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宣布,开发了新一代显示技术—— RGB 高密度 LED 显示系统。其通过可独立驱动的 RGB 三原色背光灯与高密度 LED 光源的深度整合,实现了对红(R)、绿(G)、蓝(B)三原色的精准独立控制,为大尺寸显示设备带来更宽广的色域、更高的峰值亮度、以及更精准的色彩表现。
索尼在 2004 年推出了全球首款 RGB LED 背光电视,型号为 QUALIA 005,开启了显示标准的新纪元。随后从动态背光系统到到量子点技术再到 22bit 灰阶控制的 Mini-LED 等,索尼不断突破显示技术的边界,将电视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表现推向新的高度。
RGB 高密度 LED 显示系统背后是索尼 20 多年的技术积累,有着广色域、高亮度和 LED 精准控制三大优势。相比于传统单色光源,RGB 高密度 LED 显示系统有着更高的色纯度,而且不同于传统 mini LED 技术将光线集中在明亮区域提升峰值亮度,可根据特定场景为每个 RGB 通道动态分配最适合的亮度。
索尼称,RGB 高密度 LED 显示系统的峰值亮度可达到 4000 尼特,而且能做到 96 高精度 bit 灰阶控制。
RGB 高密度 LED 显示系统能够达到索尼基准级监视器专业水准的峰值亮度,也创造了索尼显示设备历史上最高的色彩空间。新技术以 96bit 的高位元率对信号进行高速、高精度的处理,不仅能够同时呈现深邃的黑色和明亮的白色,还能在包含多种中间色调的场景中,呈现亮度和暗度的细腻差异,从而提供了 OLED 面板难以实现的图像。
借助索尼新开发的专用控制芯片,实现了更准确的还原色彩。不但能够生动地呈现明亮区域,同时在暗部区域也能准确描绘出光线的细微差别,而且不会出现黑色压缩。这是利用了索尼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并结合像素校正技术,再现了像素级别的微妙色彩差异,带来了更精细微妙的色彩表达,呈现了更明暗鲜明的色彩层次。
索尼表示,RGB 高密度 LED 显示系统将于 2025 年开始量产,将扩展到消费类电视和显示器产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