,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覆盖了‘电池设计 - 生产 - 使用 - 梯次利用 - 回收与资源再生’的全过程。在电池循环利用的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宁德时代循环经济项目负责人宋丹这样表示。

据悉,宁德时代构建了覆盖上下游的电池高效循环体系,落地了全球首个大规模铁锂电池回收项目,在国内建立 240 余个回收网点,报告期内废旧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量达 12.87 万吨,锂盐再生 1.71 万吨,镍、钴、锰及锂回收率高。

" 全生命周期管理 " 也是宁德时代非常看重的运营理念之一。

通过 " 宁家服务平台 ",宁德时代为用户提供动力电池维修、检测、健康评估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及时发现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修复,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为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提供数据支持,确保动力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得到合理的管理和利用。

目前,宁德时代已与中国再生资源集团、上汽、哪吒、沃尔沃等签署合作协议。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建立了广泛的本土化回收渠道,确保废旧电池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回收,提高了回收效率,降低了回收成本。

此前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和特斯拉的技术授权共同建厂合作,也是两手妙棋。

动力电池只是行业版图 " 冰山一角 "

" 可再生能源的广泛采用和电动化趋势的加速,为电池行业的循环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宁德时代的参与,将成为推动电池循环经济和更广泛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 在前两日刚刚结束的签约仪式上,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合作网络负责人乔 · 墨菲这样评论道。

其实,动力电池还只是宁德时代三大业务板块中的 " 冰山一角 ",其他两块业务分别是储能和 " 电动化 + 智能化 "。

构建全球生态网络,通过产业协同,共同完成锂电产业循环经济链条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心中的一大远景。

储能业务为宁德时代开启了第二增长曲线。从 2022 年开始,该业务便已成为宁德时代第二大收入来源。据财报显示,2024 上半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销量超 40GWh,实现营业收入 288.25 亿元,同比增长 3%。储能业务毛利率达到 28.87%,同比提升 7.55 个百分点。

此前,曾毓群曾提出打造大型独立能源系统—— " 零碳电网 " 的构想," 这一电网系统包括太阳能、风能、储能以及电动汽车向电网送电系统,将足够为一个大型数据中心甚至一座城市供电。" 曾毓群预计过,开发和管理 " 零碳电网 " 的业务可能比供应电动汽车电池 " 大十倍 "

为此,宁德时代设立六大 " 零碳战略 " 专项计划,其中包括 " 零碳 " 设计、" 零碳 " 工厂、" 零碳 " 供应、" 零碳 " 制造、" 零碳 " 电力和循环生态。

利用时代碳链数字化工具,宁德时代实现全产业链的碳排放数据监测和管理,促进上下游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协同合作。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使用到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共同推动碳减排,实现绿色发展。

当时代的指针指向 2025 年,宁德时代在新型储能领域的布局动作开始明显加速。

2 月 25 日,宁德时代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展开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新能源材料、储能技术研发创新及储能设备采购、产业和项目协同开发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曾毓群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提升新型储能市场化运用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主要聚焦新型储能领域的市场化机制完善和安全性保障。

" 随着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的结束,新型储能产业将走向高质量发展。" 他说。

在一个始终以创新为基因的品牌看来,每一步都将充满惊奇。(文 / 白丽)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宁德时代 新能源 艾伦 破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