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0 日盘后,中国生物制药(HK01177)发布 2024 年业绩公告。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 288.7 亿元,同比增加 10.2%;实现归母净利润 35 亿元,同比增长 50.1%。
公司表示,2024 年公司业绩超预期增长,主要得益于 2023 年、2024 年获批的创新产品进院及爬坡速度理想。2023 年获批的 1 类创新药 " 亿立舒 " 当年纳入国家医保后,在 2024 年加速放量,多个生物类似药也如期快速增长。
在 3 月 20 日下午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首席执行长谢承润透露,未来三年公司将进入创新成果收获的爆发期,近 20 款创新产品有望获批上市,涵盖双抗、ADC(抗体药物偶联物)等前沿疗法。预计到 2027 年,公司创新产品数量将突破 30 个。
去年获批 4 个肺癌 1 类创新药,集采风险基本出清
作为传统大药企,2024 年是中国生物制药创新成果密集兑现的一年。年报显示,中国生物制药 2024 年的收入结构进一步向创新产品倾斜,全年新产品收入为 100.9 亿元,同比增加 25.4%;创新产品收入为 120.6 亿元,同比增加 21.9%,是公司创新产品收入首次迈过百亿元大关,在公司整体收入中的比重首次超过 40%。
从产品看,集团(中国生物制药及附属公司)去年共有 6 个创新产品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其中 4 个为国家 1 类创新药,获批适应症均为肺癌。年报显示,公司 " 是 2024 年获批 1 类创新药数量最多的企业 "。
在业绩说明会上,谢承润还表示,公司被纳入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产品收入约占公司整体收入的 1%,集采风险基本出清,未来业绩增长将主要由创新产品拉动。到 2027 年,公司批产和报产的仿制药项目预计超过 40 项,但公司将以固定的投入、产业和商业模式、营销模式看待仿制药板块。
研发费用超过 50 亿元,近年来商业拓展交易活跃
2024 年,中国生物制药的研发投入费用和销售成本均超过 50 亿元,研发费用占收入比率为 17.6%。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81.5%,同比增加 0.5 个百分点。
谢承润表示,公司现有的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改善:一方面,去年公司部署了万升级生物药产线,今年预计会有 3 个产品进入该产线生产,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公司授权合作的产品此前由合作方负责生产,生产成本远高于公司自生产水平,完成转产后也会进一步降低整体生产成本。
近年来,中国生物制药 BD(商业拓展)交易活跃。公司董事会主席谢其润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公司的 BD 团队在第一季度实现了 " 开门红 ",已经成功签下两个 BD 合作——首款用于雾化治疗儿童 RSV 感染的 1 类创新药 CPX102、长效术后镇痛 2 类新药 QP001,公司预计后者将在短时间内贡献 2025 年公司业绩增长。
另外,国际化也是投资者关注的话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国生物制药公司首次明确提出国际化战略的年份可以追溯到 2021 年。当年公司成立了海外子公司 invoX Pharma,负责中国以外的研发和业务开发活动,主要专注于集团在国外的研发和业务发展活动,目前已完成对多家全球领先的创新研发平台的收购。
不过,2024 年年报显示,集团超过 90% 的收入来自中国内地客户。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