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鲜味实验室
2025 年 3 月 15 日,央视 "3 · 15 晚会 " 一则关于冷冻虾仁违规增重的调查,将知名主播李佳琦推至舆论中心。晚会曝光部分水产企业通过超量添加保水剂(复合磷酸盐)增加虾仁重量,其中涉事品牌 " 正大白对虾仁 " 因外包装标注 " 李佳琦直播间推荐 " 字样,引发消费者对直播电商选品机制的强烈质疑。
据央视调查,涉事企业使用磷酸盐浸泡虾仁长达十余小时,导致部分产品磷酸盐含量超标高达 145%。长期过量摄入此类添加剂可能引发钙流失、消化不良等健康风险。被点名的湛江尚方舟、宝辉水产等企业,其生产的虾仁在解冻后重量缩水达 70%,消费者实际购买的虾肉仅占三成。更严重的是,涉事产品未如实标注添加剂信息,包装仅注明 " 虾仁和水 ",涉嫌违反《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事件曝光后,多位消费者晒出在李佳琦直播间及关联直播间 " 所有女生 " 的购物记录,显示有人累计购买该虾仁达 5 单。早在 2023 年 7 月,社交平台就出现对该产品的质疑,消费者反映虾仁 " 煮不熟、口感脆弹异常 "" 毫无虾味 ",怀疑添加保水剂。但当时相关投诉未引起足够重视,部分消费者申请退款时遭遇客服推诿,以 " 正在处理 " 为由拖延解决。
面对舆论压力,李佳琦所属公司美腕回应称,直播前已要求品牌提供磷酸盐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含量符合国标。但央视实测数据与品牌报告存在显著差异,暴露出审核机制依赖企业自证材料的局限性。目前涉事产品已全网下架,企业启动召回程序,消费者可凭购买凭证索赔。值得注意的是,薇娅、董宇辉等主播也曾带货同品牌产品,折射出行业性选品漏洞。
此次事件引发对直播电商生态的多重反思。头部主播长期打造的 " 严选 " 形象遭遇冲击,消费者发现所谓合规审核可能仅停留在文件审查层面。食品工程专家指出,生鲜类产品应引入第三方飞行检查,采用液氮速冻等技术替代化学保水剂。法律界人士强调,若主播明知产品问题仍带货,需承担连带责任。
行业观察显示,直播电商正经历从 " 低价竞争 " 向 " 品质信任 " 的转型阵痛。李佳琦团队近年来多次陷入选品争议,从车厘子坏果到儿童滑板车安全隐患,暴露售后体系的不完善。消费者维权时往往面临举证困难、平台责任模糊等问题。此次虾仁事件促使更多消费者意识到,直播间购物不能盲目信任主播背书,需主动查看配料表、留存开箱视频,遇到质量问题及时通过多渠道维权。
目前监管部门已查封涉事企业原料仓库,正大食品旗舰店全面下架虾仁类商品。这场由一袋冷冻虾仁引发的信任危机,正在倒逼直播行业重构品控体系——当价格优势不再能掩盖质量缺陷,唯有建立透明可追溯的供应链、实施更严格的独立检测,才能真正守护消费者 " 放心买 " 的承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