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近日,京东健康发布了 2024 年全年业绩公告。
在过去的一年中,京东健康营收 582 亿,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下(Non-IFRS)净利润达 47.97 亿元,双双超出市场预期。尤其是下半年同比增长 " 双位数 ",展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分析师眼中,这份财报超预期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以服务更多用户和赋能更多品牌商家的指标来同业衡量,今天的京东健康,正在清晰可见地继续强化 " 线上健康消费第一入口 " 的优势。
01
消费者视角:熨平需求的潮汐
在包括我在内的消费者眼中,京东健康能够成为 " 线上健康消费第一入口 ",很难说是一种意外,倒不如说是京东健康坚持全渠道能力建设的必然结果。
比如,在刚刚过去的流感季,几组暖心的数字,便可一窥京东看病买药心智有多强。
据京东健康数据显示,2024 年 12 月 20 日至 26 日,京东互联网医院呼吸道疾病相关问诊量,环比此前 7 天增加了近 1 倍;此外,京东到家快检呼吸道病原检测订单量,环比此前一周增长 1.1 倍;
而截至 2025 年 1 月 5 日,京东买药流感用药订单量环比上周增长了 2.2 倍,其中玛巴洛沙韦订单量环比增长 4 倍;可威奥司他韦、达菲奥司他韦订单量环比增长分别为 1.3 倍、1.2 倍。
与往年流感季医院人满为患,缺医少药的体验相比,京东健康的 " 医检诊药 " 闭环,正在提供一个能够与线下医疗资源的相辅相成的解决方案:
" 医生线上看、检查在家做、药品送到家、护理到家做 "...... 越来越多的患儿家长,能够通过京东健康这一 " 线上健康消费第一入口 ",一站式、全流程享受京东健康引以为豪 " 医检诊药 " 闭环服务,一方面免去更多宝贝和家长线下医院求诊的奔波之苦和感染风险,另一方面也缓解了线下医院,医师物理容量有限导致的潮汐压力。
多说一句,在 " 中国消费互联网用户数量见顶 " 观点大行其道的今天,京东健康用户黏性持续强化的故事,正在悄然改变这一悲观主义叙事:
中国互联网从未见顶、也不可能见顶,因为在 14 亿人的市场中,只要有刚需在,只要有更好的服务和产品在,永远都有新的机会。
02
产业视角:供应链共赢
但能够熨平需求潮汐背后的逻辑,是京东健康强大供应链和专业服务能力,这对供应侧资源有着巨大吸引力:
尤其在医保控费的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品牌药企开始在线上寻找增长路径,而京东健康基于供应链优势能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品牌药企,愿意将自己的原研创新药和畅销药品放在京东平台上首发。
我们不妨仍然以流感季 " 最火 " 药物速福达为例,在刚刚过去的冬天,因为货源紧缺,流感神药 " 速福达 " 的价格在互联网上一度被无限炒高,但京东健康一直保持了稳定的价格和供应,能够获得来自品牌方的稳定供应,这背后正是由于京东强韧的供应链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
对于这些品牌药企来说,医药销售和推广是个多维度复杂的问题,而京东健康恰好是那个能力满分的六边形战士。
过去一年," 全球唯一 "" 全球首款 " 等新药在京东健康平台频繁首发,这就是品牌药企对医药零售最强供应链能力的认可。
比如,2024 年京东健康在线上首发了 " 网红 " 近视防控药物、兴齐眼药的 0.01% 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赛诺菲旗下降脂药物旨立达;金赛旗下厌食症药物美适亚等多款新特药。京东健康的线下 DTP 药房则售出了国内院外渠道第一单阿尔茨海默病靶向药 " 乐意保 "。
