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值得买 03-15
看过国家版减肥指南,明白减肥的尽头是正常吃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作者:柠檬小猫咪

一直以来按时吃饭,自觉把自己照顾得很好——早餐豆浆油条,午餐荤素搭配的盒饭(尽管荤菜里有一半是配菜),晚餐简单喝点粥吃个饼,偶尔半夜嘴馋了,再点个炸串。一天下来,既不会饿,也不算撑。可随着年龄增长,肚子却在慢慢变大。难道,人到了一定岁数,只能靠饿来减肥吗?

实则不然,减肥的第一步,不是少吃,而是回归 " 正常饮食 "。看似规律的饮食,离真正的 " 正常 " 或许还有不小的距离。

一、与食物的边界模糊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按时吃饭,但一顿 " 正常 " 的标准餐究竟该包含什么,吃多少才算合理,却鲜有人告知。依据《2022 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顿饭应是这样的构成:一半为蔬菜水果,且蔬菜占大头,另一半则是谷薯类碳水以及鱼肉蛋和大豆类的优质蛋白质 。

或许有人会想:一份黄焖鸡米饭,不就差不多符合了?其实不然。一个成年人每天的食物摄入量大致为:谷物 200 到 300 克;蔬菜至少 300 克;水果 200 到 350 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总共 120 到 200 克;还有至少相当于 300 克鲜奶的奶类及奶制品。

2021 年武汉大学发表的文章分析了 96 个国家的膳食指南,不约而同都强调了饮食花样要多。2022 年中国膳食指南建议平均每天摄入 12 种以上食物,每周要不低于 25 种。饮食指南旨在预防营养素缺乏和慢性疾病,包括肥胖、高血压等 。

如此标准,会让人觉得门槛颇高——毕竟要真做到 " 正常饮食 ",每周吃够 25 种食物,天天吃不同配菜的麻辣烫都不一定能达标。也有研究发现," 饮食多样性 " 要求可能导致成年人能量摄入增加,即有的人可能因不知如何选择,而不幸选中那些本不该多吃的 " 不健康 " 增肥食物,导致越吃越胖 。

现代人所处环境,本就容易把自己喂得太 " 饱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显示,2020 - 2022 年,中国人均热量日供应约 3200 千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约 2900 千卡),也超过膳食指南中的标准量(轻体力劳动者成年男性每天 2250 千卡,成年女性 1800;中、重体力或活动量大的,再增加 300 - 500 千卡) 。

其中,膳食脂肪摄入量本应仅占每天总摄入量的 20% — 30%,但 2010 - 2012 年,中国人平均摄入量就高达 32.9%,到了 2015 - 2017 年更是升至 34.6% 。减肥人士要控制脂肪摄入,原因很简单,虽然天然含脂肪的食物(如坚果、鸡蛋、牛奶)可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D、E、K),但脂肪热量更高,1 克碳水和蛋白质的热量都为 4 大卡,脂肪却有 9 大卡 。

同样容易让人长胖的糖更是无处不在——除奶茶、甜食外,连水果都在默默变甜。高糖饮食会在不显著增加体重的情况下增加体内脂肪堆积,糖被肝脏消化后,一部分用于给身体和大脑提供能量,一部分变成甘油,被脂肪细胞吸收——含高果糖的甜饮料和水果会增加内脏脂肪,让肚子变大、腰围变粗,葡萄糖则会增加皮下脂肪沉积 。2023 年耶鲁大学的研究发现,实验者吃 8 周高糖、高脂食物后,就不想吃更健康的低脂食物,因为高糖、高脂食物会潜移默化重塑大脑,修改奖赏机制 。如此一来,不仅暴饮暴食和变胖风险增加,即便日常少量食用,大脑也会在未来更倾向于选择这些食物,许多人越吃越戒不掉奶茶、炸串,便是这个原因。

二、减肥路上,馋比饿更棘手

知晓该吃什么、要吃什么后,仍可能难以做到 " 正常饮食 ",因为外界对我们的影响超乎想象。吃饭过程中,我们一直在与外界环境互动。当自己只点了一份沙拉,朋友却点了红烧肉、炸串、薯条时,很难做到百分之百无动于衷。这些互动会改变我们的食欲,让 " 正常饮食 " 难上加难。

人体控制食欲的机制颇为复杂——下丘脑如同 " 指挥官 ",通过与其他大脑区域 " 交流 " 来控制食欲。瘦素、胰岛素、肠道激素和生长素等激素则像 " 信使 ",将身体信号传递给大脑,信号变化左右着我们的食欲 。

有研究指出,聚餐具有 " 社交促进 " 作用,与朋友一起吃饭,不仅时间变长,食量平均下来也比平时多。在场人数越多,消耗食物量越大,研究发现,7 人或以上聚餐时,摄入热量会增加 76%,吃得份量也会大 44% 。并且到了周末,上一周班疲惫不堪的人,胃口会比工作日好 10% 。

甚至商家的食品包装设计都可能是热量陷阱——觉得买家庭装的可乐、薯片更划算,可大份量食物会让人不知不觉吃得更多:研究发现在电影院大份爆米花会让人吃得更多;开口较大的啤酒瓶会让人喝得更快 。有时吃垃圾食品可能也是身不由己,外界的诱惑、环境的影响,都在干扰着正常饮食,成为减肥路上的阻碍。

减肥并非简单的少吃,而是要在了解食物、把控食欲的基础上,真正回归 " 正常饮食 "。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健康地甩掉赘肉,拥抱更美好的自己。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网站(www.smzdm.com)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高血压 武汉大学 肥胖 联合国 规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