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03-04
各地大量试点毫米波5G 明年或试商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亚冬会大练兵

作者/   IT 时报记者  钱立富  

编辑/   钱立富    孙妍

"最近,我们接到相关部门发来的通知,征集毫米波新场景、新应用,开展试点工作,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东部某省一位运营商人士近日对《IT 时报》记者表示。

随着 5G 走进下半场,仅靠 Sub 6GHz 频段 " 单打独斗 ",越来越难满足低空经济、数字制造、智慧交通、XR 等行业应用需求。在这样的情形下,具有大带宽、低时延、高精度感知等特性的毫米波技术,加速走到台前。

不久前举行的亚洲冬季运动会上,运营商搭建了国内首个 26GHz 频段 5G 毫米波网络,在场馆内为 8K 超高清视频转播提供稳定高速的传输通道,在场馆外利用毫米波通感一体技术构建低空网络,为低空物流配送提供高效、安全的网络保障。

实际上,目前运营商、设备商已在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试水应用 26GHz 毫米波技术,"我们预计明后年毫米波会在部分热点区域开展试商用",一位通信行业组织的技术负责人表示。

中频段 5G 难以 " 单打独斗 "

在 5G 上半场,我国建立了以 Sub 6GHz 频段(如 2.1GHz、3.5GHz、4.9GHz)为主的 5G SA 网络,取得了全球瞩目的发展成就。商用五年多来,无论是网络规模还是用户规模,我国 5G 在全球都处于领先位置,5G 用户普及水平则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但随着行业应用向纵深推进,在很多场景下,5G" 力有不逮 ",比如面向工业应用场景,5G 不能完全满足其对大上行带宽、确定性时延、高可靠与精定位等要求;面向车联网场景,5G 能力也有不足。

为了打好 " 下半场 ",5G 能力必须得到提升,作为增强版本的 5G-A 技术走上台前。相比 5G,5G-A 的主要性能有着数量级提升,概括而言,涵盖了 " 十倍带宽、十倍连接数、十倍定位精度、十倍能效改进 "。

要实现性能大幅度提升,作为 5G-A 的关键技术,毫米波不可或缺。相比目前使用的 Sub 6GHz 频段,毫米波具有更大带宽、更高速率、更低时延等优势。

" 扬长避短 " 用好毫米波

" 毫米波的优点很明显,比如带宽更大、精度更高,但缺点同样明显,覆盖范围有限,而且穿透性差、损耗大,一片树叶都有可能导致信号大幅衰减,还容易受到降雨、大雾等因素影响 ",上述运营商人士表示。

所以,在毫米波技术应用方面应该 " 扬长避短 ",以确保其在最合适的场景中发挥最大的潜力。

水面、低空等阻挡物很少的区域,正是能让毫米波 " 扬长 " 的舞台。" 我们在水面航道上部署了基于 26GHz 毫米波频段的通感一体基站,对船舶等对象进行感知,获得船舶通过航道数据等功能,为航道管理、船舶运行提供更先进、更精准的保障手段。当然在大雨大雾天,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 这位人士说道。

在没有阻挡物的低空场景下,毫米波通感一体技术能更好实现通信与感知的深度融合,让基站不仅具备通信能力,也具备类似雷达般的物体探测与感知功能,成为实现高精度探测的理想选择,相比 Sub 6 GHz,更有助于识别小型物体和精准定位人及物体的路径轨迹。"比如在航道监管上,试验结果显示,侦测距离达到 1 公里以上,识别精度最高至亚米级。" 上述运营商人士说道。

在这次亚冬会主会场、冰球馆等区域,运营商首次使用毫米波基站连片交叉布网,基于相应的监管平台精确捕捉并监控半径 1 公里之内的无人机飞行轨迹。

" 练兵 " 之后走向试商用

中美两国同在 2019 年开展 5G 商用,但在路线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

我国一开始就确定基于 Sub 6 GHz 中频段构建 5G 商用网络,工信部为运营商分配了 2.6GHz、3.5GHz、4.9GHz 频段上的带宽资源,之后又允许运营商重耕 800MHz、900MHz 等频段资源用于 5G 发展。中频段兼顾了网络容量,又有良好的覆盖范围,这为推动我国 5G 在上半场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美国则不同,一开始选择毫米波技术路线,但因为对于技术和产业链成熟进度过于乐观,导致美国 5G 在初期发展缓慢。2020 年底,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美国在 5G 发展判断失误,在选择时 " 押错宝 "。之后,美国运营商纷纷调整方向,基于中低频来部署 5G,推动美国 5G 快速发展。

虽然在 5G 发展初期路线差异明显,但是 Sub 6 GHz 频段和毫米波频段并非 " 非此即彼 " 的对立关系,两者协同才能更好发挥 5G 的能力。

比如在美国,中频段 5G 目前已经覆盖了 90% 人口,而在一些体育馆,运营商则采用毫米波技术,提供高速网络服务。

" 在热点区域或高价值口碑场景下,可以考虑引入毫米波,提供更高网速、更低时延,搭配中低频通信系统保证接收终端的通信质量。而在一般场景下,可以通过中低频段提供服务。" 上述运营商人士介绍。

但挑战依然存在," 比如,为了弥补毫米波容易受到阻挡、损耗高的劣势,需要开展相关增强方案的研究。而且,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内芯片器件、高频器件材料工艺的成熟度,提升自主掌控权。" 上述通信行业组织的相关技术负责人表示。

但毫无疑问,毫米波正在起势。国内运营商、设备厂商已大量开展基于毫米波技术能力的验证和应用试水。"此次亚冬会毫米波上场应用是明显信号,毫米波 5G 有可能在明后年在部分热点区域开展试商用,在适合的人流密集区域提供网络覆盖,也更好满足垂直行业的需求。" 这位技术负责人表示。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哈尔滨第 9 届亚冬会   IT 时报   豆包 AI

来源/《IT 时报》公众号 vittimes

E N 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5g 超高清 车联网 智慧交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