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3 月 20 日,税收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六次联席会在四川资阳召开。会议明确,川渝税务部门将持续锚定 " 政策执行标准化、税费征管一体化、办税服务便利化 " 目标,纵深推进税收领域 4 类 22 项重点工作任务。
作为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5 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GDP 连跨两个万亿级台阶,电子信息制造业产量问鼎全球前十,超 730 万市场主体在此交织成网。亮眼数据背后,川渝税务部门坚持以 " 政策同标、征管同频、服务同质 " 服务 " 双圈 " 建设,为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探路。
激活科创引擎:1240 亿元税惠浇灌产业 " 共生林 "
2019 年至 2024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由 6.3 万亿元增至 8.6 万亿元,在全国的经济份额占比由 6.3% 提升至 6.5%,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产业共兴共建,正不断增强 " 第四级 " 的经济活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电子信息产业版图上,一组数据勾勒出 " 双城共舞 " 的强劲脉搏:全球每三台 iPad 就有两台烙刻着 " 川渝制造 " 印记,年产近 8000 万台笔记本电脑,手机产量突破 1 亿台大关……川渝两地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加快补链强链,已跻身全球前十电子信息制造业聚集地。
四川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川渝两地产业融合度不断提高,税收优惠政策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效用将更加凸显。税务部门正持续推动税费优惠政策精准落袋企业,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数据显示,2024 年川渝税务部门落实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过 1240 亿元。随着税收优惠政策靶向发力,两地优势互补,科技创新协作愈发紧密—— 5 年间,两地落地建设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分别达到 11 个、30 个。截至 2024 年 11 月,川渝两省市共建科技创新联盟 50 余个,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增长 26%。
" 川渝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关联度高、互补性强,尤其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深入,办理税务等各类政务事项更加便捷,我们与四川企业的往来贸易越来越顺畅。" 国芯微(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介绍,2024 年,该企业与四川供应商的采购(销售)额为 511.4 万元,占全年采购总额的 9%。同时,2024 年以来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类税费优惠 177.8 万元。
除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川渝税务部门近年还聚焦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消费品产业等共建产业,出台了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系列举措。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税务部门对跨区经营企业联合开展税费政策信息和川渝通办事项精准推送活动。
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琦超表示,税务部门帮助企业用好各项税收政策,为公司的降本增效和创新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据了解,该企业近 3 年累计享受税收政策红利 2700 余万元,助推企业融入川渝两地汽车产业集群,与 60 余家汽车、摩托车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仅 2024 年,该企业在重庆片区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 31%,同比增长超 50%。
畅通要素流动:累计办理 " 川渝通办 " 业务超 100 万笔
为更好地构建 " 无差别 " 市场环境,助推两地要素自由流动,川渝两地税务部门携手推进 " 政策同标 "。
自 2022 年起,川渝两地实现车船税政策完全统一。按照 " 税额从低适用 " 原则调整税目,四川按照重庆标准降低 6 个税目车船税税额,重庆按照四川标准降低 2 个税目税额,涵盖乘用车、客车、摩托车等车型。两地税务部门同步推进车船税征管一体化,实现车船税信息实时传输,企业在一地缴税后,次日即可在另一地办理车险投保,显著提升服务效率。
川渝车船税 " 税额从低 " 政策,让成都锦宏商务旅游汽车租赁有限公司负责人直呼 " 真金白银的实惠 "。" 我们公司 90% 是燃油车,自从川渝车船税政策统一执行后,我们每年有约 30% 车辆享受到了税收优惠。" 他算了一笔账:2024 年公司全年节省车船税 8.7 万元。
