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升学季,不可避免又有几种声音打架。
一种观点认为,学区房溢价过高,学历贬值,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鸡娃的性价比太低。
另一种观点则坚持,一线学区房始终稀缺,优质教育资源带来的附加值无可替代,长远来看,这种投资是值得的。
其实,这两种观点并无对错之分,因为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群体,且这两类人群并不互通。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建议大家选择买房时要正视成本与期待值。
不要脱离成本去盲目追求所谓的名校,因为即便学校再好,如果房子买贵了,意义也不大。相反,学校再普通,只要与房子的成本相匹配,那就是高性价比的选择。
如果不理解上述两句话,可以看我以下这条完整的视频。
最近我就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2021 年单价 6 万 +/㎡的万科欧泊一房难求,当时没人关注红郡小学和侨联中学的配置如何。
然而,如今单价降至 2.8 万 /㎡,大家在选择学区房时,却自然而然地跳过了它。
同样,2021 年单价 4.9 万 /㎡的万科东荟城风光无限,当时没人关心对口中学玉泉的升学成绩。但如今单价降至 2.5 万 /㎡,玉泉却成了大家放弃它的理由。
这两个楼盘及其对口学校,最近在直播间频繁被家长问及。今天,我就在这里做一个统一的解答。
扫码加我,了解最新直播时间
首先,侨联中学确实不是大多数家长的目标学校。一般来说,学区内的家庭会在小升初阶段备选一所民办学校,以规避直升侨联带来的心理压力。
而红郡小学并不差,只是缺乏名气。在名校遍地的当下,它确实不够出彩,但绝不至于低于平均水平。
万科东荟城对口的玉泉中学,其实也不算差。只是在中考成绩低于平均分的榜单上,它的存在让许多家长望而却步。但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未来的玉泉中学有望逐年提升。
按目前万科欧泊和万科东荟城的房价,即便是学位配置看似有所短板,性价比依然非常高。
举个例子,万科欧泊 95 平米的三房两卫,最近有258 万的成交;万科东荟城同款户型的房源,底价也在255 万左右。相比之下,隔壁星樾的三房,价格普遍高出 100 万。
当然,这其中还涉及到小区整体配套、楼龄、梯户比等因素。因此,这些差价到底值不值,见仁见智。
但即便我反复在直播间强调了欧泊的性价比,还是扛不住当下家长对直升初中确定性的期望。
这也为我们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未来需求逐渐减少的背景下,大家的目光将更加集中于那些有关注度的学校和楼盘。而那些缺乏知名度的选项,处境将愈发尴尬。
不过我一直不鼓励大家盲目追求顶级学区房,因为当下教育投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如果家里只有一套房,确实没有必要为了学位而过度牺牲家庭的居住需求。
我自己就试过:在小房间里带娃写作业,与在大房间里带娃写作业,后者的氛围明显更轻松,家长的耐心也更多。
然而,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如果家庭结构简单,全家能够齐心协力,那么在明确学区房溢价的前提下,选择向最优质的资源靠拢,也是情理之中。
但如果只是妈妈一头热,爸爸基本不参与,我建议还是先内部商量清楚再做决定。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跟着艾莎妈妈落地全程买房服务,后期往往会出现各种矛盾,最终不了了之。
无论是买房还是养娃,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方式。如果非要说一个原则,那就是:全家开心,怎么开心怎么来。
我一直不喜欢给某个区域设定上限的说法,比如" 超过 400 万不买亚运城,超过 700 万不买黄埔,超过 1000 万不买广钢 "诸如此类。
但凡有人这样做了,往往被外界视为 " 人傻钱多 ",妥妥站岗。
实际上,400 万的亚运城,800 万的黄埔,1000 万的广钢,都可以买到将近 200㎡的大平层。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幸福感的来源有时候并非是与珠江新城、金融城或琶洲的距离,而是房子内部多出来的那80㎡。
如果你刚好也在纠结怎么平衡房产跟学区的价值,甚至连广州学区政策都懵懵懂懂的,可以约艾莎妈妈的线下一对一。
更多关于艾莎妈妈自我介绍可以戳:
:
有看直播习惯的,可以直播间见,小红书、抖音、视频号同名艾莎妈妈。跟大家一起聊聊《广州升学买房白皮书》。
最后,放一个小彩蛋,关注教育的粉丝一定要看~
4 月迁户口,5 月报名,9 月开学。但学校到底是什么,怎么样,初中怎么搞,中考什么政策,很多家长一头雾水。
如果我们关注教育,但是搞不清每个学校的情况,也不知道怎么匹配房产价值跟学区价值,可以扫码报名艾莎妈妈这场沙龙。
(平时她都是做付费一对一的,这场沙龙免费哦,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分享主题:
①黄埔幼升小、小升初整体讲解
②黄埔中考环境讲解、各大初中成绩揭秘
③黄埔升学的优点跟痛点,及广州整体读书环境解读
④当下家长应如何规划双减小的升学
④艾莎妈妈面对面互动交流环节
地点:中鼎书院上城
时间:3 月 15 日下午 2 点半
温馨提示:报名后,留意来电 / 微信好友申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