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妈妈育儿 03-20
3岁女儿说在幼儿园“被老师喂药”!当妈后才知:孩子虽然不会说谎,但可能胡说八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你家孩子放学回家后,会说幼儿园的事吗?孩子说的话,咱们不能全信,还得多方取证才行,不然闹出 " 洋相 " 就不好啦。

像我同事晓燕最近就遭受了女儿的 " 谎言攻击 ",她女儿小思 3 岁半,很可爱,刚读幼儿园小班,但嘴巴叭叭叭得很能说。

这不春季嘛,孩子容易生病,她女儿就有点流鼻涕。

晚饭过后,晓燕拿着感冒药走近小思,但小思突然紧紧攥着水杯,大声叫嚷:" 邱老师中午已经喂过我药了!她说,我要在幼儿园吃药!"

晓燕蒙了,自己可没让老师喂药,她不禁怀疑,难道老师私自喂药了,还是喂了的助眠药物?她强忍着不安,仔细询问细节。

小思一脸认真,坚定地说:" 吃完午饭,老师就喂药,然后我就睡觉了!"

当晚,晓燕赶忙联系老师,邱老师却坚决否认

第二天,晓燕不放心,就赶到幼儿园查看监控,结果却让人哭笑不得

监控里,一个小女孩因为生病需要吃药,邱老师一手拿药,一手端水,女孩仰头吞下后,邱老师竖起大拇指表扬。

小思全程抱着水杯站在旁边,先是盯着女孩,接着模仿她仰头吞咽的动作,最后还咯咯笑出了声。

原来,调皮的小思根本不需要吃药,他只是羡慕同伴被老师 " 特殊照顾 ",把想象中的 " 被喂药 "当作了真实经历,还演得有模有样的。

这场误会虽已解除,却给家长们抛出难题:孩子的话能信几分?

那些看似离谱的 " 谎言 " 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成长秘密?

01

小孩子撒谎并非道德问题,可能是大脑在升级

很多家长可能和小思妈妈一样,觉得 " 孩子不会撒谎 ",可心理学研究却给出了不同答案。

多伦多大学 Kang Lee 教授团队通过追踪上万名儿童后发现:2 岁幼儿中 30% 会说谎,到 4 岁时,这一比例飙升至 90%(研究发表于《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不过,小孩子 " 撒谎 " 的原因,可能跟大人不一样。

3-6 岁:孩子容易把幻想当成现实,爱胡说八道,但并非故意撒谎。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2-7 岁的孩子处于 " 前运算阶段 ",他们的思维就像一部沉浸式电影,现实与想象相互交织,他们的主观体验远远超过了客观逻辑

比如上文中小思看到同伴吃药受表扬,大脑瞬间生成 "我也被关注" 的剧情,这种 " 幻想成真 " 的快乐太过真实,让他坚信自己 " 吃过药 ",可这是胡说八道

但这类 " 谎言 ",同时又是他们认知发展的重要标志。孩子开始明白 "我知道而你不知道",并尝试用语言构建自己的叙事逻辑,就如同人类祖先在篝火旁编故事,是想象力与社交能力的萌芽。

7 岁以上的孩子:撒谎是为了自身利益

随着孩子的大脑前额叶逐渐发育,学龄前孩子慢慢地能分清现实与虚构,撒谎开始带有明确目的,比如逃避惩罚、获取利益、维护自尊等

就像孩子打碎花瓶后,谎称是猫碰倒的,或者夸大考试成绩求表扬等行为,若不加以引导,孩子可能会发展成习惯性欺骗

02

让孩子撒谎的 " 罪魁祸首 ",可能是家长

像小思的那种 " 幻想谎言 ",我们还不必太过担忧,但是如果大龄儿童还频繁说谎,那家长就要留意教育中的问题了。

1、孩子撒谎是跟父母学的。

伦敦大学研究表明,父母说谎频率与孩子撒谎概率呈正相关,家长如何对待世界,孩子就会如何对待家长。

因为孩子是模仿身边人的一举一动,来学习和探索的。

有些家长为推脱饭局,可能会谎称 " 自己在加班 ",而为了拒接某些电话,会让孩子说 " 爸爸不在家 ",这些 " 白色谎言 " 都会被孩子学去。

2、家长对孩子犯错零容忍,孩子就有可能爱撒谎。

同样是一个孩子打破杯子,但往往家长的回应是不同的,可能有两种情况。

A 家长说:"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今晚别想看动画片!"

B 家长则会说:" 杯子摔了有点危险,我们一起想想下次怎么拿得更稳?"

哈佛大学实验证实,A 类家长的孩子撒谎概率,是 B 类的 4 倍。

可见,当错误意味着羞辱或严惩,那么孩子就会被逼着撒谎了,因为人的本能就是保护自己嘛,特别是年幼的孩子。

3、不被听见的孩子,没办法只能用谎言来发声

像青春期许多孩子就是如此,他们往往不被父母理解,发脾气和撒谎,家长可能会认为他们是叛逆,实际上这是亲子沟通有问题了。

有的孩子放学了不愿意回家,因为害怕和父母沟通,晚回家时被父母追问,只能撒谎说 " 手机没电 "。

其实这些谎言背后往往藏着他们未被接纳的情绪,比如孤独、自卑、迷茫等等。

03

孩子爱撒谎,家长要如何正确处理呢?

一味打骂、讲大道理,肯定是没用的,家长不妨扮演 " 侦探和园丁 " 两种角色。

首先,区分孩子的谎言类型,好对症下药

其次,用好园丁法则,帮孩子解决背后的需求

比如,发现孩子撒谎了,咱们不要说 " 你说实话,我就不骂你 ",因为这其实是暗含威胁的。

我们应该说:"谢谢你和妈妈说这些,我们一起解决",这样说让孩子有安全感,他们才会不说谎。

另外,说谎并不是坏事,反而是孩子成长的开始。

我们可以在孩子坦白打碎花瓶后,先共情他,说:" 你差点划伤手对吗?妈妈也吓到了。"

然后再问他:" 你觉得为什么杯子会滑呢?"

最后咱们再说:" 我们买几个防滑杯垫,你帮妈妈选颜色好吗。"

这样下来,孩子就能知道下次如何不打碎花瓶,而不是一味地恐惧做错事,真正做到了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

孩子的谎言并非洪水猛兽,而是成长发出的信号。

只有当家长放下 " 打假 " 心态,用心去理解孩子,就会发现:每个谎言背后,都有一个渴望被倾听的灵魂。

希望所有的家长,在遇到孩子撒谎时,能够温柔以待,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着急评判。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幼儿园 多伦多大学 瑞士 感冒药 理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