5 年来,仅车船税税费政策执行口径统一一项,就为两地 340 余万户纳税人减轻税负 8.54 亿元。" 两地政策同标实质是破除市场分割的‘先行试验’,对于让两地市场主体从‘纠结地域差异’转向‘专注创新发展’,让区域合作从‘形式联动’升级为‘实质融合’有着重要意义。" 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院长李建军教授表示。
用制度创新打破行政边界,让市场要素自由流动,两地税务部门于川渝毗邻的地域结合处率先破题。
在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川渝高竹新区,两地税务部门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探索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一体化的创新路径,多项首创性、集成化、差异化的改革事项渐次落地。
" 纳税人进一个厅,能办两地事,办税时间缩短约 60%,资料报送减少 95%。" 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主任刁玉璞介绍道," 川渝通办 " 进一步优化了企业涉税费事项的跨省迁移办理程序,纳税人平均办税时长从 3 小时大幅压缩至 10 分钟。
" 税费申报等线上业务实现了‘跨省通办’,线下办理也不用出新区。无论来自四川还是重庆的企业,在中心一个窗口都能办好,同城服务体验很便捷。" 刚刚办理了更正申报业务的四川润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冯苗感慨。
从川渝两地经营主体和群众办税缴费切实需求出发," 川渝通办 " 功能持续优化,两地现已实现全量税费业务全程网办,极大提升了办税缴费便利性。截至 2024 年底,已累计办理 " 川渝通办 " 税费业务超 100 万笔。
重庆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川渝通办 " 是两地税务部门践行 " 一盘棋 " 理念的关键抓手,两地税务部门通过统一执法标准、打通数据壁垒、共建服务场景,解决了企业 " 跨省难 " 的痛点,为市场主体提供了 " 无差别 " 优质服务。
筑牢法治基石:161 项标准统一助力构建公平市场
法治公平是最优的营商环境,也是最好的税收支持。2021 年,川渝税务部门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跨省域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统一两地 62 项税收违法行为处罚标准。2024 年,川渝税务部门联合修订的《川渝地区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及《川渝地区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执行标准》,7 类 54 项 161 种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共用一套标准和流程。
5 年来,川渝两地税务部门秉持 " 一盘棋 " 思维,以法治与公平为合作基石,不断探索区域协同治理的创新路径。从 " 双城差异 " 到 " 一体标准 " 再到执法力度与尺度的 " 双统一 ",实施办法与执行标准的更新出台,凝聚了川渝两地多年税务执法实践和税收法治共识,彰显出宽严相济、罚教结合、包容审慎的税收执法理念,为市场主体营造了透明、可预期的税收法治环境。
" 以往,跨省经营的建筑劳务企业在面临川渝两地税务处罚标准上存在争议,现在处罚标准统一,罚款金额也较以往降低。" 重庆飞傲建筑劳务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顾自利表示。
自贡市沿滩区税务局大厅负责人虞波介绍:" 目前川渝地区对同类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基本一致,细化了情节轻微、情节较轻、情节较重的具体情形,特别是对违法情节轻微、较轻的处罚金额进行了下调。"
值得一提的是,川渝两地现已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嵌入税务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实现了税务裁量标准智能落地。" 首违不罚自动带、相关数据自动抓、重点事项自动提、罚款金额自动算 ",这不仅提升了执法效率,还减少了人为干预,确保了执法公正性和一致性。
在李建军看来,通过标准化、智能化、协同化的改革提升执法效率,不仅解决了跨区域执法中的 " 痛点 ",更以制度创新和技术赋能为抓手,构建起公平、高效、透明的市场环境,有利于税收征管服务一体化进程和提升川渝地区协同治理能力,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和实践路径。
为更好化解川渝市场主体跨省经营中产生的税费争议,两地税务部门共建 " 川渝枫桥式税费矛盾争议联合调解室 "" 泸永江税费争议调解中心 " 等 9 个跨地域 " 川渝税费争议调解室 ",通过联合受理、协同调查、数据共享,实现争议 " 一地受理、两地联办 ",避免企业 " 两头跑、重复诉 ",5 年来已累计调处税费争议 665 件,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创新实践样板。
2025 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川渝协作将开启新篇章。川渝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地税务部门将持续围绕 " 政策执行标准化、税费征管一体化、办税服务便利化 " 目标,深化两地税务合作,共创改革新举措,持续落实 4 大类 22 项重点工作任务,打造 " 川渝一键事 " 服务品牌,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提供税收维度的 " 川渝方案 ",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