近期,罗氏制药中国更是与京东健康签署《流感防治生态共建深度合作协议》,直接面对流感挑战。默克、欧加隆、默沙东、赫力昂、辉瑞等全球顶尖药企,都已在供应链服务、患者服务、数字营销服务等方面与京东健康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供应侧对于首选京东健康的考量有其必然性:
首先,作为线上健康消费第一入口,京东健康提供了从流量供给,专业服务,到医药物流一整套服务能力体系,这与京东长期供应链能力上的持续投入是分不开的。
举例来说,2024 年,京东健康进一步发力即时零售业务,加快全渠道业务创新布局," 京东买药秒送 " 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佛山、成都、郑州、沈阳、天津等 18 个城市开通 " 网上买药医保个账支付 " 服务,共接入全国超 3000 家医保定点药房,覆盖超 1 亿人口。
此外,京东健康还积极推进无人化购药设备的上线和布局。12 月,京东买药秒送无人药柜在海淀区万寿路上线运营。作为北京市首个自助售(取)药机,该设备占地面积小,能够支持 2000 多款日常药品的销售与取送,满足用户 24 小时用药需求。
京东健康还在北京新开设多家京东大药房新型门店,上线了首个京东买药自助售(取)药机,更高效快捷地满足当地居民的用药需求。
其次,除了发挥全渠道供应链能力外,京东健康还在持续升级服务体系。
比如,2024 年 618 期间,京东健康全面升级了 " 问营养师 " 服务,专业的营养师会从商品效果、用法用量、作用原理、注意事项、医学知识科普等方面回答消费者的问题。时至今日,京东健康已建成国内最大的专业营养师在线服务团队,拥有近千名营养科医生与营养师。
这种对完备优质的服务供应体系的长期承诺,同样是京东健康用户增长,实现供应链共赢的主要抓手。
03
隐藏的一张牌:AI 医疗的落地基石
京东健康这种供应链共赢的逻辑,在 AI+ 医疗这条明线叙事中,也显得相当独特:
与众多单纯强调大模型能力增强的技术派观点不同,除了要保持技术先进性之外,京东健康更关键的着眼点是规模化、全场景落地大模型应用,其根本目标是驱动医疗健康服务效率和质量双提升,进而促进优质医疗健康资源的普惠可及。
于是我们看到,2024 年,京东健康进一步加快大模型技术在各个服务场景的应用。比如,面向用户,京东健康陆续发布智能健康助手 " 康康 "、AI 心理陪伴师 " 聊愈小宇宙 "、多模态技术应用 " 手机测血压 " 等服务产品,目标是构建一个线上医疗服务生态入口;而面向医生群体,也打造了 " 智能医生助手 ",实现临床辅助决策、患者智能管理、临床科研辅助等功能,据悉,目前已成为医生使用率最高和采纳率最高的智能辅诊工具。面向医院场景,推出业内首个覆盖医院全场景的大模型产品 " 京东卓医 ",目标是让患者看病更舒心、医生临床科研更高效、医院运营管理更轻松。
就以京东卓医具体为例,目前在卓医大模型产品的赋能之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目前正在实现多种智能化服务,如个人就医管家、全流程无感陪诊、" 室内高德 " 式就医导航、智能病历撰写辅助、AI 辅助诊疗等 toC、toD、toH 多方面的能力。某种程度上,京东卓医就可以看作是每个医院都可以安装的 " 智慧医疗操作系统 "。
伴随着京东大模型在他的供应链侧接续落地,一个更增长导向,更生意视角的解决方案摆在供应链伙伴的面前,这个方案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根据消息,目前已有百余家医疗机构在 " 排队 ",希望与京东健康合作打造类似的全场景智慧医院。
04
结语
作为 " 线上健康消费第一入口 ",京东健康今天超预期业绩的底层逻辑,不是流量赋能的传统认知,而是 AI 驱动下,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型创新,以及全渠道健康消费供给互补演化的结果,而这,才是京东健康这份财报背后的核心增长密码。
· 靶点格局 ·
| |
|
|
· MNC 观察 ·
| |
|
| | | 拜耳
| |
| Illumina
· 产业地图 ·
| | |
| | |
| |
| | |
|
| ||
| |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