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海山
来源 | 博望财经
从春晚宇树机器人引爆人形机器人赛道,再到杭州六小龙,2025 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板块十分活跃,这其中就有给人形机器人供应特种电缆的万马股份,万马股份从 2 月中旬开始,近一个月来股价已实现翻倍。
如果再拉长时间,从 2024 年 8 月底开始算起,至今万马股份已经上涨超过 200%,堪称近半年来多的人形机器概念股的最强黑马。
3 月 20 日,万马股份针对当前股价走势再度发布公告,重申公司现有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线缆订单收入占比较小,并提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而这已经是万马股份近一个月来第三次发布提示性公告。
但从投资者的情绪上来看,看中的并不是当前人形机器人线缆占比不多的现实,而是万马股份作为当前国内线缆龙头概念,对未来人性机器人市场的广阔预期。
根据中金公司预测,到 2030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250%,有望达 35 万台,市场迈进达到千亿规模。证券时报也指出,2040 年后中国市场规模将突破 10 万亿元人民币,覆盖工业和服务场景。可以说,当前的人形机器人,可能就是 2010 年时的新能源汽车。
所以,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核心价格上升也就变得可以理解。
万马股份的三次转身
1993 年万马电缆厂成立于浙江,主要做传统通信和电力电缆的生产,次年成立了万马高分子材料厂,进入高分子材料领域,后来还进入了房地产领域;
2003 年万马股份控股浙江天屹集团,拓展通信线缆业务,战略聚焦电缆产业,同时成立万马电气电缆集团,并投入 10 亿元建设临安电缆工业园,进入超高压电缆领域,这是万马股份的第一次转身。
2009 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当时国内电缆行业首家 A 股上市公司,并拓展新能源业务,布局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研发与运营。
能在 2009 年就开始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电缆业务,这是万马股份的第二次转身,从事后新能源汽车的大爆发可以看出,万马股份还是有一定的业务前瞻性。
2016 年之后,万马股份进入加速扩张时期,建成亚洲最高的超高压电缆生产立塔,技术能力达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到了 2018 年之后,随着通讯运营商集采相关产品减少、通信电缆出现价格战,万马股份的毛利率从 10% 所下降到不足 3%。净利润也下降至 1 亿元。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 2020 年,当时青岛地方国资 - 西海岸新区海洋控股集团入股万马股份,成为控股股东(持股 25.01%),并确立电缆为主体,新材料、新能源为两翼 " 一体两翼 " 战略。
其中新材料主要指的时电缆绝缘料和屏蔽料,2021 年,万马股份在福建福清的万华化工产业园旁新建一体化项目基地。实现了改性电缆料和上游石化原材料在生产工艺上的无缝对接,使得万华化学生产的基础石化原料直接转化为电缆材料。
而 2021 年恰逢我国新能源快速发展时期新能源汽车电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新能源电缆(含工业机器人线缆、充电桩电缆等)成为万马股份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2021-2023 年复合增速超 100%。
2021 年万马股份营收首次突破 100 亿元。2022 年实现营收 146.75 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51.44%。
2023 年营收达 151.21 亿元,净利润 5.55 亿元,尤其在超高压绝缘料市占率提升至 20%。在超高压领域成为国内唯一量产 220kV 超高压电缆绝缘料,打破国际垄断。同时在新能源领域的充电桩保有量达 3.9 万台,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2024 年万马股份同样保持了营收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0.87%。从半年报的营收分布来看,营收仍电力电缆和高分子材料为主,其中电力电缆 2024 年同比增长超 30%,营收占比达到 64.39%,高分子材料营收占比为 29.41%,产品主要爆款超高压电缆绝缘料、屏蔽料等,尤其是化学交联绝缘料国内市占率第一,超高压材料逐步替代进口。
但在营收增长的同时,万马股份也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问题,前三季度毛利为 11.4%,同比下降 1.2 个百分点。
从万马股份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从传统通信和电力电缆到抓住新能源和工业机器人电缆的风口,让万马股份顺利度过了电缆发展周期,而现在毛利下降,说明已经到了布局下一个电缆风口的时期,也就是人形机器人电缆市场,这也是万马股份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转身,那这个市场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
线缆市场大爆发来临
