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A 股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 " 过山车 " 之旅。从 9 月之前的持续低迷,到 9 月 24 日开始的史诗级大涨,无数投资者的心情也随着市场的起伏而跌宕。
2024 年上证指数走势图
图片来源:同花顺 IFinD
利好政策频出,市场信心恢复,新一轮周期的齿轮缓缓转动,如何在熊市中逆势布局,在牛市来临时抓住机遇,就成为投资者们极为关心的问题。为此,天弘基金重磅推出《2024 基金配置洞察报告》 ( 下称《报告》 ) ,试图解答投资者的 " 灵魂七问 ",包括 " 大家都回本了吗 "" 在过往的牛熊周期里,大家都经历了什么 "" 基金应该怎么配 ",等等。《报告》用累计超过 5400 万非货币基金投资者的历史数据 ( ① ) ,旨在为投资者们提供一份涵盖多品类资产的基金投资图鉴,以人为镜、以史为镜,帮助大家在熊转牛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优化基金配置方法。本文观点和数据均出自《报告》,仅供参考。
9.24 前后,大家都在买什么?股债再平衡极为明显
2024 年 A 股表现波澜起伏,但投资者对基金投资的热情不减。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天弘基金非货产品用户的平均持仓金额比 2019 年初翻了 4.06 倍 ( ① ) ,平均每人持有 1.16 万元。哪怕在 2021 年以来的熊市之中,用户的平均持仓金额也基本保持平稳,大家不断通过低位布局,寻找下一轮牛市的机会。那么,大家主要在买什么?9.24 大涨前后有变化吗?
《报告》把非货产品分为权益和稳健②,数据发现,在天弘基金用户的非货持仓中, 2024 年 9 月前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家更爱买稳健,稳健资产的占比逐步提升,于 9 月 23 日当天升至 50% 左右。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 9 月 24 日开始,随着一系列重磅政策的发布,A 股急速反弹,投资者的权益仓位迅速回升,到 2024 年底,哪怕市场略有调整,权益资产的占比也还保持在 60% 以上。
资料来源:《2024 基金配置洞察报告》
具体来看,这一年更多人爱买宽基和债基。在天弘旗下的所有基金中,新用户数增长第一位是天弘沪深 300,为 46.1 万人,其中 43.5% 都来自 9.24 大涨后一个月,全年申购金额也超过百亿。实际上,牛市初期,市场反弹直接带动主要指数表现,对于不知道选什么产品又想入场的用户来说,A 股基本款宽基——沪深 300 是跟上行情的极佳选择。
年度排名第二、三位都是固收产品,分别是天弘优利短债和天弘安怡 30 天,这两只债基的新用户数分别为 44.6 万人、41.9 万人,全年申购金额也是 110 亿元以上。这些稳健基金以相对银行存款较高的收益率、相对权益基金较低的风险等优势,成为了大家比较好的闲钱打理工具。
另外,排名前十有足足 4 只都是 QDII 产品,包括天弘标普 500、天弘纳斯达克 100、天弘越南市场和天弘恒生科技,尤其在 QDII 额度相对有限的前提下。比如天弘恒生科技一年内用户申购额超过 120 亿元,又如天弘纳斯达克一年内保有规模翻了 23 倍,可见用户对其的喜爱 ( 数据来源:天弘基金 ) 。
近些年,投资者越发意识到全球配置的重要性,另外港股恒生科技覆盖了众多 A 股较为稀缺的中国顶尖科技类资产,且估值较低,也位于大家的重点关注之列。2024 年,天弘基金用户海外产品持仓金额增幅为 47.4%,投资者数量增幅 90.3%。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天弘基金用户的海外投资金额达 224.8 亿元,占比已提升至 20%,后续有望继续提升。
实际上,股债搭配、全球配置,都是资产配置的重要部分,因为各种资产在不同的经济阶段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把资金分配到不同的资产后,整个投资组合的风格会更稳定,风险也得到分散。A 股历经 2 年走熊,期间增加债券和全球资产配置,是降低风险、提升收益的好策略。而 2024 年秋天,A 股以一个月不到收复全年失地,新一轮周期已经发端,或正是股债再平衡、长线布局中国权益资产的好时机,投资者的资产篮子可保持动态平衡。
牛人赚钱的秘诀:买在哪、买什么很重要,卖在哪可能更重要
2024 年 9 月反转前的大部分时间,市场并不好,那么真有人赚到钱吗?赚钱的人是怎么做的?为便于统计,《报告》选取了 2024 年收益在 20% 以上的用户 ( 占比 4% ) ,下文统称 " 牛人 ",有了以下几条发现。 ( 当然,我们在此也提醒一下,以上用户的买卖行为均是个人行为,仅代表市场中的一种投资风格,且是基于过去行情的时间截面结果。此处仅向大家展示客观结果,不构成投资建议。 )
1. 牛人偏好高波动基金,单产品买入金额非常集中
前面我们提到,从全部用户的角度来看,大涨前和大涨后大家的爱买产品不同,大涨前以稳健为主,大涨后以权益为主。但在牛人这里,近一年和大涨后一个月主要买入产品相似度极高,且都弹性比较大,比如天弘创业板、天弘恒生科技和天弘全指证券。另外,牛人对单只产品的买入金额非常集中,买入前三位的产品,金额占比就超过了 55%。
此处将 2024 年 9 月 24 日 A 股行情大幅转向之后定义为大涨后。大涨后一个月是指截至 2024 年 10 月 31 日的近一个月。资料来源:《2024 基金配置洞察报告》
其实无论是 2024 年初,还是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牛人的总体持仓里权益基金都占绝对地位——超过 98%,这比 2022 年 6 月高出了 10 个点以上。
也就是说,牛人一旦看到了 A 股见底、牛市信号来临,就会重金投入,通过宽基和高弹性行业基金来布局牛市,保持高仓位配置。我们可以想象牛人们在漫漫熊市中的 " 煎熬 ",但逆人性的投资,才让他们获得了后来的好收益。
2. 低点持续加仓,行情异动快速跟进
从买入时间点来看,牛人的申购金额在过去一年比较分散,但整体在 10 月份之前一直是净申购,尤其到了 9 月 24 日前行情反弹前期时,申购量明显增加。尤其是,从总体用户的角度,9 月 24 日当天的人均申购额还没有明显异动,但是牛人群体迅速嗅到了牛市的味道,当天人均申购额就比头一个月的日均水平高了 176%!
