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商业 03-13
暴涨7成净利400亿,刘强东再出重拳,京东不讲新故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利润大增,更大更强的京东

财务出身的京东 CEO 许冉,当真有两把刷子。

自 2023 年 5 月,许冉走马上任首席执行官后,整个京东业绩为之一振。

3 月 6 日,京东发布 2024 全年财报。营收方面,继去年京东突破万亿大关后冲至 11588 亿元,同比增长 6.8%;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增 71.1% 至 414 亿元。

不少人将京东业绩大涨,归因于去年下半年火爆的国补。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个不小的助力。例如,Q4 京东 3C 营收达到 1741 亿元,同比增长了 15.8%;而当季净利也是翻了近两番达到 98.5 亿元。

但换个视角,即便是国补造就的高光 Q4,京东归母净利润也不足全年的 1/4。国补的确是个重要因子,但并非核心所在。

最关键的变量是,许冉给京东带来的全面 " 提效 "。

‌ 2022 至 2024 年,‌京东经营利润率依次为 1.9%、2.4% 以及 3.3%。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京东近两年经营利润率更是提升至 3.3%、3.8%。

连续三年,每年以 0.5 甚至近 1 个点的利润率提升,放在万亿营收大盘上,便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借此,京东也逐渐摆脱了此前增收不增利、赔本赚吆喝的尴尬局面。

随着腰包日渐鼓涨,京东扩张步伐也在提速。

2025 年 2 月,在资本运作层面,京东爆出两个重磅炸弹。一是京东宣布以每股 ADS 2.0 美元(溢价 42%)全资收购达达,强化 " 最后一公里 " 物流配送能力。二是京东开启对德国线下零售巨头 Ceconomy AG 的收购谈判,后者在欧洲拥有 1000 家门店,市值超 10 亿欧元。

向前推,刚刚过去的 2024 年 12 月 23 日‌,京东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以 32.5 亿人民币收购捷信消费金融 65% 的股权。此次收购使京东正式获得了‌全国性消费金融牌照‌,并将零售与金融彻底打通。

与京东大举扩张形成鲜明对比,另一电商巨头阿里却一退再退、岌岌收缩。

天眼查显示,近一年阿里通过清仓 B 站、陌陌,减持小鹏汽车、网易云音乐,贱卖大润发等非核心资产,聚拢了 300 多亿现金。

收缩之外,阿里不断对 AI 下重注。

作为零售乃至大消费领域的两大王者,阿里与京东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进化路径。前者放下包袱,调转枪口、向 AI 冲锋;后者整合资源,依托供应链,继续向自己擅长且熟悉的大消费领域深扎。

于是,不少投资人与媒体人直呼 " 京东没有新故事 "。至今年 2 月,当京东高调宣布进军品质外卖时,这种焦躁与质疑之声几乎达到了顶点。

京东没有新故事,还是不喜欢讲新故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取决于怎么理解。

不老外卖,为京东注入新灵魂

做外卖并非京东心血来潮。

围绕外卖(即时零售),京东有过比较长的筹谋与布局。

2021 年双十一启动会,京东 App 首页推出了 " 附近 " 频道,主打为用户提供吃喝玩乐的周边即时零售。

2022 年中,时任京东零售 CEO 的辛利军公开表态,京东正在考虑入局外卖行业。也是这一年,京东同城业务部成立,时任达达副总裁何辉剑亲自挂帅。

至 2024 年初,京东一举将即时零售升级为 " 京东秒送 "。是年 9 月,京东秒送设立咖啡奶茶专区,悄悄打入餐饮外卖市场。

到了年末,京东秒送正式设立了外卖频道。农历新年一过,京东接连通过 " 品质外卖 "" 免佣金 "" 交五险一金 " 等一系列手段,以雷霆之势杀入外卖市场。

为什么一定要做外卖?京东有着不得不做的理由。

从内部看,品质电商形成的用户心智与快捷物流形成的供应链优势,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但这两大优势,在以外卖为代表的即时零售领域,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短板与缺口。