人形机器人行业给线缆行业带来的一大利好,首先源自于特斯拉在 2024 年股东大会上的宣布其旗下人形机器人 Optimus 的量产版将使用多达 28 条线缆,这一数字远超传统工业机器人的 9 至 12 条。此外,人形机器人线缆的平均售价是工业机器人的 6.4 倍。根据特斯拉已设定在 2025 年量产 50 万台 Optimus 的目标来计算,预计这将催生一个年增量市场价值达 90 亿元。
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则展现在中国市场。截至 2025 年 3 月,全国人形机器人存量企业接近 3 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超过一千家。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院预测,到 2030 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年销售量有望超过 100 万台。届时,全球人形机器人线缆市场规模可能达到 300 亿元,而中国市场的增速预计将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线缆作为机器人内部连接的关键部件,市场需求显著增长。由于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复杂性,线缆必须适应高强度、多自由度的运动,具备更高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因此,对线缆的耐弯折性、轻量化、使用寿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这关键指标之一是耐弯折寿命。传统工业机器人线缆的寿命约为 6 个月,而人形机器人则需要至少 2.5 年以及超过 2000 万次的弯折寿命。同时,线缆的轻量化也变得至关重要,例如特斯拉 Optimus 原型机的体重仅为 73kg,这要求线缆减重 40% 以上。
而近几年线缆材料的创新已经推动了线缆的升级换代,例如,东丽化学在 2024 年推出的改性 TPU 材料,在保持 2000 万次弯折寿命的同时,成功将线缆单位重量降低了 37%,重量降至 12g/m。
在全球机器人线缆市场中,日本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产品质量,占据了约 30% 的全球市场份额。美国企业紧随其后,市场份额约占 25%。而欧洲企业则专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和高端机器人线缆领域,市场份额约占 15%。中国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份额从 2019 年的 10% 跃升至 2024 年的 20%,显示出其迅猛的发展势头。
在中国企业中,万马股份则是较早看准这个市场的公司,早在 2016 年万马就成立了机器人线束事业部,一开始只聚焦工业智能线缆。例如伺服线缆、拖链线缆、锂电设备线缆等,但由于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有诸多相似之处,后来便逐步延伸至人形机器人领域。
国产人形机器人线缆王者
万马股份的机器人线缆的技术优势,首先,体现在高弯曲寿命上。其在工业机器人中的服电缆、拖链运动电缆的动态弯曲寿命超 1000 万次、而在人形机器人的动态弯曲寿命达 3000 万次以上,能够适配高强度运动场景。为此万马股份还开发的万马机器人智联 CCa 系统,集成动态功率分配与实时数据交互功能,适配人形机器人复杂运动需求。
其次,是针对人形机器人在家庭服务、医疗辅助、智慧充电站协同等应用场景中的轻量化要求,万马推出轻量化线缆和柔性特种电缆,相比传统电缆减重接近 30%,并通过了宇树科技、Figure 等企业的合作,进入机器狗、人形机器人核心供应链。
同时公司专项机器人电缆实验室获德国莱茵 TUV 授权,产品通过 UL、CE 认证及欧盟 RoHS 环保标准,检测能力覆盖全生命周期模拟测试。
正是因为在国内机器人线缆的先发优势,万马股份拿下了美的旗下库卡机器人上亿元规模的订单,毛利率超 40%,带动 2024 年机器人线缆订单量同比激增 170%,预计 2025 年库卡的线缆采购额将突破 2 亿元。
不仅是美的的工业机器人,美的还在扎实推进人形机器人项目,3 月 18 日美的首次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样机。该机器人能够执行握手、递水、比心、跳舞、开瓶盖、打螺丝等多种动作,虽然美的人形机器人还没有进入量产,但处于双方长期的合作关系,量产后和万马股份的合作也是极大概率的事情。根据当前市场调研情况。
除了传统的工业机器人,万马科技还批量供应如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狗 Unitree 系列,和人形机器人腿部动力及信号传输线缆,线缆的耐弯折寿命超 1000 万次,适配动态负载场景,例如春晚宇树科技的表演机器人就采用了万马科技的线缆,而当前每台人形机器的单台线缆价值约 3000 元,按照宇树科技 2025 年预计供货量超 2 万台来计算,该部分收入将达到 6000 万元。
除了人形机器人之外,万马股份还进入了医疗机器人线缆市场,和国内医疗器材龙头联影医疗联合开发手术机器人专用线缆,具备生物相容性和高精度信号传输能力,也已经进入临床验证阶段。
可以看出,万马股份在机器人线缆中的战略是,以先发优势为根基,通过传统工业机器人巨头为基本盘,然后技术协同延伸至人形机器人新势力,并拓展至医疗、科研场景。虽然当前订单收入占比较小,但随着未来客户量产计划落地,营业收入有望快速增长,而未来人形机器人带来的线缆增量市场,从长期来看一点不亚于汽车市场的规模,这也是为何万马股份现在被市场追捧的关键原因。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