也就是说,下手果断,买在相对低点,是牛人赚钱的原因之一。
3. 市场高点,减仓稳准狠
相比买在相对低点,他们赚钱更重要的或许是,能在市场高点时果断减仓。从天弘基金的数据来看,大涨之后的 9 月 30 日 -10 月 10 日 4 个交易日里,牛人们赎回的金额占到 2024 年以来总赎回金额的一半,尤其是 10 月 9 日当天,赎回金额相比 9 月 24 日之前一个月日均水金额翻了足足 2.8 倍!
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10 月 8 日,上证指数已在短短 6 个交易日内上涨 26.95%,属于阶段性的高点,也因此,牛人稳准狠的减仓,成了他们锁定收益的关键。
不过,大涨以来,牛人 10 月份的日均买入金额比 9 月份大涨前还是高出了 18%,说明在冲高回调后,他们在继续入场布局 A 股后续行情。
回本图鉴:有 7 成的人回本靠坚持持有,但加仓其他基金的人收益更高
还有一个大家很关注的问题——回本,尤其是对于在上轮熊市中经历过大幅浮亏的人。一个令人颇为振奋的数据是,从总体用户的角度,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用户平均持仓收益率已经回正,达到 6% 左右。而《报告》进一步选取了近 5 年账户有过浮亏 20% 以上、截至 2024.12.31 已转为盈利的用户,看看他们带来的启示。
首先,是不是浮亏 20% 以上就 " 没救 " 了?大 No 特 No。截至 2024.12.31,账户曾浮亏 20% 以上的人,回本人数占比是 33%,如果也算上中间曾经回本的人,那么回本比例将明显更高。这或许能为我们带来两层启示。一,不要忽略周期的重要性,投资周期的力量意味着,哪怕不慎买在了高点,也可以等待下次向上周期的来临,实现解套。二,要真正实现回本,需要在合适的时间落袋为安。
其次,关于回本方式,天弘基金《报告》发现,以上回本的人,有高达 68.2% 的人都是靠坚持持有回本的。或许是因为亏损幅度较大,大家都不愿打开账户,但同时也相信,不卖就不是真正的亏,所以坚持持有,等待下次周期。或许有人会认为这种行为是 " 躺平 ",但从实际结果来看," 躺平 " 也确实可以等来曙光,前提是买的产品不错。
另外也有 31.8% 的人在此过程中选择继续加仓 ( 无论是买入原基金还是其他基金 ) ,其中选择买入其他基金的,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的收益率中位数是 16.5%,比申购原基金和躺平的收益率更高。
也就是说,在大额亏损的时候,尤其是对于那些趋势已经改变的高弹性基金,可以不多 " 纠缠 ",而是选择其他处于上行趋势的好产品,平滑持仓波动,争取更好收益。这就是 " 沉没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 "。
除了以上发现,《2024 基金配置洞察报告》还通过真实数据和专业分析,解答了数个投资者关注的 " 痛点 " 问题,比如 " 在过往的牛熊周期里,大家都经历了什么?"" 如何挑选好的稳健、权益基金?""2025 年,基金配置应该怎么配?" 期待投资者有所借鉴。
时值周期反转、牛熊变换之际,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天弘基金也在不断完善基金产品线,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天弘基金 ( 含专户和子公司天弘创新 ) 资产管理总规模 12,183.99 亿元,处于行业前列。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 11,994.02 亿元,排名行业前列;非货币公募总规模 3,669.55 亿元。基金业协会公布的 2024 年三季度基金公司非货公募月均规模排行榜,天弘基金位列第 15 ( 规模中已剔除 ETF 联接基金重复投资部分,排名数据来源:基金业协会 ) 。
本次天弘基金推出本报告,是顺应市场趋势、服务基金用户的又一举措,也希望帮助投资者通过合理的配置,用好基金这个工具,穿越周期,收获硕果。未来,天弘基金会持续加强在基金投资领域的专业研究,更好地服务和匹配投资者需求。
5400 万非货用户是指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曾持有过天弘基金非货币公募基金产品的总用户数,去重,按身份证维度统计,数据来源:天弘基金。数据来源:天弘基金,按所有非货产品 ( 除香港互认基金 ) 计算。权益包含:主动权益、指数基金 ( A 股 ) 、QDII、FOF 产品,稳健包含:固收、固收 + 产品。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报告取自 2019.1.1-2024.12.31, 期间市场走势或具有一定特殊性,相关洞察论点仅供参考。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购买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QDII 基金主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外,还将面临汇率风险、境外证券市场风险等特殊投资风险。请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指数产品如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本研究报告数据及结果仅供参考,不代表对基金未来收益及用户投资行为的保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