这显然是京东与刘强东所不能接受的。

此外,过去几年,包含达达、京东产发、京喜在内的新业务表现低于预期。2024 年,新业务不仅亏了 28 亿元,连整体营收体量也下降了 28%。

京东急需找到,真正具备增长动能的新业务。此时交易频率高,又在射程范围之内的外卖业务,就成为京东破局的绝佳抓手。

从外部来看,京东也有不得不构筑的防守长城。

从外卖赛道切入的美团,依托 700 多万骑手大军,尝试向电商实杂零售切入,

逐步形成了送万物的局面。

面对即时零售,京东与美团都摆出了王者不容他人鼾睡的姿态。美团侵入电商万物,京东切入外卖配送,各自攻入对方腹地。

抛开外战,对被外界视作没有新故事的京东而言,也确实要给自己立一个 flag:用老故事打磨新灵魂,夯实自己护城河。

七鲜狂奔,京东大零售一盘棋

虽然京东外卖声量高涨,但当下也有不小的压力。

比如,此前主要承担京东即时零售使命的达达,业绩并不亮眼。2024 年,受京东秒送业务收入下降 4 成影响,达达全年收入小幅下降至 97 亿元。

或许也是京东秒送业务的不争气,让京东决定在外卖业务上放手一搏。

当然,京东不是盲目蛮干。基于零售整体,京东的掌舵者们正在做出系统性的思考与布局。

1 月 25 日,京东向达达发出初步非约束性私有化提议,其目的之一便是为更好的统筹拥有 130 万骑手的即时配送业务。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京东首席执行官许冉对外卖的表述,更显露出其全局性战略眼光。

" 我们零售的战略重点没有改变,建议大家不要单独去思考即时零售或者外卖这个业务,而是要放在京东整体零售业务能力和服务体验上通盘考虑 ....... 在即时零售包括外卖投入,对我们丰富消费场景、打造能力、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升用户体验都有积极的效果 ......"

这段话,至少传递出了三层含义:

其一,外卖是京东零售的重要支点,对整体零售战略意义非凡。其二,对于外卖,京东在业务创新上会保持较大容忍度,并在财务上保持强有力的支撑。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外卖还是其他即时零售形态,京东最核心的目标还是思考京东整体零售这盘大棋如何下、这棵大树如何深扎的根本性问题。

这并不是我们的主观臆测。

近日,京东旗下自营超市 " 京东七鲜 " 被曝正加速全国布局仓店。较为具体的信息是,京东七鲜计划今年 6 月底在天津新增 20 家仓店,北京等地也有相关布局。

熟知零售新物种的用户,自然对京东七鲜并不陌生。

2018 年 1 月,京东首家线下生鲜超市 7FRESH 在亦庄大族广场营业。彼时,被阿里寄予厚望的新零售物种盒马鲜生,已在全国开出了几十家线下门店。

面对一众对手的蒙眼狂奔,京东七鲜没有大举压上,而是选择了缓慢探索与试错。

2024 年后,当新零售赛道上一个个大厂偃旗息鼓时,京东悄悄完成了追赶与超越。

2024 年 10 月,京东七鲜完成店仓融合,并宣布将履约时效提升至 30 分钟以内。除此之外,京东七鲜以 " 击穿价真便宜不怕比 " 等活动,大打低价战略。

时至今日,京东七鲜全国可查询门店达到 68 家,大部分在集中在京津广深。其中,北京 37 家,广州 19 家,天津 10 家,深圳 6 家。

京东七鲜提速扩张,自然不是拍脑袋决定的。从控股到逐渐私有化达达,从即时零售到外卖狂飙,从京东七鲜慢吞发展到强势提速,京东基于整体零售战略所作的一个又一个布局逐渐浮出水面。

与阿里不断抽身零售聚焦 AI 不同,京东在零售大本营不断深挖,既是自身开疆拓土,也是抵御外敌的高高筑墙。

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京东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甘心做着不易赚钱但又竞争激烈的活计。

结语

锐意进取的东哥重掌一线,成为京东的最大底气与依仗。

从 2022 年底痛批高管不拼搏,到 2023 年底裁撤臃肿机构,再到 2024 年强推京喜、重拾低价,乃至如今推外卖、七鲜 .......

刘强东主导了一场深刻的内部自省、业务变革以及航向重塑,并赋予了京东全新的战斗灵魂

难而正确、道阻且长。

好在京东所谋的这盘大棋,是有备而来、更有人托底。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京东 阿里 ai 许冉 消费金融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